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事“中介人”往往利用丧户( )之机,趁机敲诈丧户的钱财。
第1题:
殡葬文书根据办理丧事的各阶段主要使用举丧文书、治丧文书、悼念文书和祭奠文书。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2题:
丧户的心理特征主要有()
A.悲痛心理
B.恐惧心理
C.神秘心理
D.麻木心理
E.晦气心理
第3题:
殡仪场所致病菌的来源主要有遗体、遗物、丧户、职工和设备及工具携带五个方面。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4题:
现行《皇室典范》的()与天皇驾崩时举行“大丧之礼”有关。
第5题:
孔子晚年只经历了丧妻、丧子之痛。
第6题:
翻译: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第7题:
巴西人以()为凶丧之色。
第8题:
对于去世之人,墨家主张()。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子为出母、嫁母丧
夫为妻丧(父母不在时)
出嫁女为父母丧
父母为众子妇丧
第12题:
生、冠、婚、丧
宾、冠、婚、丧
生、宾、婚、丧
生、冠、宾、丧
第13题:
丧俗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制止丧事活动中的( )和( ),树立( )的丧葬新风尚。
第14题:
殡仪场所致( )的来源主要有遗体、遗物、丧户、职工和设备及工具携带五个方面。
A.病毒
B.污染
C.传染
D.病菌
第15题:
丧户的心理特征之一是:____
A.麻木心理
B.厌恶心理
C.悲痛心理
D.鄙视心理
第16题:
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四种人生礼仪()
第17题:
白色(凶丧之色)
第18题:
丧亲的心理干预程序包括哪些?()
第19题:
“已无延陵之高,岂可有丧明之责”,是()丧子之后的表现。
第20题:
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中”“平居”“了然”“忽焉丧之”“丧”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21题:
厚葬久丧
厚葬短丧
节葬短丧
节葬久丧
第22题:
第23题:
丧鼓
丧鼓歌
善书
打鼓闹丧
地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