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标准预测试卷(26)

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用来测试考生从事行政工作的一般素质与能力的笔试科目是()

A、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B、申论

C、公文写作

D、公共基础知识


参考答案:A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流程是:()。

A.考生入座-登录-核对信息-试音-考试-提交试卷

B.考生登录-确认信息-试音-考试-提交试卷

C.考生登录-核对信息-试音-考试-提交试卷

D.考生入座-登录-试音-核对信息-考试-提交试卷


参考答案:B


申论考试重点考察考生的()。

A、阅读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

B、对客观材料的判断、思考能力

C、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对策的能力

D、对个人提出的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E、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A,B,C,D


行政能力测试中的阅读理解考察()。

A.考生对短文的综合分析能力

B.考生对数量关系的计算能力

C.考生对图表的理解能力

D.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答案:A


给定材料是否对后面的作答都有用呢?

【题目描述】

第 1 题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参考答案分析】:


全国考试辅导软件资料商城淘宝店http:/-旺旺:harbin188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本试卷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考生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作答,未在指定位置作答的,不得分。 二、给定资料 1(光明网2007年03月01日)身患白血病的10岁男孩张影瞒着父母和医护人员,偷偷 溜出医院来到街头下跪求助,而跪了半个多小时,得到的却是一个阿姨给了1块钱,还有一个叔叔给了5毛。 悲从何来?据医生介绍,张影的病情危重复杂,最好的办法是进行骨髓移植,但至少30万元的费用对已经倾家荡产的张影父母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孩子懂事,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偷偷出来下跪求助,然而,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仅仅得到可怜的一块五毛钱,距离三十万元相差十万八千里,只怕孩子下跪一辈子也解决不了问题。如此境遇,怎能不让人感到悲痛与心酸? 2(黑龙江晨报2006年10月25日)中午放学的铃声已经响过好一会儿,教室里的学生也几乎走没了。蔡晶(化名)才把头从书本上抬起来,慢慢地收拾着文具,心里盘算着“中午去哪里吃饭?不能去昨天那家了,那家吃一顿饭要3元钱呢,还是去吃面条吧,才2元钱,可以省点钱。”琢磨好,蔡晶才起身向校门口常去的那家小面馆走去 蔡晶,哈尔滨市第162中学高二学生。因为父母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里生活十分困难,蔡晶在学校里不得不“精打细算”地过日子。 虽然学校减免了蔡晶的一些学杂费,蔡晶每学期都能拿奖学金,花钱也很节省,可她兜里连吃饭的钱都快没有了。蔡晶的脸上经常笼罩着愁容 3近日记者在广州东山口、天河城附近等商业繁华地带的一些人行隧道发现,为数众多的流浪人员,或和衣而睡,或裹被而眠,隧道成为流浪人员的“家”。隧道口留有的“广州市救助管理站,水荫四横路,联系电话:”,似乎并未进入他们的视线。其实早在去年3月,广州市政府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 是他们拒绝工作还是工作拒绝他们?他们以什么为生?他们为什么拒绝救助?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流浪部落”。 隧道边、屋檐下、立交桥底、绿化带中间这些白天里熙熙攘攘的人流和车流经过的地方,普通市民不愿多驻足片刻的地方,就是广州流浪部落的“家”。近日,记者连续三晚“探营”。 海珠桥底、天河城人行隧道等处,发现为数众多的流浪汉寄宿在这些稍稍能避风挡雨的地方。他们多数以拣垃圾为生。羊城的多数市民对流浪汉避而远之。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少数流浪人员寄宿在商场、办公大楼等公共建筑的屋檐底下外,多数流浪人员都居有定所隧道口、立交桥底、绿化带中间。为什么流浪人员选择这些地方作为“家”呢?流浪人员称,这些地方多数是广州市的商业繁华地带,人口密集,废品多,容易生存。遮风避雨,相对暖和;附近有自来水等公共水源,保证生存得以继续。 流浪人员以什么手段谋生?通过深入调查,记者了解到,大多数的流浪人员以捡垃圾、卖废品为生,易拉罐、矿泉水瓶、可口可乐瓶等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经济来源。废品收购站和隧道口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的起点和终点,是每天都必须要去“报到”之处。“吸毒的、抢劫的、乞讨的、小偷小摸的,各有千秋。”自称来自江西萍乡的黄姓流浪汉,这样告诉记者。 流浪人员和市民的关系怎样?部分流浪人员表示,多数市民对他们挺好的,只有少数市民对他们避而远之。而记者日前接到市民的投诉称:起义路连接海珠广场地铁站的人行隧道臭气熏天,行人情愿选择过没有斑马线的马路,也不选择走安全的隧道。附近还有几间学校,在上学放学时间,学生也不愿意走隧道到地铁站,原因是实在太多露宿者在隧道内“定居”!“隧道内还堆有很多垃圾,还有尿迹,臭味扑鼻。还有治安隐患。”有市民在网上如此发帖,对流浪人员的行为痛加斥责。 4(人民日报2007年03月04日)据2004年9月的数据,全国农村共有需要救助的特困人口19719万人,其中已发放低保证的4377万人,已发放特困证的7989万人,两项合计占特困人口总数的60多。 “面对农村的贫困问题,传统的农村五保救济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农村也应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希望尽早为农村社会救助立个法!” 3月3日下午,手拿关于制定农村社会救助法的议案,安徽团代表童海保与同团的3位代表你一言、我一语,聊得起劲。 童海保,马鞍山市金家庄区人大副主任。过去4年,他共向大会领衔提交议案112件,建议9件,被大会采用议案共74件。 2006年,童海保先后3次到他当年下放的农村安徽当涂县龙山桥镇调研。结果发现,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主要是以救灾、社会救济、扶贫、农村五保供养、助残等为内容,在救助面、救助水准、救助手段方面已不能适应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之需。随着我国生产力日益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传统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越来越凸现不足。 “农村救助面较窄。”童海保说,不管是救灾、社会救济,还是农村五保、扶贫、助残,救助面对的只是一部分“三无对象”、赤贫和有困难的残疾人。 “救济经费不足,救助的水准也偏低。”童海保查阅资料后发现,全国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救助水平最高的达344元,最低的200多元。而农村社会救助与城市低保相比,其救助水准偏低。 “我们应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以取代原有的贫困性社会救助,并实行广覆盖的思路,让在农村范围内的社会成员一旦陷入困难境地都能得到社会救助。”童海保大声疾呼。 今天,童海保的议案吸引了三位志同者安徽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王明丽、旌德县白地乡洪川村党支部书记余的娜、安庆市大观区万利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万利云。如何进一步完善议案,他们在童海保小小的房间里,讨论得热气腾腾。 资金的扶助渠道应更明确一些;为解决因学致贫,子女上学扶助力度可再加强点大家出谋划策,童海保一一记下。 据了解,各地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截至2006年6月底,全国已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县(市)也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目前,已有1100多万农村特困群众被纳入了农村低保的保障范围。 童海保建议,农村社会救助法应确立政府在农村社会救助中的主体地位,对农村低保对象实行分类管理;同时应完善以社会救助#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学生的资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构建覆盖全社会成员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等。” 5新中国成立后,救助农村和城镇贫困人口的生活成为人民政府的重要任务。20世纪50年代中期后,在广大农村地区实行了合作化,农民的生、老、病、死都依靠集体经济组织来给予保障。其中包括“五保户”制度。城市居民基本上被安排在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就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居民的生活虽然有比较好的保障,但是总体生活水平并不高。 改革开放以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普遍关注。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社会各界讨论得比较多的是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中国社会救济制度改革的重点也主要放在农村。这些改革努力一直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其中大多数政策措施目前还在实行。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有25亿人。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后,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1985年,为了实施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活动,确定了以人均年收入200元为贫困线。当时,在贫困线以下的贫困人口仍有125亿人。经过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到20世纪80年代末上述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3000万人。1991年,考虑到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的变化,为了更实事求是地研究和解决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将贫困线提高到300元,按这样的口径统计,当时中国的农村贫困人口为6000万人。到1993年

