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教师在组织儿童观察活动中的指导要点有哪些?
(1)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儿童的观察兴趣。
(2)引导儿童综合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3)教会儿童全面有序地观察。
(4)引导儿童在观察中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
(5)将观察和儿童对观察对象的操作活动相结合。
(6)在观察的同时可运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儿童的思考。
(7)鼓励儿童用语言表达、交流观察的发现。(8)指导儿童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略
第2题: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是()
第3题:
教师参与到儿童的科学探索过程中,其目的是()
第4题:
正规性科学活动、非正规性科学活动和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共同之处在于()
第5题:
如何贯彻教师指导和儿童探索活动相结合的原则。
第6题:
下列不属于儿童科学教育结果的是()。
第7题:
水灰比和强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8题:
教师的指导可以取代儿童的探索
教师的指导和儿童的探索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
教师的指导比儿童的探索更为重要
教师的指导总是比儿童自己的探索更有效
第9题:
教师的指导
获取知识
儿童的科学探索活动
主动建构初级科学概念
第10题:
教师及时制止儿童之间的争论
教师提醒儿童不要乱发表意见
在儿童科学探索遇到困难时,教师激励儿童继续探索
教师对儿童不合逻辑、幼稚可笑的推理给予批评并纠正
第11题:
儿童通过科学探索过程学到的知识
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和问题
儿童在科学探索过程中产生的情绪体验
教师告诉儿童的科学概念
第12题:
教儿童如何探索
与儿童同玩同乐
让儿童重复人类历史上的科学探索过程
克服儿童在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中的盲目性和偶然性
第13题:
在学前儿童阶段,教师主要是指导儿童学习()、()和典型特征观察法。
顺序观察法;比较观察法
略
第14题:
下列做法中符合学前儿童心理环境创设要求的是()
第15题:
属于间接指导的是()
第16题:
儿童看待教师教育指导态度有哪些类型?
第17题:
下列关于教师指导和儿童探索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第18题:
关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过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第20题:
教师通过同伴的相互学习来实现指导
教师通过学习材料的设计来实现指导
教师先让儿童自己探索然后再教给他们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的指导
第21题:
它实质上是学前儿童在教师不同程度指导下的科学探索过程
它是儿童自己的科学探索过程
它是依赖于教师单方面的“教”的过程
它不同于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
第22题:
第23题:
教师教科学的过程,而不是儿童学科学的过程
教师指导的过程,而不是儿童探索的过程
教师指导下儿童自主的科学探索过程
儿童自发的科学探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