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下列关于讲授法的优点叙述错误的是()
第4题:
教师讲解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儿化具有区分词义和词性的作用,下列可以作为举例说明的是()。
第5题:
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啊”的变调问题,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发音,下列发音不正确的是()。
第6题:
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变调问题,让学生从以下选项中选出和"一样"中"一"读音相同的一项,其中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第7题:
教师讲解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轻声具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下列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
第8题:
教师能够同时向许多人传授知识,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获得大量知识信息
教师可以运过言语技巧突出教学内容,对教学内容灵活处理
讲授法比其他教学方法更容易掌握,而且安全可靠
学习不积极的学生被动、机械听课,尤其适合使用讲授法
第9题:
头儿盖儿
鱼儿叶儿
人儿棍儿
歌儿馅儿
第10题:
买卖
东西
热乎
铺盖
第11题:
真丑啊“啊”读“哇”
真甜啊“啊”读“哪”
真美啊“啊”读“呀”
真坏啊“啊”读“呢”
第12题:
“她的嗓音很清亮”中的“清亮”
“他这人心眼儿实在”中的“实在”
“你这人真不地道”中的“地道”
“那件事有眉目了吗”中的“眉目”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教师讲授朗读技巧时,举例说明词语的轻声读音可能会导致词语词性和意义有所差别,下列不能作为案例使用的是()。
第16题: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第17题:
某教师在阅读叶圣陶先生“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这句话后,采取了如下教学实施,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这一观点,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第18题:
某位初中语文教师在讲授《山中访友》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道课堂练习:“朗读课文,想象课文中的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作者在山中拜访了哪些“朋友”?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山中访友”?以下对其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19题:
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第20题:
"她的嗓音很清亮"中的"清亮"
"他这人心眼儿实在"中的"实在"
"你这人真不地道"中的"地道"
"那件事有眉目了吗?"中的"眉目"
第21题:
朵儿
妻儿
米粒儿
铁丝儿
第22题:
教师设题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具体分析课文的语言和技巧
第1问主要是让学生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点,理清思路
第2问主要是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写作技巧
两道小题的设计有重点、有层次,体现了教师巧妙的构思
第23题:
管一管
一成
统一
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