当前分类: 09339中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
问题:“志功合一”式的道德行为...
查看答案
问题:道德两难故事法...
问题:自我评价过低的儿童容易被同伴所接受,自我评价过高的儿童不太容易被同伴所接受。...
问题:集体荣誉感...
问题:依恋感、安全感、自我认同感、归属感、秩序感等情感属于()。A、自然情感B、高级情感C、低级情感D、集体主义情感...
问题:针对一定的价值测评目标进行差异程度的评定,体现了体现了品德测评的()。A、评定功能B、区分功能C、反馈功能D、预测功能...
问题:简述自我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关系。...
问题:情感激活...
问题:同伴关系是两个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作用的,较为持久稳定的双向关系,而非简单的喜欢和依恋的关系。...
问题:从对世界观、人生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来看,个体思维发展过程中思维对象的社会性、分化性和思维形式的策略性、辩证性这些特点中尤以思维的分化性和思维形式的策略性最为重要。...
问题:简述儿童角色采择的分类。...
问题:水平关系...
问题:被动的道德行为...
问题:儿童的自发群体可分为()等几类。A、亲社会团体B、非社会团体C、有组织的团体D、反社会团体E、自由团体...
问题:道德情感具有人格塑造功能。...
问题: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大体上经过()三个阶段。A、理解B、练习C、模仿D、信服E、内化...
问题:道德行为主要包括的行为技能和技巧。()...
问题:简述中小学生道德认识教育的途径。...
问题:道德情感的生成是以人的自然、基础性情感的满足为前提的。...
问题:我国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小学儿童的道德情感表现为随着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其转折期在()岁之间。A、8~9B、10~13C、12~14D、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