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论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演变”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包括:教授法”阶段,“教学法”阶段,“教材教法”阶段,“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教学论”阶段,“教育学”阶段,“课程与教学论”阶段。
    1.“教授法”阶段:重在对“学”的重视,中国的师范教育开始与19世纪90年代,其标志是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学师范院正式开学上课。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施分科教学,各科教授法应运而生。根据《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师范分“初级”和“优级”两级。初级师范学堂规定学习5年,每年都设有“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史、教育原理、教授法、实施授业等内容。优级师范学堂规定教育学在第二、三年开设,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史、教授法、教授实事练习等内容。可见,“教授法”最初是作为“教育学”的组成部分在师范类院校开设的。在这个阶段有不少语文学教授法的著作,其意义在于使语文教学研究逐步从教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
    2.“教学法”阶段: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在1919年由陶行知提出来,以便把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他主张“教学合一”,理由是”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
    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采用“教学法”的名称扩大了学科研究的范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进入了教育研究的视野。陶行知的这一新的提法很快为教育界所采纳。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发的《学校系统改革令》,正式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在五四以后,以“教学法”命名的著作很多,这些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语文教学研究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教材教法阶段”:在“教材教法阶段”,对教材的重视是其显著特点。在20世纪30年代末,鉴于对分科教学法比较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与教法直接相关的教材的探索,一些师范院校开始尝试增加教材研究的内容,同时改学科名称为“教材教法研究。”其实在1946年颁布的《修正师范学院规程》中,又进一步规定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属于专业训练科目之一,在第四学年学习,内容分教材选择、教科书批评、课程标准研究、课程组织、教具设置及应用部分。同时还规定,本课程讲授、阅读、参观与其他研究方法并用。至此,语文教材研究与语文教法研究并列为师范院校中文系科的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诸多要素都列入了学科理论研究的范围,并形成了特定的教学研究方法。
    4.“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在“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两个名称名存,突出了语文教材研究。“文革”以后的“语文教学法”与“语文教材教法”研究,其“法”的内涵已逐步由属于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向原理、原则、法则过渡,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拓展,教学原理、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都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5.“教学论”阶段:在改革开放后,1986年北京师范学院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议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第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将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于是,本学科也相应改称为“语文教学论”或“语文学科教学论”。这一名称的变更,反映了人们对学科教学法、教材教法知识体系的不满。其研究视角更为开阔,开辟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多个学科教学的研究路向。
    6.“教育学阶段”:强调的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个性完美发展的人,他的研究对象由侧重具体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研究的内容由侧重具体理论和方法的“法”和“论”,转变为具有系统理论和完整结构的“学”。这种转变是学科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是普通教育学的丰富和发展。教学法、教学论、教育学,三者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又是不断拓展的。学科教学法侧重于研究教学技能,特点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追求掌握方法技能。学科教学论侧重于研究敬爱哦学基本理论问题,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语文教育学”以普通教育学为指导,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语文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大语文”的教育观。它通过对语文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研究,探索符合语文学科规律的语文教育之路,这是语文学科教育研究的新发展。
    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阶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诞生,是与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与一般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像适应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强调的是学校语文教育的实践过程--语文课程与教学。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的,语文教育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实践过程
    近百年来,从语文“教授法”“教学法”“教材教法”,到“教学论”“教育学”,再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与课程名称的变化,既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又是学科与课程自身研究逐步深化的结果,反映了语文教育学科与课程内容性质的变化和理论本身的发展。
    对其评价:语文课程论的发展全过程,对教材教法育人等的反思中,不断总结改革,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加上我国的特殊政治因素,使人们在很长时间内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在过去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形成过程中,反映了时代风貌,符合形势的需要。但是其变化,从学生个体诧异等角度考虑的不多,怎么样能让语文课程能更满足每一位同学的需要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以后的语文教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 第2题:

    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原理来源于语文教育实践,反过来也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区分为管理,研制和应用三种类型:
    (1)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行政对语文课程和教学过程的计划、实施和监督的组织行为。
    (2)语文课程研制实践:是指教育行政官员、课程与教学专家和语文教师,有组织的编制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组织语文课程和教学实施,开展语文课程和教学评价活动等。
    (3)语文教学应用实践: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语文课程和教学计划,使用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这三种实践是密切相关和紧密联系的。
    三: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组织教育管理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和语文教师联合开展研究和实践,是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与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随着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师生将逐步成为语文课程的研制者、应用者和评价者,实现管理、研制和应用的一体化。

  • 第3题:

    论述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和管理作用。
    (1)导向作用:语文课程目标的确定可以使期望明晰,使教育任务明朗化,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引导语文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有效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推进作用:对教师来说,认识和明确教育目标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使教师在总体上和教学基本思路保持一致,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对学生来说,认识和明确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其强烈的参与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还会增强学习的成功感,对学生的前进有激励作用。
    (3)控制作用:语文课程目标控制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教学过程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调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4)评价作用:语文教学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尺度,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尺度之一,也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评价课程目标自身合理性的重要反馈信息。语文教学评价的标准来自于课程目标。
    (5)管理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给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可检查、可评定的标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明确目标即明确了教学质量管理的方向和指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可以实施较为符合教学实际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较强的管理和指导。

  • 第4题:

    简述认识语文课程性质的重要意义。 


    正确答案: ①认识语文课程的交际工具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应用和综合性,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③认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④认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第5题:

    试述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正确答案: 20世纪20年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将课程目标定位于以“识文断句”为主目的,“启发思想”为辅目的;朱自清则认为“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养情感”。后来叶圣陶也认同该观点。到了50、60年代关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提到首位。
    进入21世纪新课程语文基于“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新课程标准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作了最低的要求。综观课程目标的争论,反映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特点,应运用动态的眼光审视语文。关于语文目标的实施主要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入手完成。
    在识字写字阶段:注意学生技能与情意的完美结合;了解“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联系、体现阶段的连续性;注意运用多元评价。
    阅读教学阶段:树立现代阅读新理念,如接受美学观、建构主义观等;重视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明确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了解各学段学生的阅读需求;评价注意阅读者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
    写作阶段:关注学生的写作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应该分阶段要求进行,多元化评价。
    口语交际阶段:将口语交际提升到与读写并重的地位;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三个维度的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交际训练过程中表现的态度、修养等;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立足多角度评价。
    综合性学习阶段:综合性学习体现为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整合语文知识技能等;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参与意识,注重探索过程;考察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等能力。

  • 第6题:

    论述受教育权的演变及发展。


    正确答案: (1)最早把受教育作为权利写进宪法的是1791年的法国大革命,资产阶级出于反对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把受教育权规定在宪法当中。其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和学校的规模不足以使每个儿童实现普遍平等的受教育权,因而受教育权在当时具有个人权利特点。
    (2)20世纪初,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无产阶级反剥削、反压迫斗争的不断高涨,受教育权与其他权利一起被写进各国的宪法,成为法定的不容剥夺的公民的权利。受教育权逐渐转化为普遍的公民权利,国家要承担相应义务,保证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机会的均等。
    (3)二战后,民族民主解放运动兴起,大批新兴起独立国家的建立,进一步促进受教育权利的发展。1989年联合国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具体规定了儿童的各种权利及保护儿童的基本原则。我国政府于1990年加入这一公约,成为第105个签字国。

  • 第7题:

    语文课程的性质


    正确答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 第8题:

    你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怎样理解的?


    正确答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对话。

  • 第9题:

    问答题
    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始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所谓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资源,等等;
    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等;
    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等等;
    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等等;
    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语文智育与德育的关系、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等等;
    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内部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文本的整体把握与分析认识、教读与自读,等等;
    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继承传统与借鉴外国母语教育经验的问题,等等。
    此外,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还可根据问题有无价值,分为常识问题和未知问题;根据问题探讨程度深浅,分为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根据问题涉及范围宽窄,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根据问题发现先后,分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和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语文课程目标的演变

