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我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我国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职能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它的监督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因而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而是一种民主监督。在是否行使国家权力这一点上,人民政协与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有根本区别。
    (2)人民政协是一个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全国各级政协委员有33万多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区、各行业,代表着我国社会的各阶层和各社会集团,形成最广泛的社会联系。
    (3)人民政协委员,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民主观念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有对人民负责的使命。
    (4)人民政协委员中专家、学者占了很大比例,文化素质高、社会阅历丰富,许多政协委员还曾经担任或正在担任党和国家政权各级组织的领导职务,熟悉国家事务管理,所以他们提出的批评建议也较为中肯,符合实际,可行性、可操作性强,能较好地改进党和政府各项工作。

  • 第2题: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文书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文件的名称、用途、格式作了严格规定;
    (2)文书工作组织已相当完备;
    (3)形成了一套统一系统的文书处理制度;
    (4)公文投递网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

  • 第3题:

    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 ①形成于战国时期 ②长期维持了社会的稳定 ③是封建社会的传统经济政策 ④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作用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汉武帝时期,教育家董仲舒提出的()文教政策对我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深远地影响。


    正确答案:独尊儒术

  • 第5题: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与秦代文教政策的区别(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给后人的启示)。


    正确答案: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在本质上与秦始皇是一致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巩固专制统治。但是,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却大不相同:秦始皇采取的是极端残暴的高压政策;汉武帝则以疏导、劝诱为主,一方面积极的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这表明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代残酷压制、以法代教的教训,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

  • 第6题:

    试述我国太阳能与风能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太阳能:能源资源巨大、广泛性、清洁型、无污染、不需要运输。我国地处北半球,横跨热、温、寒3个气候带,土地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
    风能:资源丰富,风能有极好的可再生性,洁净性,利用简单,能量密度低,地区差异大,不稳定。
    1、北部地区风力较南部地区强。
    2、沿海一线较内陆强。
    3、平原地区叫山地、丘陵强。
    4、冬春两季较夏秋两季强。

  • 第7题:

    问答题
    试论述我国古代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文教政策是国家政府制订、颁行的关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总政策,它体现了一定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及其基本目的。
    (1)秦朝实行的文教政策诶“书同文,行同伦”,以法为教,颁挟书令,禁私学以吏为师导致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2)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实施,巩固了汉代的统治,满足了当时统治阶层的利益,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魏晋南北朝时期,诸方割据,南北对峙,无法形成统一的文教政策。儒学地位下降,文化教育多元化,为各地区、各民族和学派间的文化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4)隋唐时期结束了300多年的战乱局面,重新确立了痛的封建帝国,确立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隋唐实行的“尊崇儒术,兼重佛老“的文教政策,对于促进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后世也有重要影响。
    (5)两宋的“重文治“和元代的”遵用汉法“,明清时期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综观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文教政策的制订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历代的文教政策是统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是文教政策的实质所在。同时可以看到,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历代文教政策的主体,强调“德治”、“教化”,重视教育作用,促使我国古代教育兴盛、发达,走在世界前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我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我国封建社会的多数统治者重视文化教育的作用,所制定的文教政策,能充分发挥巩固其统治的作用。
    (2)我国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是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一个组成部分。
    (3)我国封建社会的文教政策一般重视各级官学的发展,也允许私学同时并存和发展,成为官学的补充。
    (4)我国封建社会文教政策注意到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作用,使其为统治阶级服务。
    (5)我国封建社会教育以儒家思想作为文教政策的主体,强调“德治”、“教化”,重视教育作用,促使了我国古代教育的兴盛和发展。同时由于忽视生产知识、自然科学和技术训练,致使教育畸形发展,阻碍了其向近代教育的转化步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秦朝的文教政策与措施。

