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示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班小学。【问题】 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题目

所示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班小学。



【问题】


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考题
更多“所示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班小学。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市在市区内拟建一个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将该小区确定为集中建设多层住宅。小区内规划公共建筑设施比较齐全,交通方便。小区南北分别为城市主次干道,西侧有110 kV的高压走廊,东邻居住用地,北边尚有空地。小区总用地21hm2,规划总建筑面积29. 4万平方米。 示意图(如图1所示)中除居住组团外,尚需要布置的小区公共建筑有:小学1所、托儿所2所 (其中一所8个班,一所6个班)、工业企业办公楼1栋以及小区变电所。

    请在小区内留有的6块空地中选择合适地块,布置上述5项设施(用文字叙述某地块布置某项目即可)。


    答案:
    解析:
    布置设施如下。
    1号:办公楼。
    2号:变电所。
    3号:绿化或空地。
    4号:8个班托儿所。
    5号:6个班托儿所。
    6号:小学。

  • 第2题:

    图2—27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有18班的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1.小学选址不当,紧靠城市干道,且距铁路线太近。
    2.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
    3.主出入口不宜开向城市干道。
    4.教室长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5 m。
    5.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 m。

  • 第3题:

    某市在城市主干路东侧一块平坦的空地上,拟建一个小区,规划实施方案如图2-9-4所示。


    请评析该方案的优缺点(提示:不考虑相关经济技术指标问题)。


    答案:
    解析:
    1.优点如下。
    (1)空间布局合理。
    (2)交通组织合理:人车分流。
    (3)小区结构完善,公共设施齐全,整体性强,有利于物业管理。
    (4)小区内部条形绿带适宜居民的生活习惯,外围点式内部条形住宅模式有利于创造空间景观。
    (5)沿路商服适合居民的出行心理。
    2.缺点如下。
    (1)主入口面向主干道位置失当。
    (2)地面停车范围过大,造成大量消极空间。
    (3)组团及宅间绿化不足,公共使用空间太少。
    (4)活动场地位置设置影响中心绿地的使用功能及景观要求。
    (5)局部建筑单元过长,不利于防火。

  • 第4题:

    某市在市区内拟建一个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将该小区确定为集中建设多层住宅。小区内规划公共建筑设施比较齐全,交通方便。小区南北分别为城市主次干道,西侧有110kV的高压走廊,东邻居住用地,北边尚有空地。小区总用地2 1 hm2,规划总建筑面积29.4万m2。不意图2中除居住组团外,尚需要布置的小区公共建筑有:小学1所,托幼2所(其中一所8个班,一所6个班)、工业企业办公楼1栋以及小区变电所。



    【问题】


    请你在小区内留有的6块空地(图)中选择合适地块,布置上述5项设施(用文字叙述某地块布置某项目即可)。




    答案:
    解析:

    布置设施如下:


    1号:办公楼。


    2号:变电所。


    3号:绿化或空地。


    4号:8个班托儿所。


    5号:6个班托儿所。


    6号:小学。


    【解析】


    本案例主要涉及居住区公建配套问题。高压走廊两侧各15m范围内需要进行防护,不能建设住宅、公建等,因此3号地块仅能做绿化或空地。2个托幼应考虑各自的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小区。托幼与小学不宜紧邻,住宅与小学之间也应有一定间隔,以避免干扰。小学因为有体育场,用地应能容纳一个南北向设置的标准体育场。工业企业办公楼与居住区功能不同,联系较弱,应放在居住区外围。


  • 第5题:

    图6 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 班小学。



    图6 某市小学总平面布置示意
      【问题】
      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小学选址不当,紧靠城市干道,且距铁路线太近;
      (2)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 层;
      (3)主出入口不宜开向城市干道;
      (4)教室长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5 米;
      (5)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 米。

  • 第6题:

    【设计条件】
    沿正南北方向的场地剖面,如图(b)所示。
    ·在保留建筑与已建商住楼之间的场地上拟建住宅楼、商住楼各一栋,其剖面图及局部尺寸,如图(a)所示。
    ·商住楼一、二层为商业,层高为 4.50m;住宅层高均为 3.00m。
    ·规划要求该地段建筑限高为 45.00m,拟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 15.00m。
    ·保留、已建、拟建建筑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北向布置,耐火等级多层为二级、高层为一级。
    ·当地住宅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 1.5。
    ·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任务要求】
    ·根据设计条件在场地剖面图上绘出拟建建筑物,要求拟建建筑的建设规模最大。
    ·标注各建筑物之间及建筑物与道路红线之间的距离,标注建筑层数及高度。
    ·根据作图结果,在下列单选题中选择一个对应答案。

    答案:
    解析:
    1.确定拟建建筑最高高度
    根据任务要求拟建建筑建设规模最大,且规划要求该地段建筑限高为 45.00m,则拟建住宅楼与商住楼最高高度均可设定为 45m。因为住宅楼层高为 3m,所以住宅楼可建 15 层,选择题第 3题应选 D。商住楼要减掉底层 2 层商业高度:(45.00-4.5×2)/3=12,因此商住楼中住宅部分的层数为 12 层,选择题第 4 题应选 C。
    2.确定拟建住宅楼和商住楼位置
    因为拟建建筑分别为住宅楼和商住楼,而商住楼只需考虑建筑住
    宅部分日照,因此将住宅楼设置于商住楼南侧,保留建筑北侧,为最佳选择。
    3.拟建建筑距南侧保留建筑和北侧已建商住楼的防火间距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可知:拟建住宅楼距南侧保留建筑防火间距应≥9m,拟建住宅楼距北侧商住楼防火间距应≥13m,拟建商住楼与已建商住楼之间的防火建筑应≥13m。
    4.拟建建筑距南侧保留建筑日照间距
    根据当地日照间距系数计算可知:
    D(保留建筑与拟建建筑的日照间距)=H×L=5m×1.5=7.5m
    因为日照间距要求小于防火间距要求,因此应以 9m 防火间距作为拟建住宅楼和保留建筑的可
    建控制间距。因此选择题第 1 题应选 B。
    拟建住宅楼与拟建商住楼 1~2 层商场的高差为遮挡高度,因此,遮挡高度 H=45-9=36m,拟建住宅楼距北侧拟建商住楼的日照间距:
    D(拟建住宅楼与拟建商住楼的日照间距)=H×L=36m×1.5=54m
    因为日照间距要求大于防火间距要求,因此应以 54m 日照间距作为拟建住宅楼和拟建商住楼的可建控制间距。
    拟建商住楼与已建商住楼 1~2 层商场的高差为遮挡高度,因此,遮挡高度 H=45-9=36m,拟建商住楼距北侧已建商住楼的日照间距:
    D(拟建商住楼与已建商住楼的日照间距)=H×L=36m×1.5=54m
    因为日照间距要求大于防火间距要求,因此应以 54m 日照间距作为拟建商住楼和已建商住楼的可建控制间距。因此选择题第 2 题应选 A。
    综合以上分析,拟建建筑与已建商住楼和保留建筑之间的间距满
    足日照和防火间距要求,且拟建商住楼退道路红线为 147m-15m×3-9m-54m-18m=21m,大于 15m,符合题目要求。
    5.标注相关尺寸[图(c)]

  • 第7题:

    【设计条件】
    沿正南北方向的场地剖面,如图(b)所示。
    ·在保留建筑与已建商住楼之间的场地上拟建住宅楼、商住楼各一栋,其剖面图及局部尺寸,如图(a)所示。
    ·商住楼一、二层为商业,层高为 4.50m;住宅层高均为 3.00m。
    ·规划要求该地段建筑限高为 45.00m,拟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 15.00m。
    ·保留、已建、拟建建筑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北向布置,耐火等级多层为二级、高层为一级。
    ·当地住宅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 1.5。
    ·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拟建住宅楼与拟建商住楼的间距为:( )
    A.54.00m
    B.58.50m
    C.60.00m
    D.67.50m

