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由于补焊工艺不当使汽缸产生裂纹的原因及其裂纹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用补焊的方法处理汽缸裂纹时,为什么要先将裂纹铲除干净?


    正确答案: 汽缸裂纹补焊前,必须将裂纹铲除干净,并用酸浸法检查,确认无残留裂纹,即使是微细的残余裂纹,也会产生应力集中,以至在补焊过程中或补焊后,会因焊接应力使裂纹再度扩展。

  • 第2题:

    汽缸补焊区产生裂纹的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裂纹直走向为横断补焊区或沿熔合线和热影响区。
    (2)裂纹表面很细小,不打磨难以发现。
    (3)补焊深度较大,多和补焊区深度相当。
    (4)补焊区硬度高,金相组为索氏体和网状铁素体加索氏体。

  • 第3题:

    开槽补焊汽缸裂纹,对开槽有什么要求?


    正确答案: (1)开槽前先在裂纹两端钻企裂孔,孔径8~12mm,深度应深于裂纹。
    (2)槽的尺寸应尽量的小,但断面形状即槽壁倾角和槽底圆角符合焊接要求。
    (3)对于原补焊区接近母材时,开槽应适当扩展到线材区域。
    (4)使用电弧气刨铲槽时,必须用砂轮磨去渗碳层和淬硬区并打磨光滑。

  • 第4题:

    汽缸补焊区产生裂纹原因有哪些?裂纹有什么特征?


    正确答案: 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有:
    (1)焊条选用不当;
    (2)焊接操作技术水平低,发生未焊透、夹渣、气孔等缺陷;
    (3)焊接前、后热处理工艺不合标准,造成焊接热应力很大。
    裂纹的特点:
    裂纹走向为横断补焊区或沿熔合线和热影响区;裂纹表面很细小,不打磨难以发现;裂纹深度较大,多和补焊区深度相当;补焊区硬度高,合金组织多为索氏体或网状铁素体加索氏体。

  • 第5题:

    汽缸裂纺处理补焊前,如何检查裂纹周围表面?


    正确答案: 地在裂纹周围100mm范围内打磨光滑,然后用20%~30%的硝酸酒精溶液进行酸浸检查,并用超场波探伤仪检查有无隐形缺陷,检查表面硬度等。

  • 第6题:

    对汽缸裂纹产生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 A、铸造工艺方面的原因
    • B、补焊工艺方面的原因
    • C、运行方面的原因
    • D、汽缸的电化学腐蚀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用补焊的方法处理汽缸裂纹时,必须先将裂纹铲除干净,为什么?


    正确答案: 汽缸裂纹补焊前,必须将裂纹铲除干净,并用酸浸法检查,确认无残余裂纹后才可进行补焊,因为一旦存留有裂纹,即使是微细的残余裂纹,也会产生应力集中,以至在补焊过程中或补焊后,会因焊接应力使裂纹再度扩展。

  • 第8题:

    在对汽缸裂纹采用冷焊工艺补焊时,焊接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基体的温度在150℃左右的范围内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造成汽缸产生裂纹有哪些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造成汽缸裂纹的主要原因有:
    1)、汽缸多次承受冷热交替的运行方式,使应力超过薄弱地点的强度,产生疲劳裂断裂;
    2)、长期强烈振动,使汽缸材料的应力超过疲劳极限;
    3)、汽缸材料有缺陷或热处理不良,使汽缸局部承受较大内应力;
    4)、运行方式不当,汽缸不均匀加热或冷却时,这些部位的应力有可能超过允许值;
    5)、转动部件损伤脱落如断叶片等,强力冲击造成汽缸裂纹。

  • 第10题:

    对汽缸裂纹检查的经验表明,在原来已进行过补焊操作的区域里极易再度产生新的裂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1题:

    运行方面使汽缸产生裂纹的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汽轮机在运行过程中,汽缸除了承受内压力作用,在机组启动、停机、负荷变化、参数波动时,还要承受因温差引起的较大热应力。
    这种热应力一般不会导致汽缸产生裂纹,多数只会造成汽缸变形。若汽缸内部本身存在缺陷,造成应力集中或削弱了材料的机械性能,这时运行中产生的热应力就会成为裂纹产生的触发因素,或促使已产生的裂纹继续发展。另外,若机组投运时间较长,启停频繁,由于热疲劳引起裂纹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 第12题:

    单选题
    于汽缸裂纹产生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铸造工艺方面的缺陷;

    B

    补焊时的工艺不当;

    C

    结构设计不合理;

    D

    缸壁太薄,强不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汽缸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铸造工艺落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4题:

    为什么对汽缸裂纹必须全部铲除?在何种情况下需对汽缸裂纹处开槽补焊?


    正确答案: 汽缸裂纹两端产生很大的应力集中,从而使裂纹继续扩展。若采取在裂纹两端打止裂孔方法,不仅对减少应力集中的作用有限,而且不能限制裂纹向深度发展。当裂纹深度超过汽缸壁厚1/3时,应对汽缸作强度的校核计算,强度不足时应开槽补焊。

  • 第15题:

    对汽缸裂纹进行补焊的工艺有热焊和冷焊两种。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关于汽缸裂纹产生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铸造工艺方面的缺陷
    • B、补焊时的工艺不当
    • C、结构设计不合理
    • D、缸壁太薄,强度不够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汽缸产生裂纹与()有关。

    • A、铸造工艺不当
    • B、补焊工艺不当
    • C、汽缸时效处理不当
    • D、运行操作不当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汽缸补焊区产生裂纹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焊条选用不当;
    ②焊接操作技术水平低,发生未焊透、夹渣、气孔等缺陷;
    ③焊接前、后热处理工艺不合标准,造成焊接应力和热应力过大。

  • 第19题:

    汽轮机汽缸裂纹补焊有()和()两种方法。


    正确答案:热焊;冷焊

  • 第20题:

    目前汽轮机汽缸裂纹补焊有()和()两种方法.


    正确答案:冷焊;热焊

  • 第21题:

    简述由于铸造工艺不当使汽缸产生裂纹的原因及其裂纹特点。


    正确答案: 由于汽缸的形状比较复杂,厚薄不均,冷却速度不同,产生相变收缩应力及热应力,使金属在强度较弱的部位先拉裂。另外,在铸造过程中造成的夹渣、气孔、疏松等宏观缺陷和微观金相方面缺陷,都将成为机组投入运行后产生裂纹的原因。
    由于铸造原因引起的裂纹特点是:裂纹的长度、深度及表面宽度较大,往往成不连续几段,裂纹内部有较深的脱碳层和晶体长大现象。较宽的裂纹中大多有黑褐色的夹杂物。

  • 第22题:

    在对汽缸裂纹挖补区选用冷焊方法进行补焊操作时,各道焊波只要能填满挖补区即可,不需要工艺上的过多要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3题:

    多选题
    关于汽缸裂纹产生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铸造工艺方面的缺陷

    B

    补焊时的工艺不当

    C

    结构设计不合理

    D

    缸壁太薄,强度不够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