    正确答案: 秦朝的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
    地位。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统一文字;二是严禁私学;三是吏师制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有:
    (1)内部活跃。全国和省、市、县地方的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等相继成立,广大教师自觉的成为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同时,各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和论著也相继问世。语文教苑呈现出学会林立,论著迭出的生动景象。
    (2)东西方教育思想碰撞激烈。随着互相参观、访问、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以及译文、译著的出版,西方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实验成果等,潮水般涌入国门。虽然一时间良莠难辨,取舍难定,但激起了思考,引发了改革的欲望。
    (3)众多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层出不穷。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不同内容,整体、单项等不同层次,大规模、单位或个人等不同范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实验,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探讨之深,持续之久,都是空前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我国太阳能与风能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太阳能:能源资源巨大、广泛性、清洁型、无污染、不需要运输。我国地处北半球,横跨热、温、寒3个气候带,土地辽阔,太阳能资源丰富。
    风能:资源丰富,风能有极好的可再生性,洁净性,利用简单,能量密度低,地区差异大,不稳定。
    1、北部地区风力较南部地区强。
    2、沿海一线较内陆强。
    3、平原地区叫山地、丘陵强。
    4、冬春两季较夏秋两季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欧洲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日耳曼民族建立了很多国家,如法兰克王国,这个国家后来发展成为查理曼帝国,后分裂为三个国家,成为法兰西,德意志和意大利的雏形,它们与同时出现的英吉利王国一起,成为欧洲早期的主要封建国家.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实现了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的转变.
    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成为当时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西欧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历史的一项核心内容,而西欧封建制度的核心内容是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在整个中古时期,罗马天主教在经济上占据当时西欧土地的三分之一,政治上与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在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拜占廷帝国是一个曾经辉煌的古老文明,在如何面对新的环境挑战方面,拜占廷帝国的历史命运具有重大的典型意义和启示价值。
    欧洲封建社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基本特点是:基督教在文化、教育、哲学、文艺以至整个精神领域里,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基督教成了欧洲封建制度的支柱。(1405年基督教东西两派分裂,西派称为天主教)。
    1西欧是典型的封建领主农奴制度,大庄院经济
    2政治上中央集权相对衰弱,地方势力强大,分封制度。
    3骑士作为战斗的主力,自备武器,占有一定的土地。并形成欧洲的三大骑士军团。
    4教会势力庞大,并成为国家的精神支柱,自设法庭,占据大量土地和人口,是欧洲最大的地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


    正确答案: (1)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总的来讲是比较成功的,既促进了经济发展,调整了经济结构,又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为经济平稳快速增长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目标,在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中央银行在对信贷量进行计划指导的同时,积极采用多种政策工具,开展再贷款、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增加了货币政策的调控弹性;灵活地运用利率杠杆,在微调和预调货币供应及其结构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促进了金融宏观调控由直接控制向间接调控转变。
    (2)然而,在实施宏观金融调控的过程中,由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各要素还不健全,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建设还不完善,货币政策存在着局限性和一些失误,使货币政策的调控效应没能完全发挥出来,有时还带来一些负效应。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①中央银行隶属于国务院领导,独立性较弱,且承担着货币稳定和资金分配的双重任务,严重干扰了中央银行职能的完全发挥。
    ②商业银行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距甚远。一方面,历年积累的沉重包袱使各商业银行资 产负债比例趋于恶化,经济效益连年下降,内部资金管理与营运不以市场规律为导向,结构与比例失调;另一方面,对资金的刚性需求又导致了不计成本拉存款、乱提利率以及倒逼央行超经济发行货币等违规行为。使得货币政策不能通过商业银行这一中间环节进行有效传导,极大地弱化甚至抵消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
    ③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很不发达,难以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的中间环节,使货币政策 中公开市场业务、利率手段的作用难以发挥,使得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弹性很低,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很大。
    ④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建立,企业对货币政策的调控反应迟钝。
    ⑤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创新和其他信用形式的增加,货币政策对货币供应量的控 制能力有所减弱,而中央银行其他配套调控手段又十分缺乏,使货币政策作用降低。
    ⑥我国对货币政策的时滞和传导机制的认识还不足,经济信息的收集、传递和整理速度 慢,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不免会有一些失误和滞后,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几次大起大落,也出现了几次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产生了一些负效应。
    (3)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改善和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现在迫切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以减少货币政策的内在时滞。
    ②改进货币政策工具,大力加强间接调控工具的作用。
    ③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建设。
    ④大力发展金融市场,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提供条件,增强货币政策的弹性。
    ⑤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使企业成为受竞争压力外在强制和利润最大化目标内在驱 动的经济人,使其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灵敏的反应能力。
    ⑥货币政策要从被动适应改为预防性伸缩。
    ⑦合理匹配使用货币政策手段,并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收入政策、投资政策相配合 ,以充分发挥其合力作用。

  • 第14题:

    试论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改革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研究的主要特点有:
    (1)内部活跃。全国和省、市、县地方的语文教学法研究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等相继成立,广大教师自觉的成为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同时,各种语文教学研究刊物和论著也相继问世。语文教苑呈现出学会林立,论著迭出的生动景象。
    (2)东西方教育思想碰撞激烈。随着互相参观、访问、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等交流活动,以及译文、译著的出版,西方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育制度、教学方法、教育教学实验成果等,潮水般涌入国门。虽然一时间良莠难辨,取舍难定,但激起了思考,引发了改革的欲望。
    (3)众多的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层出不穷。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材教法等不同内容,整体、单项等不同层次,大规模、单位或个人等不同范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实验,规模之大,范围之广,探讨之深,持续之久,都是空前的。

  • 第15题:

    试论述我国古代文教政策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文教政策是国家政府制订、颁行的关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总方针或总政策,它体现了一定社会不同历史时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及其基本目的。
    (1)秦朝实行的文教政策诶“书同文,行同伦”,以法为教,颁挟书令,禁私学以吏为师导致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秦在文教政策上的重大失误,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严重影响了文化教育的发展。
    (2)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实施,巩固了汉代的统治,满足了当时统治阶层的利益,对后世封建社会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魏晋南北朝时期,诸方割据,南北对峙,无法形成统一的文教政策。儒学地位下降,文化教育多元化,为各地区、各民族和学派间的文化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力的条件。
    (4)隋唐时期结束了300多年的战乱局面,重新确立了痛的封建帝国,确立了重振儒术的文教政策,隋唐实行的“尊崇儒术,兼重佛老“的文教政策,对于促进当时文化教育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后世也有重要影响。
    (5)两宋的“重文治“和元代的”遵用汉法“,明清时期崇理学、创八股,实行文化专制。
    综观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文教政策的制订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历代的文教政策是统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充分发挥文化教育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是文教政策的实质所在。同时可以看到,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历代文教政策的主体,强调“德治”、“教化”,重视教育作用,促使我国古代教育兴盛、发达,走在世界前列。

  • 第16题:

    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还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2)封建势力和外国列强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奴役国人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3)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严重阻碍中国走向现代化;4)资本主义在国内发展对中国经济起一定作用,但力量软弱;5)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各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处于不统一状态;6)外国列强和封建广义的双重压迫,人民贫困饥寒交迫

  • 第17题:

    试述秦朝的文教政策与措施。


    正确答案:秦朝的教育政策遵循着一个中心原则,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君主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法家思想在教育中占据统治
    地位。秦朝在文化教育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统一文字;二是严禁私学;三是吏师制度。

  • 第18题:

    我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 ①形成于战国时期 ②长期保持了社会的稳定 ③是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政策 ④在封建社会中始终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文书工作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文件的名称、用途、格式作了严格规定;
    (2)文书工作组织已相当完备;
    (3)形成了一套统一系统的文书处理制度;
    (4)公文投递网已发展到相当的规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综观中国封建社会,其文教政策基本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A

    道家

    B

    法家

    C

    儒家

    D

    墨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资本—帝国主义操纵中国经济命脉,控制中国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着,成为阻碍中国进入近代化和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4)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在政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一定作用,但是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各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长期处于不统一状态。
    (6)人民毫无政治权利,生活极端贫困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与秦代文教政策的区别(秦汉文教政策的变迁给后人的启示)。

    正确答案: 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在本质上与秦始皇是一致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巩固专制统治。但是,所采取的手段和措施却大不相同:秦始皇采取的是极端残暴的高压政策;汉武帝则以疏导、劝诱为主,一方面积极的进行儒家思想的教育和教化,另一方面,用官禄引诱读书人潜心研习儒家经典。这表明汉代统治者吸取了秦代残酷压制、以法代教的教训,在政治上走向了成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及道德教育思想和对后世的影响。

    正确答案: 董仲舒三大文教政策的主张包括三方面内容:
    (1)兴办学校以广教广教化,即“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节民以礼”,从而达到“教化行而习俗美”的理想境界。关于太学的管理,他主张:“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2)行选举以拔擢贤才。他注重尚贤使能,针对当时任用官员的“任子”制和官员凭借资历递升“累日以取贵,积久以致官”的两大弊端,认为其结果“贤不肖混淆,未得其真”。据此,他主张建立常规化的选拔贤才的制度。他的建议为汉代察举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独尊儒术以统一思想。确立正确的、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治国方针的根本。他认为秦亡是因为“师申商之法,行韩非之说,憎帝王之道,以贪狼为俗”,汉初虽废秦代苛法,但在意识形态上形成“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夫妇三种伦常,称为“三纲”。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常道称为“五常”,使之成为封建社会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董仲舒的“三纲五常”道德教育,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桎梏人民的精神枷锁,影响深远。他在道德观念上强调“义”,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实际上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