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理学”实际是宋明时代的儒家学说,因其竭力宣扬儒家的“大道”而又称为“道学”。
理学的形成受到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儒学内在的变化,即经魏晋隋唐儒家学者已摒弃了汉儒琐碎章句之学,转向探求儒学的“原道”和“原性”,如唐代韩愈、李翱所主张的那样;二是佛教思想的流行,特别是禅宗所宣扬的心性说,给儒学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因而在北宋初年便有胡瑗(字安定,世称“安定先生”)讲“砥砺气节”,孙复(因居泰山,世称“泰山先生”)讲“经世济人”,他们都强调儒家纲常与天道的一致性,所以胡、孙二人实开“理学”先河。
孙复之学,传于张载(世称“横渠先生”)。张载以“气”来解释各种事物的生灭变化,主张人应通过努力获得完美的“天地之性”,称他治学的目的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具有强烈的经世致用精神。因张载居于关中,他的学说被称为“关学”。
胡瑗之学,传于周敦颐(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的学说源于道家的太极和阴阳五行,著有《太极图说》,以“无极而太极”来解释宇宙生成,而以“中正仁义”为人生之大道,其学说被称为“濂学”。周敦颐又传于程颢(世称“明道先生”)、程颐(世称“伊川先生”)兄弟。二程认为“理”既是宇宙万物的最高原则,也是社会伦理纲常的最高原则,它“在天为命,在人为性”,人与宇宙只为一体,知识和真理只在内心,欲明天理,只须识心见性。因二程是洛阳人,其学说被称为“洛学”。经过二程的努力,理学大大发展,于是,周、张、二程,称为北宋“理学四大家”。
二程之学至南宋传于朱熹(世称“紫阳先生”)。朱熹继承北宋诸儒,糅合佛、老,建立了一个完整的理学体系,以“理”和“气”解释宇宙、人生,认为“理”是形而上的绝对真理,“气”则是形而下的由“理”派生出的具体物质。阴阳二气交合变化,才生成金木水火土五行。朱熹认为,理气相合而成人,气中之理,即是人性。气有清浊,性有善恶,所以要居恭持敬,明德修道,以便去浊还清。他的学说与二程一脉相承,故合称“程朱理学”。因其长期在闽中讲学,故成“闽学”,与周、张、二程并称“濂、洛、关、闽”四学。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世称“象山先生”),见解与朱熹不同。朱熹主要继承了二程的“理”,认为人性即是真理;陆九渊则主要继承了二程的“心”,认为人心即是真理,断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强调“心”与“理”合一,一切知识和真理都在自己心中。朱、陆二人经常展开论辩。
明代的陈献章(世称“白沙先生”)上继陆九渊,下启王守仁,本习朱学,后来的思想境界却转入陆学。他的学说是“以虚无为基本,以寂静为门户,以宇宙万象为轮廓,以日常生活为功用”,主张“天地因我而立,万化因我而出,而宇宙自在我心中之中”,实际上就是陆九渊的“吾心即宇宙”“万物皆备于我”的道理。陈献章一派被称为“白沙学派”。陈献章有弟子湛若水(世称“甘泉先生”)与王守仁齐名。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哲学是“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主张,认为万事万物之理都在我心中,这就是“知”,而内心代表真理的“知”就是“良知”,“良知”表现于行动就是“良能”。“知”表现于“行”,而不“行”就是不“知”,这就是“知行合一”。一个人如果能不断发掘和表现良知,就能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于至道。 
李贽,号卓吾,后世多称李卓吾,有《焚书》、《续焚书》、《藏书》、《续藏书》等许多著作。他个性倔强,感情奔放,而又愤世嫉俗,其时正当王学流行时。他反对儒家的名教,反对专制统治,提倡个性自由和社会解放,反对泥古崇圣,主张学贵自得,认为儒家经典并不是“万世之至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公开宣扬自私是人的“天性”而不是罪恶,用以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说法,斥责一些道学家“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他的这些思想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阶段的社会意识,却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异端,被捕入狱,自杀于狱中。
更多“简述理学。”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社会病理学。


    正确答案:社会病理学是20世纪初期美国的一些社会学者所持有的观点,其理论基础是斯宾塞的有机体类比法。斯宾塞把社会看成是一个结构复杂的有机体,各部门相互依赖,凡妨碍有机体正常运行的人们或情况皆可视为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像有害菌体侵袭人类健康一样影响人类社会,必须加以清除。

  • 第2题:

    简述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群体中人们彼此之间发生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2)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包括如下内容:个人心理活动对群体心理活动的影响,群体心理活动对个人心理活动的影响,个人与个人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群体与群体之间心理活动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些内容在企业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也就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可见,两者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管理心理学是社会心理学知识在管理领域中的具体化。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会反过来丰富和充实社会心理学的内容。

  • 第3题:

    简述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差异。


    正确答案: 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研究对象,以子那里参数为自变量,记录和分析心理参数随心理认知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生理心理学:是以高等生物为实验对象,采用有创性实验技术,并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观点研究认知过程中的脑机制的分支学科。

  • 第4题:

    简述管理学的定义。


    正确答案:管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及其内在规律性的科学。

  • 第5题:

    问答题
    简述心理生理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差异。

    正确答案: 心理生理学:以人类被试为研究对象,以子那里参数为自变量,记录和分析心理参数随心理认知活动而发生变化的规律。
    生理心理学:是以高等生物为实验对象,采用有创性实验技术,并用当代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观点研究认知过程中的脑机制的分支学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简述教育管理学与学校管理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教育管理学与学校管理学在一定意义上讲是等同概念,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非等同的层次性概念。对于教育管理学来说,广义而言,是以整个社会的教育管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不但要研究宏观的教育管理,还要研究微观的教育管理。广义的教育管理学是研究以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作为管理对象,以国家的教育法令、法规为指导,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对整个教育行政系统及各级各类学校组织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以实现管理目标最优化的一门现代科学。就狭义而言,教育管理学是以一定类型的学校管理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探索社会环境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和学校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学校组织如何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必要的环境、秩序和措施,以使学校组织按照教育规律正常运行的科学。狭义的教育管理学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学校管理学,即微观的教育管理。可以这么说,广义的教育管理包含着学校管理,狭义的教育管理学则等同于学校管理。

  • 第7题:

    简述竞技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心理学和大众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1)竞技体育心理学以高水平运动员的各种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专项技能动作的高度自动化和达到高水平竞技能力为目标。
    (2)体育教育心理学以一般人学习和掌握一般运动技能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为研究目的,核心是通过体育教学和身体活动达到教育和培养人的目的。
    (3)大众体育心理学以大众健身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主要涉及锻炼动机、坚持性、锻炼对身心健康的促进作用的问题。

  • 第8题:

    简述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阐明心理现象在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者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 第9题:

    简述理学的特点。


    正确答案: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完成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成为新兴儒学。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普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的关系

    正确答案: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学科或总学科,主要任务是依据并归纳心理学在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阐明心理现象在各种最基本的事实与最一般的问题,探索心理活动的普遍规律。
    发展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生命全程中身心变化与其年龄之间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普通心理学是教育心理学的基础,教育心理学是普通心理学在教育者一特定领域的体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