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抽象化了的
B脱离历史、社会和现实生活的
C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痕迹
第1题:
试概括几点格律恩在《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中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如恩格斯有针对的提出了驳论,也史列几条。
格律恩在《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中的评论方式主要有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他把歌德描述为抽象的人的代表者和这种抽象的人的利益和愿望的代言人,他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本主义泛爱原则和德国思辨哲学和幻想出发,用脱离社会、历史和现实的人的观点来评论和改制歌德,恩格斯反对用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评价歌德和他的作品,并且通过对格律恩对歌德的抽象的人学评价的分析,阐明了如何用正确的人学观点来评论作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作家的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现实生活的社会内容和思想倾向。其次,格律恩对歌德的评论问题不仅存在于历史观点方面,还有违犯了文学评论和评论对象的关系,文学评论家的自由意志和主题精神不应歪曲和篡改评论对象的本质和本来面貌,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阐明了历史结构和社会的思想结构同作家作品的思想结构的同构关系,并特别注重分析一定时代的国家和地域的历史结构往往带有复杂的双重性或两面性,这样那样不同程度地规定着艺术家的世界观和创作的矛盾;从美学观点来要求和衡量,评价作家作品,应当自觉注重和强调文艺的特殊规律和审美属性,这些都为正确、科学地评论作家作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略
第2题:
德国歌德的代表作是什么?
第3题:
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诗人是战国后期楚国的(),他的()是《楚辞》的代表作,后人把()与《楚辞》并称风骚,可见二者在诗歌史上具有同样的地位。
第4题:
中国唐朝哪位诗人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第5题:
闻一多是“()”的主要诗人之一,他提出了新格律理论,讲究诗的“三美,即()、()、()
第6题:
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卡尔倍克《穷人之歌》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诗歌
第7题:
第8题:
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出发
从抽象的人的观念出发
把格的的一切庸人习气颂扬为人的东西
把作为法兰克福人和官史的歌德变成了“真正的人”
对歌德一切伟大的和天才的东西避而不谈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歌德有时居然是个庸人
连歌德也无力战胜德国的鄙俗气
歌德是“人的诗人”,是“完美的人性”的体现
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
第12题:
第13题:
格律恩把歌德说成是“人的诗人”,把歌德变成费尔巴哈的弟子,因素是很多的,其中哪一个是最为明显的?
用抽象的“人”的观点来评价歌德和他的作品。
略
第14题:
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为“凝固的音乐”他认为建筑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有旋律、有美感。
第15题:
而作为精通中、日、英、梵几种语言的(),他曾把英国拜伦、雪莱、彭斯,德国的歌德以及印度诗人陀露。多等人的作品译成中文,介绍给国内读者。
第16题:
通过自己的实践把已经成熟的格律形式肯定下来的初唐诗人是()和()。
第17题: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他在这里所说的”浮士德“,已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名,而是指他所属的民族的集体人格,也就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这种集体人格早就存在,歌德只是把它表现出来罢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第18题: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抽象化了的
脱离历史、社会和现实生活的
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的痕迹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