    正确答案: 20世纪20年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将课程目标定位于以“识文断句”为主目的,“启发思想”为辅目的;朱自清则认为“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习惯或能力;二是发展思想,涵养情感”。后来叶圣陶也认同该观点。到了50、60年代关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想提到首位。
    进入21世纪新课程语文基于“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三个纬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并且新课程标准将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作了最低的要求。综观课程目标的争论,反映了语文课程的时代性特点,应运用动态的眼光审视语文。关于语文目标的实施主要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方面入手完成。
    在识字写字阶段:注意学生技能与情意的完美结合;了解“识字与写字”的目标联系、体现阶段的连续性;注意运用多元评价。
    阅读教学阶段:树立现代阅读新理念,如接受美学观、建构主义观等;重视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明确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了解各学段学生的阅读需求;评价注意阅读者的兴趣、习惯、方法等因素。
    写作阶段:关注学生的写作情感与态度的形成;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写作应用文的能力;对学生写作的评价应该分阶段要求进行,多元化评价。
    口语交际阶段:将口语交际提升到与读写并重的地位;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三个维度的渗透;口语交际教学应重视交际训练过程中表现的态度、修养等;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评价立足多角度评价。
    综合性学习阶段:综合性学习体现为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全面整合语文知识技能等;强调学生的合作精神,注意参与意识,注重探索过程;考察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等能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关系。

    正确答案: 一: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原理来源于语文教育实践,反过来也指导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
    二: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开展语文课程与教学活动的教育实践,可区分为管理,研制和应用三种类型:
    (1)语文课程与教学管理实践:是指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行政对语文课程和教学过程的计划、实施和监督的组织行为。
    (2)语文课程研制实践:是指教育行政官员、课程与教学专家和语文教师,有组织的编制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组织语文课程和教学实施,开展语文课程和教学评价活动等。
    (3)语文教学应用实践:就是教师和学生根据语文课程和教学计划,使用语文课程和教学材料开展语文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 这三种实践是密切相关和紧密联系的。
    三: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契机,组织教育管理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和语文教师联合开展研究和实践,是实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与语文教育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机制。随着语文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发展,师生将逐步成为语文课程的研制者、应用者和评价者,实现管理、研制和应用的一体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

    正确答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听说读写、信息输入输出的工具,是人类思想交流的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和行为的意识表现。
    (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他区别于其它工具。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一切学科的基本属性。其它学科都是把语言作为教学的工具,语文则是把掌握和运用这种工具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另外,语文是工具,但不是纯物质的工具,而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还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3)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
    二.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概念,从语文素养的高度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语文素养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经过学习和训练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研究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的学科。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始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终于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以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所谓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是指反映到语文教育工作者大脑中的、需要探明和解决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实际矛盾和理论疑难。
    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根据问题的归属分类,有语文课程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内容、语文课程资源,等等;
    有语文教学方面的问题,如: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等等;
    有侧重理论方面的问题,如: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等等;
    有侧重实践方面的问题,如:语文教学设计的优化、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等等。
    语文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问题,根据问题的来源分类,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的问题,如:语文课程与教学设计、语文课程与教学实施、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等等;
    有来自语文课程与教学实践同理论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之间的关系、语文智育与德育的关系、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之间的关系、传统教学方式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间的关系,等等;
    有产生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内部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文本的整体把握与分析认识、教读与自读,等等;
    有产生于两种或几种课程与教学理论之间对立的问题,如: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继承传统与借鉴外国母语教育经验的问题,等等。
    此外,语文课程与教学问题,还可根据问题有无价值,分为常识问题和未知问题;根据问题探讨程度深浅,分为表象问题和实质问题;根据问题涉及范围宽窄,分为大问题和小问题;根据问题发现先后,分为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老问题和课程与教学改革中产生的新问题,等等。

  • 第14题:

    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


    正确答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听说读写、信息输入输出的工具,是人类思想交流的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和行为的意识表现。
    (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他区别于其它工具。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一切学科的基本属性。其它学科都是把语言作为教学的工具,语文则是把掌握和运用这种工具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另外,语文是工具,但不是纯物质的工具,而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还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3)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
    二.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概念,从语文素养的高度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语文素养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经过学习和训练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 第15题:

