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第1题:
翻译: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2题:
()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厌恶的地方,所以这样最接近于道。”
第3题: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释:处在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故几于道。这体现()
第4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人,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 问题:请简要翻译上文?
第5题:
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第6题:
江海能为百谷王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第7题:
水有七善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天下莫柔弱于水
江海所以能成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第8题:
第9题:
老子
孔子
莎士比亚
爱默生
第10题:
第11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第12题:
水柔弱而不争强
水善于处下而不争上
水可以洗净自己的污浊
水不与其他事物争地
第13题:
“上善若水”理念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第14题:
()认为,水有三性:其一,“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其二,水“善下之”;其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
第15题:
翻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第16题: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问题:请将要翻译上文?
第17题:
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
第18题:
下列不属于“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观点是()
第19题:
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推己及人
居善地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