    答案:
    解析:
    A

  • 第8题:

    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多分布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商业网点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多分布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高速公路沿线。()


    答案:错
    解析:
    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市场因素和交通因素。以市场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以交通最优为原则的商业中心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 第9题:

    为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开设中小学生营养配餐与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形成的家政课讲座,请写出讲座大纲。


    正确答案: 1、宣教对象:主要是中小学生、家长、老师、应全方位进行宣教。
    2、宣教地点:学校、夏令营、家政课堂 。
    3、讲座形式:可采用课堂演讲、知识小册子、宣传单、漫画等中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 。
    4、宣教内容:
    (1)中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儿童少年时期是由儿童发育到成人的过渡时期,是他们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体格生长加速,第二性特征出现,生殖器官及内脏功能日益成熟,大脑的机能和心理发育也进入高峰,身体各系统逐渐发育成熟,是人一生中最有活力的时期。
    (2)总的膳食原则:多吃谷类,供给充足的能量,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平衡膳食。
    (3)食物安排:谷类约300-500g,动物性食物及豆类食品200-250g,蔬菜水果约500g,牛奶不低于300ML。
    (4)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吃好早餐,食量为每日1/3.少吃零食,洋快餐,不偏食,饮用清淡饮料,控制食糖摄入,避免盲目节食,重视户外活动。
    (三)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来源:
    1、人群带菌者对食品的直接污染。
    2、间接污染,食用前加热不彻底或生吃,熟制品受带菌者污染或生熟叉污染。
    (四)预防措施:要抓住防止污染,控制繁殖和杀来病原菌三个主要环节,其中控制繁殖和杀灭病原菌尤其重要,应采用低 温贮藏各种食品,尤其是海产品及各种熟制品。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应煮透,蒸煮时需加热100摄氏度并持续30分钟。对凉拌食物要清洗干净后置于食醋中浸泡10分钟,或在100摄氏度沸水中漂烫数分钟,以杀灭副溶血性弧菌。

  • 第10题:

    夜间行车,合理使用灯光是()

    • A、起步开大灯
    • B、市区有照明良好的地段开近光灯
    • C、市区不用开灯
    • D、市区开大灯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市区一家居民4口均确诊为细菌性痢疾病人,地段医院预防保健科派医生实施疫点消毒,请模拟操作,如何使用普通喷雾器对病家进行消毒 。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一所有18班的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3题:

    某市在市区内拟建一个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将该小区确定为集中建设多层住宅。小区内规划公共建筑设施比较齐全,交通方便。小区南北分别为城市主次干道,西侧有110 kV的高压走廊,东邻居住用地,北边尚有空地。小区总用地21 ha,规划总建筑面积29. 4万m2。示意图(图2-4-4)中除居住组团外,尚需要布置的小区公共建筑有:小学一所、托幼两所(其中一所8个班,一所6个班)、工业企业办公楼一栋以及小区变电所。


    请你在小区内留有的6块空地(图2-4-4)中选择合适地块,布置上述5项设施(用文字叙述某地块布置某项目即可)。


    答案:
    解析:
    布置设施如下。

    1号:办公楼。

    2号:变电所。

    3号:绿化或空地。

    4号:8个班托儿所。

    5号:6个班托儿所。

    6号:小学。

  • 第14题:

    某市在市区内拟建一个居住小区,规划方案将该小区确定为集中建设多层住宅。小区内规划公共建筑设施比较齐全,交通方便。小区南北分别为城市主次干道,西侧有110kV 的高压走廊,东邻居住用地,北边尚有空地。小区总用地21 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29.4 万平方米。示意图中除居住组团外,尚需要布置的小区公共建筑有:小学一所、托幼两所(其中一所八个班,一所六个班)、工业企业办公楼一栋以及小区变电所。