    简述与语文课程性质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 


    正确答案: ①学习中要运用各种思维形式;
    ②学习具有阶段性;
    ③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④重视学习过程。

  • 第16题:

    认识语文课程性质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①认识语文课程的交际工具性,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应用和综合性,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③认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认知与情意的统一;
    ④认识语文课程的基础性,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第17题:

    论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主要有:
    ⑴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其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利用无所不在的资源和机会学习语文,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
    ⑶语文课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⑷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的语文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使学生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 第18题:

    试论述货币的形式的演变过程。


    正确答案: 从货币发展历史看,货币先后经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几个发展阶段,这种由初级到高级形态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发展阶段如下:
    (1)实物货币:人类最早的货币形式,只在金属货币出现以前,曾充当过商品交换媒介的特殊商品,但存在价小体大、不易携带运输、不能分割等缺点,有碍于商品生产交换发展。
    (2)金属货币:以金属为币材的货币。虽有优点,但随商品流通进一步扩大,缺点日益暴露。
    (3)代用货币:代表实质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充当交易媒介,具有实质货币的要求权,其出现是货币币材的一大转折,为不兑现信用货币的产生奠定基础。
    (4)信用货币指在流通领域中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凭证,主要形式为现金货币和存款货币。
    (5)电子货币:是信用货币与电子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最新货币形态,通过电子计算机运用电磁信号对信用货币实施贮存、转账、购买和支付,快速方便节约。

  • 第19题:

    语文课程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的。


    正确答案:多重

  • 第20题: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


    正确答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论述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分为七个阶段,包括:教授法”阶段,“教学法”阶段,“教材教法”阶段,“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教学论”阶段,“教育学”阶段,“课程与教学论”阶段。
    1.“教授法”阶段:重在对“学”的重视,中国的师范教育开始与19世纪90年代,其标志是1897年4月8日南洋公学师范院正式开学上课。在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实施分科教学,各科教授法应运而生。根据《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和《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师范分“初级”和“优级”两级。初级师范学堂规定学习5年,每年都设有“教育课程”,包括教育史、教育原理、教授法、实施授业等内容。优级师范学堂规定教育学在第二、三年开设,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史、教授法、教授实事练习等内容。可见,“教授法”最初是作为“教育学”的组成部分在师范类院校开设的。在这个阶段有不少语文学教授法的著作,其意义在于使语文教学研究逐步从教育学中脱胎出来,成为独立的学科。
    2.“教学法”阶段: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在1919年由陶行知提出来,以便把研究教师的教,拓展为同时研究学生的学。他主张“教学合一”,理由是”一、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二、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
    三、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采用“教学法”的名称扩大了学科研究的范围,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进入了教育研究的视野。陶行知的这一新的提法很快为教育界所采纳。1922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发的《学校系统改革令》,正式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在五四以后,以“教学法”命名的著作很多,这些著作的出版标志着语文教学研究有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教材教法阶段”:在“教材教法阶段”,对教材的重视是其显著特点。在20世纪30年代末,鉴于对分科教学法比较重视教法的研究而忽视了与教法直接相关的教材的探索,一些师范院校开始尝试增加教材研究的内容,同时改学科名称为“教材教法研究。”其实在1946年颁布的《修正师范学院规程》中,又进一步规定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属于专业训练科目之一,在第四学年学习,内容分教材选择、教科书批评、课程标准研究、课程组织、教具设置及应用部分。同时还规定,本课程讲授、阅读、参观与其他研究方法并用。至此,语文教材研究与语文教法研究并列为师范院校中文系科的教学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教师、学生、教材、教法诸多要素都列入了学科理论研究的范围,并形成了特定的教学研究方法。
    4.“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在“教学法”和“教材教法”并存阶段,两个名称名存,突出了语文教材研究。“文革”以后的“语文教学法”与“语文教材教法”研究,其“法”的内涵已逐步由属于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向原理、原则、法则过渡,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拓展,教学原理、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都是其研究的主要内容。
    5.“教学论”阶段:在改革开放后,1986年北京师范学院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建议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育学”。第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文将教育学科的二级学科“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于是,本学科也相应改称为“语文教学论”或“语文学科教学论”。这一名称的变更,反映了人们对学科教学法、教材教法知识体系的不满。其研究视角更为开阔,开辟了学科教学的目的、内容、方法、评价等多个学科教学的研究路向。
    6.“教育学阶段”:强调的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培养个性完美发展的人,他的研究对象由侧重具体知识和能力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研究的内容由侧重具体理论和方法的“法”和“论”,转变为具有系统理论和完整结构的“学”。这种转变是学科教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也是普通教育学的丰富和发展。教学法、教学论、教育学,三者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任务是基本相同的,但是又是不断拓展的。学科教学法侧重于研究教学技能,特点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追求掌握方法技能。学科教学论侧重于研究敬爱哦学基本理论问题,特点是教育性和方向性。“语文教育学”以普通教育学为指导,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语文现象,反映的是一种“大语文”的教育观。它通过对语文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分析研究,探索符合语文学科规律的语文教育之路,这是语文学科教育研究的新发展。
    7.“语文课程与教学论”阶段: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诞生,是与教育学的发展特别是与一般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像适应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强调的是学校语文教育的实践过程--语文课程与教学。终极目标是通过实践过程达到的,语文教育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它的实践过程
    近百年来,从语文“教授法”“教学法”“教材教法”,到“教学论”“教育学”,再到“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与课程名称的变化,既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又是学科与课程自身研究逐步深化的结果,反映了语文教育学科与课程内容性质的变化和理论本身的发展。
    对其评价:语文课程论的发展全过程,对教材教法育人等的反思中,不断总结改革,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加上我国的特殊政治因素,使人们在很长时间内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存在局限性,在过去语文课程教学论的形成过程中,反映了时代风貌,符合形势的需要。但是其变化,从学生个体诧异等角度考虑的不多,怎么样能让语文课程能更满足每一位同学的需要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对以后的语文教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论述语文课程目标的作用。

