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第1题:
第2题:
联系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体会,谈谈你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理解。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新世纪素质教育对语文课程的要求。在语文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每个时期都有反映时代特征的基本理念:
1.六十年代----加强双基;
2.七、八十年代----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3.九十年代----素质教育;
4.新世纪-----语文综合素养。
20世纪60年代强调打好基础,提出“双基”;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能力,提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90代以后,素质教育的思想渐渐深入人心,既然教育要提高国民素质,语文教育就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它是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教学中就必须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略
第3题:
请谈谈你对初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理解。
(1)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特征。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语言文字为主要载体,而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
思维与交际的重要工具。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言的作用和中学语文课程的任务决定,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语文课程还具有人文性。语言,从形式上说,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从内容上说,它所承载的信息、交际交流的信息都是思维的结果,是人类文明的体现,因而语言具有人文性。并且,因为学校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所承载、传播的信息更应是人类文明的最高的结晶,对信息质量的要求就应更高、更严。因而,人文性自然应该成为学校各科教育的一个基本属性,人文内涵十分丰富的语文课程教育更不例外。
(2)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突出这两方面的功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这一提法符合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不可偏废,也不可分离。二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一体化的。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不说“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所谓“统一”,即两者内在地融合于“语文”一体,是语文根本性质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两方。我们不能机械地脱离了一方去谈另一方,因为没有脱离了人文性的单纯的工具性,也没有脱离了工具性的单纯的人文性。
略
第4题:
()在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
语文教师
略
第5题:
请结合实际谈谈港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途径。
第6题:
简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应注意的事项。
第7题:
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错
对
第12题:
第13题:
我们应当如何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3.开展丰富的语文学习空间;
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
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略
第14题:
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1)要根据地方特点开发课程资源。各地区蕴藏的自然、社会、人文等语文课程资源各不相同,各具特点。课程资源的开发要根据地方特点,努力发挥各地优势。教师要根据需要,利用当地、当时的课程资源,建构地方或学校的语文课程,创造生动活泼的语文学习和实践的形式。应注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展现每个学校自己的特色。
(2)要根据语文课程特点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不同课程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不同课程所要开发的课程资源也是有区别的。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既要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与联系,又要体现出语文课程本身的特点。
(3)要加强理论学习,重视实践研究。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是本次课改中提出的新的课程理念,对课程资源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不断深化、不断更新的过程。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在动态的探索过程中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因此不能急于求成。一是要加强学习,从理论上认识课程资源的概念、性质、种类和存在状态,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的程序、步骤与利用方式。还要加强实践的研究,并且重视学习和吸收国内外教师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总结出的实践经验。
略
第15题:
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1)对语文课程来说,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助于语文课程的实施。语文课程资源和语文课程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语文课程必须以语文课程资源为依托,没有语文课程资源也就无法谈及语文课程。但是,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远大于语文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程资源都能成为语文课程的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取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更取决于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水平。
(2)对语文教师来说,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助于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本身是极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力军。在课程开发与利用中,语文教师能开阔教育视野,转变教育观念,更好地激发创造力,这可以极大地提升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促进其专业发展。
(3)对学生来说,开发与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有助于改变学习方式,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大量、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能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同时,由于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参与者,就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知识的共建者。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
略
第16题:
简述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
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从而更好地激发教师的创造性智慧。可以说,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了。
略
第17题:
根据贵州土地资源特征的分析,谈谈今后应如何开发利用贵州土地资源?
第18题:
谈谈你对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解和想法。
第19题:
谈谈电子政务数据资源开发的意义和原则。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