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 中学历史教师招聘考试
问题:某学者说:“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政”主要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查看答案
问题: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委员名单由毛泽东提出,构成比例为:民主党派如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这说明()。A、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多党合作协商制度的产物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C、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产物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问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中,亚历山大二世认为“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他都做到了”。因此在改革后,俄国地主有权()A、自由买卖领地内的农民B、保留原有土地的所有权C、没收农民的私有财产D、对领地上农民进行司法审判...
问题:下面是某教师采用讨论法结束“金字塔的国度”一目的教学片段: 师:面对高大雄伟、建筑精湛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都会产生很多疑问,金字塔是谁建的?一说是火星人,理由是现代科学发现火星上可能也有和人类一样的高智慧生物。二说是“大西洲人”所建,西方有学者认为远古的时候,在大洋洲中有一个大西洲,那里的人曾经创造了很高的文明。只可惜后来大西洲沉陷了。同学们,你们对金字塔的建造是怎么看的呢?学生讨论.气氛热烈。你对该教师这样的小结设计作何评论?你认为课堂设问应注意哪些问题?...
问题:小华在做题时常常出现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的现象,说明其缺乏()A、自觉性B、果断性C、坚持性D、自制性...
问题:《汉书》记载:“秦遂并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秦代皇帝制度的内涵B、封建官僚制度确立的背景C、汉代损益秦制的措施D、分封制退出中国历史的根源...
问题:中学历史教学设计以中学历史()理论和中学历史()理论为其理论依据。...
问题:晋商说:“凡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这一商人群体活跃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
问题:千年的中外政治文明史,就是从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过程,也与经济文化变化密切相关。回首中外往事,到昨天去寻找借鉴,汲取智慧,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得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类语》 材料二1787年宪法规定了横向的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间权利的分立和纵向的联邦与州之间的分立。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
问题:历史课程资源的核心是()A、图书馆B、历史老师C、历史教科书D、历史文献...
问题:清代的驿路(官路)通达各省省城及边疆的重要城市,如山西境内,“八十里乐平到柏平驿,五十里平定州平潭驿,八十里……”,在此基础上,晋商开辟出茶马之路。这表明()A、政府十分重视保护长途贩运业B、民间服务性行业已达较高水平C、清朝官道修建有利于商业发展D、市镇商业发达使抑商政策松弛...
问题:邓小平参观南方取得的建设成就后发表了重要讲话:“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晨的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两个“体制”分别指()A、人民公社体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计划经济体制和多种所有制并存体制D、混合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问题:春秋时,某诸侯国设立“稷下之学”,招揽文人学士,讲学著书。它是()A、齐国B、楚国C、秦国D、鲁国...
问题: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宣布建交,当时法国总统戴高乐认为,两国建交“只是如实地承认世界而已……目前还在观望的某些政府,迟早会觉得应该仿效法国”。据此可知()A、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入到新阶段B、欧洲一体化进程需要中国助力C、建交是冷战格局下中法的理性选择D、中国的大国地位已被普遍认可...
问题:米歇尔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A、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B、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C、亚洲白银外流现象严重D、西方奴隶贸易更加猖獗...
问题: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陶瓷,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中国最早将丝绸这张“名片”送往西方是在()A、战国B、西汉C、宋朝D、明朝...
问题: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的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问题:18世纪中期,乾隆皇帝对英国商人送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小民无此物者甚众。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A、乾隆皇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皇帝认为中国农民年勤劳,不需要闹钟C、是小农经济下一种天朝上国心态的反映D、乾隆皇帝为维护天朝国体。担心民众玩物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