    正确答案: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具体表现为:导向作用,推进作用,控制作用,评价作用和管理作用。
    (1)导向作用:语文课程目标的确定可以使期望明晰,使教育任务明朗化,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引导语文教学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有效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推进作用:对教师来说,认识和明确教育目标可以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使教师在总体上和教学基本思路保持一致,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对学生来说,认识和明确课程目标,可以激发其强烈的参与感。学生达到教学目标,还会增强学习的成功感,对学生的前进有激励作用。
    (3)控制作用:语文课程目标控制着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教学过程可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调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紧紧围绕课程目标进行。
    (4)评价作用:语文教学是否达到或在何种程度上达到既定的课程目标,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尺度,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尺度之一,也是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评价课程目标自身合理性的重要反馈信息。语文教学评价的标准来自于课程目标。
    (5)管理作用:语文课程标准目标,给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可检查、可评定的标准。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明确目标即明确了教学质量管理的方向和指标,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可以实施较为符合教学实际的、针对性和目的性较强的管理和指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论述语文课程性质的演变

    正确答案: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有以下的几种论点:
    一、工具论。该理论主要援引叶圣陶的观点,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论述了语言的工具性,认为工具性为语文的本质属性。关于工具性的争议也是比较激烈的,首先认为工具论者对于“语文”的概念是模糊的,由于其模糊导致逻辑的不清楚:语言=语文=语文学科。这种观点积极意义在于奠定了语文学科作为基础学科的地位;对纠正过度强调思想性、人文性等起到了纠偏作用;其遭受非议的是混淆了语文学科和语言的区别;其次工具论对语文教学实践起不到有效的指导作用,把语文简单化,由此导致语文只见符号,不见人,产生了技术化语文的学习倾向。
    二、“人文性”论。该论点是在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出现的。强调语文应重在关注人文情怀等,淡化语文科学性。该观点认为语言是人的精神活动,生命活动。因此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充实人的精神世界等为任务。“人文性”论价值在于它对“文”与“道”的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潜在地指导了教材的改革方向,丰富其内容的编写。该论点的受到的非议在于人文性不是语文的独有属性;人文性可能会使学习者的基础知识受到损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