    某市居住小区规划方案示意
      【问题】请你在小区内留有的6 块空地(见图4)中选择合适地块,布置上述5 项设施(用文字叙述某地块布置某项目即可)。


    答案:
    解析:
    小区内留有的6 块空地合理布置的设施分别为:
      ①办公楼;②变电站;③绿化或空地;④8 班托儿所;⑤6 班托儿所;⑥小学。

  • 第15题:

    某市在城市主干道东侧一块平坦的空地上,拟建一个小区,规划实施方案如图7所示。
    试分析该方案的优缺点(提示:不考虑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答案:
    解析:
    (1)优点如下:
    1)空间布局合理,住宅朝向好。
    2)交通组织合理,人车分流。
    3)小区结构完善,公共设施齐全,整体性强,有利于物业管理。
    4)商业服务沿街设置,便于居民使用。
    5)小区内部条形绿带创造了良好的公共生活环境。
    (2)缺点如下:
    1)主入口面向主干路开口,不合理。
    2)地下停车出入口离小区主出入口太近。
    3)地面停车范围过大,造成大量消极空间。
    4)在住宅楼间布置停车场,对居民干扰大。
    5)局部建筑单元过长,不利于防火。
    6)组团及宅间绿化不足,公共使用空间太少。
    7)活动场地位置设置影响中心绿地的使用功能及景观要求。

  • 第16题:

    图2-3-6所示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班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1.小学选址不当,紧靠城市干道,且距铁路线太近。
    2.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
    3.主出人口不宜开向城市干道。
    4.教室长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5 m。
    5.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m。

  • 第17题:

    图1所示为某市市区边缘地段拟建的一所18班小学,请指出该小学在选址和总平面布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答案:
    解析:
    1.小学选址不当,紧靠城市干道,且距铁路线太近。
    2.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4层。
    3.主出入口不宜开向城市干道。
    4.教室长边之间距离不应小于25 m。
    5.教室的长边与运动场的间距不应小于25 m。

  • 第18题:

    【设计条件】
    沿正南北方向的场地剖面,如图(b)所示。
    ·在保留建筑与已建商住楼之间的场地上拟建住宅楼、商住楼各一栋,其剖面图及局部尺寸,如图(a)所示。
    ·商住楼一、二层为商业,层高为 4.50m;住宅层高均为 3.00m。
    ·规划要求该地段建筑限高为 45.00m,拟建建筑后退道路红线不小于 15.00m。
    ·保留、已建、拟建建筑均为条形建筑,正南北向布置,耐火等级多层为二级、高层为一级。
    ·当地住宅建筑的日照间距系数为 1.5。
    ·应满足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拟建商住楼中住宅部分的层数为:( )
    A.7 层
    B.10 层
    C.12 层
    D.14 层

    答案:
    解析:
    C

  • 第19题:

    A、B、C、D、E、F、G代表七个村落,村落之间的道路连通情况如下图所示(边上的数据为距离,单位为公里)。这七个村落拟合建一所小学,已知A村有小学生50人、B村有小学生40人、C村有小学生60人、D村有小学生20人、E村有小学生70人、F村有小学生80、G村有小学生100人。则拟合建小学应建在 ( ) 村落,才能使学生上学所走的总路程最短。

    A.C
    B.A
    C.F
    D.E

    答案:D
    解析:

  • 第20题:

    某市教委决定修建一所小学,对其使用的国有土地,土管部门未经过拍卖程序就予以批准。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某市区公安分局下设的一个派出所,对公民甲的违法行为予以50元罚款,并对其予以警告。甲不服,欲提起行政复议,享有行政复议权的机关是()。

    • A、某市区政府
    • B、某市区公安分局
    • C、某市市政府
    • D、某市市公安局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判断题
    某市教委决定修建一所小学,对其使用的国有土地,土管部门未经过拍卖程序就予以批准。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市区公安分局下设的一个派出所,对公民甲的违法行为予以50元罚款,并对其予以警告。甲不服,欲提起行政复议,享有行政复议权的机关是()。
    A

    某市区政府

    B

    某市区公安分局

    C

    某市市政府

    D

    某市市公安局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