请教:2011年国家公务员《申论》标准预测试卷(3)第1大题第1小题如何解答?

【题目描述】

第 1 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4.答题时请认准题号,避免答错位置影响考试成绩。

5.作答时必须使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有效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

1.(1)目前我国在拆迁方面出现了哪些问题,请根据材料进行概括。不超过200字。(10分)

(2)野蛮拆迁引发的社会矛盾、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导火索。请根据资料分析野蛮拆迁屡屡出现的原因。不超过300字。(10分)

2.请对在拆迁中如何保障群众的利益,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200字左右。(20分)

3.现有的拆迁制度为什么必须要修改,如何进行修改?谈一谈你的看法。(20分)要求:全面,准确,不超过300字。

4.仔细阅读给定资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12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40分)

 


【参考答案分析】:


二、给定资料

在粽子飘香的季节,贵州万千考生终于迎来了2010年公务员考试。在2010年6月14日申论正式结束之际,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专家对该试卷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以期与各位考生共同探讨本次考试所呈现的特征:

一、以豪华课本为切入口,考察环保问题

2008年国考申论围绕怒江水资源开发问题,考察了生态文明;2010年国考申论围绕海洋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再次将生态良好问题推上考试;2010年浙江省再次围绕低碳经济进行了申论考试。如果各位考生平时对热点和时事有所关注的话,不难看出低碳、环保、生态无疑是最近一年最热的词汇。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各地都将面临节能减排的成果的考察;2009年的哥本哈根会议虽并未取得显著成果,但是在此表明面对人类共同的家园,我们需要共同贡献智慧和责任。此次,贵州省申论考试也是“老题新做”,虽然环保问题是老的,但“豪华课本”的切入口是新的。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证明了公务员考试是能力考试。

二、题型常规,考察各种能力

本次申论考试共包含四道题目,分别考察了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具体而言:

1. 认真阅读资料,简要概括循环过程存在的问题。限200字


正确答案:

 该题是典型的概括题。回答该题考生应注意两点,首先,考生要概括的主体是“循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该题并未具体限定围绕哪些材料展开,这也就要求各位考生,概括要全面,不要遗漏信息点。


下列对CFP资格认证考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CFP资格考试要求应试者知识和技能并重

B.考试的重点是测试学员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概念题为主

C.CFP资格考试属于综合考试,不分科

D.中国的AFP和CFP考试注重考察申请人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技能并重,考察申请人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理解运用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评估能力


参考答案:B
解析:考试的重点是测试学员利用不同领域的知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以情景案例题为主。


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A.帖经
B.策论
C.诗赋
D.经义

答案:B
解析:


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

A.帖经
B.策论
C.诗赋
D.经义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科举考试方法的内容。科 举制自产生后,就不断探索考试的方法,经过唐 代200多年的发展,终于形成了帖经、口试、墨 义、策问和诗赋五种方法。 帖经,是把所试的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右 两边遮住,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住三字,令 应试者填出来。主要考查考生的记诵能力,对考 生的其他能力是无法检查的。 口试,让考生当场口头回答问题。 墨义,一种简单的笔试问答,主要考查考生 的记忆能力,也较为简单,主要考查对儒家经典 的熟悉程度,考生只要熟读经书、注疏即可。 策问,相对较为高深,是有关时事政治的系 列问答题,具体办法是设题指事,由考生行文对 策。对策要求考生通晓经史,熟悉时政,能提出 合理有效的见解,是考查政治才能的好方法。 诗赋,命题创作诗词,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化 修养和写作水平。

更多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标准预测试卷(26)” 相关考题
考题 填空题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正确答案:策论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单选题公务员录用考试中用来测试考生从事行政工作的一般素质与能力的笔试科目是()。A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B 申论C 公文写作D 哲学正确答案:B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A.帖经 B.策论 C.诗赋 D.经义答案:B解析:策论就相当于现在的论文写作,考生根据一些问题提出建议,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选B,

考题 填空题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正确答案:策论解析:暂无解析

考题 考试结束后主考要返回考生资料、考官资料、考场备用资料及未使用的试卷和答题卡。正确答案:正确

考题 学习社会热点对申论答题的重要性很多学习申论的考生,最头疼的问题是申论作文的内容无法填充。当学会了材料梳理和总分论点确立的方法之后,剩下的习作部分,就不会写了。所以也就出现了这样一个状况,为什么很多考生的考场上的作文,内容几乎一致,拉不开差距了。很多除了加工处理材料,考生本身没有任何社会热点的积累。所以,想要在考试中写出一篇能够吸引考官眼球的文章,社会热点的积累非常必要。 一、阅读申论材料,进入状态快。很多考生认为,社会热点的东西积累面太大,而学习中能够出现在试卷中的概率又很小,所以大部分考生并不重视社会热点的学习。其实,考生对社会热点的学习,如果大家带着必须出现在试卷中的目的学习社会热点,未免目的性太强,而影响整体学习质量。殊不知,在申论的学习中,整篇试卷的构成,社会热点所占的概率较大。所以如果考生在日常的积累中,社会热点看得多,积累得多,就可以让自己较快的进入阅读状态。大家都知道申论考试中,考试时间也非常重要。所以当别的考生还迟迟进入不了答题状态时,你已经熟悉这个社会热点并且针对性的可以开始答题,我们已经略胜一筹。二、提出对策题目,对策更好扩展。虽然考试中提出对策单独命题的概率不大,但是提出对策能力却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很多考生很害怕作答提出对策,因为内容不会扩展,只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但是法规的内容是什么,根本扩充不出来。考试要求的是核心竞争力,而所谓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在其他考生的薄弱项中,变成你的优势。在学习社会热点的过程中,很多的热点文章都会具体的热点内容的解决办法进行了针对性的说明,所以考生热点内容学习的多,见得多,在提出对策这一块的能力,就会表现的非常突出。所以国家事业单位考试网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注意对社会热点的积累和学习能力。千万别等到马上考试,才会死记硬背,上了考场,一点也用不上。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研究和思考的过程。祝福所有考生,都能在考场上看到申论试卷,熟悉里边的所有热点内容,申论考试取得好成绩!答案:解析:

考题 科举考试中偏重测试考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是 A.帖经 B.策论 C.诗赋 D.经义 答案:B解析:

考题 客观题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A.编写试卷的难度大,每个题目需要找出3~4个干扰项 B.批卷主要靠人工完成 C.不易对人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进行测试 D.使应聘者猜测答案,降低了考试的信度 E.组织一次考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答案:A,C,D,E解析:

考题 何谓阅读理解能力?申论考试对阅读能力有什么要求?正确答案:指分析事物和概括问题的敏捷性和准确度。申论考试要求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一些不够准确、不够清晰的“半成品”资料的加工能力。

考题 考试结束后主考要返回考生资料、考官资料、考场备用资料及未使用的试卷和答题卡。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