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指出:“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第1题:
德国中产阶级中政治摇摆性最大的群体是()。
A.小农阶级
B.职员
C.公职人员
D.小手工业者
第2题:
第3题:
电影《黄土地》展开的是对()的反思。
第4题:
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不是家家都有畜力,那就用人力拉犁)、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第5题:
德国中产阶级中政治摇摆性最大的群体是()。
第6题:
简述小农经济的特点。
第7题:
列宁说:“小农只要还是小农,他们就必须有同他们的经济基础即个体小经济相适应的刺激、动力和动因„„用这种办法一定能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实施“这种办法”后()
第8题:
简述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
第9题:
一句俗谚:种田种得全,只要买点盐!反映了小农经济这一经济形式的特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0题: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小农阶级
工人阶级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分散的小农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稳定的兵源。
第15题:
在英国,自耕农(独立小农)直到1750年才消亡。在法国,直到19世纪后半期,小农经济仍然占绝对优势。在美国,独立的自由小农创造了“美国式”的农业发展道路。这些史实说明()。
第16题:
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
第17题:
“浮士德”是()先进分子的形象。
第18题: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第19题:
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反映了()
第20题:
汉魏以来各朝代统治者大都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说明在中国古代社会()
第21题:
第22题:
小农阶级
职员
公职人员
小手工业者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