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问题结构特点的分类,数学应用题中的问题一般属于___________问题。
微分学第2章任务五的典型例题栏目中有( )个例题。
网络多媒体课件一般包括:课程大纲、课程讲解、即时练习、例题分析、相关案例、背景资料、参考文献、思考问题、课程作业。()
例题:
幸福 ?幸运 ?祝福 ?被害 ?不幸-------------答案 (4)
成功 ?成绩 ?发现 ?失败 ?不幸-------------答案 (3)
Q21. ( ) 利益 ?利息 ?灾祸 ?损失 ?损益
Ⅱ.阅读下述案例,按要求回答问题。
某研究者想探明教学方式与学生思维品质形成的关系,于是在一所小学随机选择了 一个班作为实验班,采用新的应用题教学方式实施教学,如以自编应用题(一题多变) 和解应用题(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以应用题归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 刻性等等。实验前后分别对该班进行了难度相当的测试。该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视 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试从实验设计方面分析该研究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答案:
解析:
从实验设计来看,仅以一个班进行试验,不设对比班,只从一个班实验前后测 试的结果得出实验结论,会使实验结果的说服力不够。
可以采用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或随机分派 控制组前后测设计)对该实验设计进行改造。
改进方案描述:
示例一: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个班作为对比 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实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用与前测难度 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前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二 :随机分派控制组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 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结束后,对这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两班测试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效果。
示例三: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研究者可以随机选择同年级的两个班并做等组处理。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另一 个班作为对比班。实验前对两个班进行同一试卷的测试,试验结束后,再对这两个班使 用与前测难度相当的同一试卷进行测试。两班后测平均成绩的差异可以视为实验产生的 效果。
【评分说明】
①第(1)点若写出两种及以上抽样方法,不给分。
②第(4)点的改进方案部分,写出其中任一实验设计的名称给4分;对改进方案进 行描述的,可参考示例酌情给1~6分。提出其他改进方案且言之有理者,可酌情给1~6 分。若写出多种改进方案,只按一种方案给分。
抽屉问题解:解决这个问题要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因为有4种颜色,想要摸出两个相同颜色的球。那么最不利的情况就是,每种颜色的各摸出一个,这时再摸一个球,一定与前几个球有颜色相同的。因此至少要摸4+1=5(个)球。解:解决这个问题要考虑最不利情况,想要摸出两种颜色的球,最不利的情况应该是将一种颜色的球都拿出来时,不论接下来摸的球是什么颜色都与之前颜色不同。因为4种球的个数各不相同,所以最不利的情况应该是先将个数最多的球都拿出来,接下来摸的球都一定与之前颜色不同。因此至少摸出5+1=6(个)球。解:1、本题考察的是抽屉原理的相关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得分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进而从最坏的情况开始考虑解决问题。2、一共有5题,且有5分的基础分,那么每道题就有1分的基础分。也就相当于答对一题得4分,答错不得分,不答得1分。这次数学竞赛的得分情况有以下几种:5题全对的只有1种情况:得20分;对4题的有2种情况:1题答错得16分,1题没答得17分;对3题的有3种情况:2题全错得12分,只错1题得13分,2题不做得14分;对2题的有4种情况:3题全错得8分,只错2题得9分,只错1题得10分;3题全不答得11分;对1题的有5种情况:4题全错得4分,只错3题得5分,只错2题得6分,只错1题得7分,4题全不答得8分;答对0题有6 种情况:5题全错得0分;错4题得1分,错3题得2分,错2题得3分,错1题得4分,5题全不答得5分。我们发现从0分到20分,只有19分、18分、15分这三个分数没有,其它都有,所以一共有20+1-3=18(种)不同的得分。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题。
【材料】在某小学四年级的教学课上,老师讲解例题时,欣欣觉得自己已经掌握老师的解题方法,便向同桌询问其它解法。老师批评欣欣不该在课堂上讲话,她不服和老师顶嘴。老师对她说,这样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还好意思问同学。
老师的做法对吗 查看材料
面对“翻转课堂”,教师角色不可避免的要实现彻底的角色转变,下面说法不符合教师角色转变的是()
- A、视频中的讲解者,问题讨论中的引导者,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解惑着,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者。
- B、视频中的讲解者,问题讨论中的设计者,课程内容的解惑者,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者。
- C、视频中的讲解者,问题讨论中的解惑者,课程内容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整个学习过程的调控者。
- D、视频中的讲解者,问题讨论中的解惑者,课程内容的调控者,学生学习的引导着,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者。
正确答案:
C
一般情况下,学生做应用题都会经历四个步骤:()、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答案。
正确答案:
理解题意
展示是对导学案上问题答案的重复性讲解。
正确答案:
错误
教科书问题解决中,对例题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学生能够识别出新的问题与例题之间的相似性后,他就可以将例题的解题程序迁移到新的问题中
- B、例题对于学生解决新的问题作用很小
- C、例题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如何将原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典型范例
- D、通过学习例题,学生可以学会特定的操作步骤和程序
正确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