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 节能工作管理
问题:根据《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要求,到2017年,京津冀地区PM2.5浓度下降()。A、10%左右B、15%左右C、20%左右D、25%左右...
查看答案
问题:在中国的终端能源消耗中,工业占比约为三分之二。...
问题:工业文明的发展模式——先定发展目标,通过技术创新尽可能降低实现这一目标的生态代价。...
问题:1973年国家颁布的第一个综合性排放标准是《工业“三废”排放标准》。...
问题:中外建筑能耗巨大差别的原因主要有()。A、建筑通风的风机能耗B、运行时间/天C、空调系统结构D、空调系统的运行方式...
问题:下列关于雾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B、汽车尾气、工业排放、建筑扬尘、垃圾焚烧,甚至火山喷发等都能形成雾霾C、雾霾天气通常是多种污染源混合作用形成的D、只要物质富足,雾霾天气不会到影响人们的心情...
问题:根据2013-2015数据分析显示,长三角PM2.5重污染月份为()。A、1-2月B、4-5月C、7-8月D、11-12月...
问题: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A、尊重自然B、控制自然C、顺应自然D、保护自然...
问题: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采取的大气环境管理模式有()。A、浓度控制B、消烟除尘C、工业点源治理D、属地管理...
问题:20世纪的最后10年里,影响我国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物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总悬浮颗粒物D、氮化物...
问题:《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根据气象、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可以将已经产生、可能产生酸雨的地区或者其他二氧化硫污染严重的地区,划定为酸雨控制区或者()污染控制区,即“两控区”。A、二氧化氮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
问题:造成污染的主控因素,内因是气象,外因是排放。...
问题:PM2.5的特征表现为()。A、PM2.5浓度高B、浓度分布呈较强区域性C、PM2.5中二次成分比例持续增长D、重污染时段二次成分比例高...
问题:节能是减排的手段之一。...
问题:2012年10月国务院转发《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PM2.5列为重点控制对象。...
问题:污染源来源解析的主流方法包括受体模型法和()。A、源追踪模型+排放清单法B、源追踪模型+立体观测法C、数值模拟+排放清单法D、数值模拟+立体观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