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据教育心理学理论,阐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措施。
(1)培育学生的认知品质(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
(2)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
(3)促进学生三种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与策略性知识)
第1题:
阐述促进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教育措施。
第2题:
请依据教育学理论,阐述班主任进行操行评定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在进行操行评定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要求教师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从德智体美等各方面评价。案例中的教师评价时只关注学习成绩。
(2)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性。应充分发挥任课老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评价,而案例中的教师只从自己课上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未参考其他评价主体对学生的评定。
(3)评价过程的发展性。要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学生,案例中的教师只关注学生暂时的不良表现,为把学生看作是发展中的人。
4)评价语言的规范性。评语要具体、客观、富有激励性,尽量突出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案例中的老师评语具有贬低意味,完全没有一分为二的看学生,对学生打击很大。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最先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并把“不仅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发展学生的情感、意志品质、性格和集体主义思想”称为()。
第8题:
以下观点中,反映认知教学理论的基本观点有()
第9题: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第10题:
教学与发展相互促进规律说明,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智力和能力自然得到发展。
第11题:
第12题:
尊重学生人格
为人师表
严谨教学
了解学生心理
第13题:
在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 ) 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 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20题:
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作用。
第21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
第22题:
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23题:
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依据
发展和完善教学理论的重要基础
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