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 ________, _______,应引导学生________,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哪些新理念?你如何理解这些理念的内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课程标准概括了语文课程的三大特点:
①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一本好书影响人的一生。
②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③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着眼点和归宿处。语文课程要引导学生加强感悟,加强体验,加强积累,加强运用。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学改革的重心。
①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②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创造性地教,学生应创造性地学。
③提倡平等交流,教学过程是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鼓励伙伴合作学习。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构建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这次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教育资源取之不尽,教育环境得天独厚。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建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已成为深化语文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
略
第5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综合运用的是()。
A语文知识
B语文能力
C语文素质
D语文素养
第6题:
请结合个人体验,谈一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优点与需要改进之处。可就其内容选取一个方面或者多个方面来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优点:
(1)总体而言,新课标》总结了建国以来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较好的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总目标和具体要求,内涵极其丰富,洋溢着时代气息。同时,课标体现了一种全新的语文教育价值观,反映了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反映了国家对未来人才的要求,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下面以“实施建议”部分为例,来具体谈谈新课标准的优点
①教材编写建议表述到位,具有新、实、活、宽的特点,能有力地促进语文教材的建设,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培养,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部分能够较好地促进教材开发,鼓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大胆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对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方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③教学建议的内容有利于教师拓宽视野,转变观念,改变教学行为,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选择可利用的资源,选择最适宜的教学行为,特别能使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④评价建议的内容使评价的局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进,基本上改变了以往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做法,较好地引导教师真正关注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有助于教师全面、公正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善课程设计,改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需要改进之处:
(1)课标中涉及的术语还有不一致和含混的情况。如没有对“写话”、“习作”、“写作”进行区分,对“语文素养”的内涵也缺乏明确的阐释。
(2)对一些全新的理念阐释还欠明确。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没有阐述什么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什么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是如何在语文课程内部统一。这给一线语文教学带来一些困惑。
(3)对“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阐述还不够明确。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是不是每一节语文课都需要达成“三维目标”?具体又应该如何操作?这些方面新课标应该有所说明才能增强课标的可操作性。
(4)总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对应关系还不够紧密,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与高中目标未保持一贯性;教学内容中的“综合性学习”与其他板块并列并不妥当,应把“综合系学习”列入学习方式的范畴等等。
略
第7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积极倡导()、合作、()的语文学习方式。
自主;探究
略
第8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的课程理念是什么?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综合评价
单项评价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第12题:
第13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高中学生( )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
A.40
B.45
C.50
D.60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
A综合评价
B单项评价
C定量评价
D定性评价
第17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生应具备的语文基本能力包括:()。
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略
第18题: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为()和()的统一。
工具性;人文性
略
第19题: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包括()
第20题:
第21题:
语文知识
语文能力
语文素质
语文素养
第22题:
第23题:
数与代数
实践与综合应用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