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情境中,可以把()理解为个体为达到某种工作绩效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特征,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性格等。
第1题:
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工作就是指挥别人完成某项具体工作,自己可以不用担任具体工作。()
第2题:
()是个体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与他人交往时发生的关系。这种互动和交换遵循公平原则。
A、二人关系
B、工作情境
C、社交情境
D、工具关系
第3题:
第4题:
“政务性工作”可以理解为各级各类单位中与决策密切相关的工作。
第5题:
结果绩效论将绩效解释为“()”或“()”,就是把绩效视为工作所达到的成果或工作成果的记录。
第6题:
如果人员的()不能达到组织提出的效益标准,就说明存在着某种培训需求。
第7题:
在有时限的网络计划中,所谓的时限是指()。
第8题:
工作情境中,可以把素质理解为个体为达到某种工作绩效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特征,包括()等。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知识
技能
能力
性格
第12题:
人际
成本
管理
绩效
第13题:
A、决策
B、和别人打交道,把事情办好
C、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D、吃、穿、住、行
E、管理就是通过其他人来完成工作
第14题:
A、情境压力
B、高度压力
C、适度压力
D、轻度压力
第15题:
第16题:
当个体获得最佳工作绩效时,应该处于哪种压力下?()
第17题:
工作授权系统可以用于()
第18题:
绩效应该以完成工作所达到的可接受程度为标准,可以定的过高。
第19题:
聘书是聘请某人担任本组织的()时使用的一种凭证性、礼仪性的文书。
第20题:
工作态度
工作绩效
工作内容
工作状态
第21题:
第22题:
某项工作不得早于某个时刻开始
某项工作不得早于某个时刻完成
某项工作不得迟于某个时刻完成
某项工作不得迟于某个时刻开始
某项工作必须在规定的某个时刻之后才能开始
第23题:
改变合同中某项工作的施工时间
为完成工程追加的额外工作
改变合同中某项工作的质量标准
取消合同中的某项工作,转由发包人实施
改变合同工程的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