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某商场被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原告某商场与案外人某开发公司经营部于1998年初,前往福建省石狮市购买各种牌号的旧进口彩电90台,而后私自运至某商场。在销售过程中,消费者以质量低价格高为由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区工商局经调查核实后,将尚未出售的26台彩电封存。1998年5月4日,区工商管理局对某商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没收非法所得及26台旧进口彩电。某商场对处罚不服,向市工商管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审查后,认为某商场私自销售旧进口彩色电视机违反了有关规定,应予处罚;但考虑到某商场由于进货

题目

原告:某商场 被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原告某商场与案外人某开发公司经营部于1998年初,前往福建省石狮市购买各种牌号的旧进口彩电90台,而后私自运至某商场。在销售过程中,消费者以质量低价格高为由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区工商局经调查核实后,将尚未出售的26台彩电封存。1998年5月4日,区工商管理局对某商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没收非法所得及26台旧进口彩电。某商场对处罚不服,向市工商管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审查后,认为某商场私自销售旧进口彩色电视机违反了有关规定,应予处罚;但考虑到某商场由于进货中曾经有关部门核准,某商品质量问题也不应由某商场全部承担,故变更处罚决定,除没收某商场的非法所得外,余下的26台旧进口彩电由有关部门强制收购处理。某商场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复议决定仍不服,遂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审理过程中,某商场的委托代理人认为,如维持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对本商场无论是经济及社会声誉方面均会带来不利影响。故请求法院进行调解,对行政机关做些工作,建议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 人民法院能否接受该调解请求?为什么?


相似考题
更多“原告:某商场 被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原告某商场与案外人某开发公司经营部于1998年初,前往福建省石狮市购买各种牌号的旧进口彩电90台,而后私自运至某商场。在销售过程中,消费者以质量低价格高为由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区工商局经调查核实后,将尚未出售的26台彩电封存。1998年5月4日,区工商管理局对某商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没收非法所得及26台旧进口彩电。某商场对处罚不服,向市工商管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审查后,认为某商场私自销售旧进口彩色电视机违反了有关规定,应予处罚;但考虑到某商场”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甲消费者从某乙商场购得丙厂家生产的彩电一台,某甲消费者在观看过程中发生爆炸,致使某甲消费者家中发生火灾,造成损失,经鉴定,此事故系产品缺陷。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A、因为是产品缺陷,某甲只能向丙厂家要求赔偿

    B、因为某甲跟某乙商场是买卖合同关系,只能向某乙商场要求赔偿

    C、某甲可以向某乙商场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丙厂家赔偿

    D、某丙商场赔偿后只能向其供货商要求赔偿,而不能向丙厂家赔偿


    参考答案:C

  • 第2题:

    某市工商局与市技术监督局在联合对某商场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商场出售假冒产品,联合对其作出罚款3000元的处罚决定。该商场不服,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市政府作出维持原处罚决定的复议决定,该商场仍不服,应向哪个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市中级人民法院

    B.工商局所在地新市区人民法院

    C.技术监督局所在地北市区人民法院

    D.市政府所在地南市区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B, C

  • 第3题:

    某商场为促销商品,在家电柜台贴出醒目标语: “本商场家电一律试用期 30 天,期满后 满意请付款。 ”李某于 5 月 10 日从该商场抱回一台彩电。期满后 李某退回该彩电,商场要求 支付使用费 100 元。为此双方发生纠纷。则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 )

    A. 李某应支付使用费,理由是不当得利

    B. 李某不支付使用费,理由是未约定使用费

    C. 李某应支付彩电平均寿命的使用费

    D. 李某是否支付使用费,须由他与商场抓阄决定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甲商场在电视上作广告,称该商场新到一批意大利聚酯漆家具,欢迎购买。消费者乙购买了一套家具后发现这些家具产于广州,遂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甲商场作出责令停止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甲商场不服,向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理由是其广告真实反映了商品特性,因为这批家具确实是使用了意大利进口聚酯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甲商场的广告使人误解,构成不正当竞争

    B.甲商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提起行政复议不当

    C.甲商场的广告并无虚假内容,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D.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其罚款的行政处罚缺乏法律依据


    参考答案:A
    解析:《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监督检查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主管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法第二十四条也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入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第5题:

    张某经甲市乙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租用一个店面经营百货。一日,该局的两名执法人员到张某店中征收管理费时,因没能很好地招待执法人员,两名执法人员即强行没收了张某的一台彩电。张某对查封商店的行为不服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如果甲市所属的某省没有特别规定,张某既可以向甲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复议,也可以向乙区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B.复议机关接到张某的复议申请后,应在H)日内进行审查
    C.复议机关应当责令某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返还张某的彩电
    D.两名执法人员的行为系滥用职权的行为

    答案:A,C,D
    解析:
    。考查行政复议机关、申请与决定。《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24条规定,申请人对经国务院批准实行省以下垂直领导的部门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选择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省、自治区、直辖市另有规定的,依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办理。故A项的说法正确。根据《行政复议法》第17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故B项的说法错误。C项的说法符合《行政复议法》第29条的规定。两位执法人员因没有得到好的招待,就采取措施,属于滥用职权。

  • 第6题:

    某商场在电视上作广告,称该商场到货一批意大利聚酯漆家具,欢迎购买。消费者周某购买了一套家具后发现这些家具产于广州,遂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该商场作出责令停止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该商场不服,向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理由是其广告真实地反映了商品特性,因为这批家具确实是使用了意大利进口聚酯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哪项?

    • A、该商场的广告并无虚假内容,不构成不正当竞争
    • B、该商场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提起行政复议不当
    • C、该商场的广告易使人误解,构成不正当竞争
    • D、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其罚款的行政处罚缺乏法律依据

    正确答案:C

  • 第7题:

    某市人民法院从商场购买办公用品,商场将办公用品送至法院,市人民法院发现办公用品为次品,要求商场退货,商场迟迟不予退货。于是,市人民法院向市消费者协会投诉,消费者协会查证属实后,向县工商局反映,县工商对商场作出责令退货与罚款的决定。在这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管理相对人为()

    • A、市人民法院
    • B、商场
    • C、消费者协会
    • D、县工商局

    正确答案:A,B

  • 第8题:

    工商部门在查处某商场销售冒牌冰柜时,该商场提供了进货合同和供应商名称,对此工商部门()。

    • A、可以对该商场予以处罚
    • B、因为该商场提供了合法取得证明和供货人不应予以处罚
    • C、应当对该商场予以处罚并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
    • D、应当对该商场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D

  • 第9题:

    2004年4月23日,消费者陈某在某商场超市购买两袋散装肉馅,交款时因售货员发现其中一袋上面没有价签,商场保安怀疑陈某有偷盗行为。陈某称自己根本没有注意到没有价签,可能是售货员忘记贴了或者粘贴不牢无意中脱落。保安不听陈某的解释,竟对其实施恐吓、侮辱行为,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达两个小时。陈某于是向某市工商局申诉,并要求工商部门对该商场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某市工商局经立案调查,认定陈某所述情况属实,商场的行为构成违法。该商场的行为是否应当受到行政处罚?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该商场无端怀疑陈某有偷盗行为,并对陈某实施恐吓、侮辱行为,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达两个小时,是较为严重的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和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罚,其法律依据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条之规定。根据该条规定,某市工商局可以对该商场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 第10题:

    某商场与某公司订立买卖合同,双方约定某商场从某公司进货100件,分期履行,在某公司全部发货后,某商场一次结清货款。某公司按约向某商场发货40件后,某商场提出该货的价格过高不易出售,要求降低价格,某公司同意。该合同的总价款应当以降低后的每件商品的价格计算。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多选题
    某商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独家代理销售某厂家彩电,约定由厂家按照商场的销售量进行返利。2012年5月向彩电厂购进电视机取得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额420万元;当月按平价全部销售,月末彩电厂向该商场支付返利247万元。该商场平销返利业务的处理符合有关规定的有(  )。
    A

    商场应按420万元确认销项税额

    B

    商场应按424.8万元计算销项税额

    C

    商场当月应抵扣的进项税额为384.11万元

    D

    商场当月应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9.7万元

    E

    商场当月应纳增值税税额为35.89万元


    正确答案: B,C
    解析:
    税法规定,平销返利的返利收入应冲减进项税额。则商场的销项税额为420万元。进项税额=420-247÷(1+17%)×17%=384.11(万元),该业务应纳增值税=420-384.11=35.89(万元)。

  • 第12题:

    问答题
    某市某商场为了推销长虹彩电,于2001年3月21日,在门前张贴海报:“自3月21日起购本商场25英寸平面直角长虹彩电一台,赠价值350元捷安特自行车一辆”。该商场在销售此款彩电时,每台售价为1998元。而消费者在该商场购买了售价为1998元的彩电后,发现其他商场同种品牌同种型号的彩电标价仅为1500元,遂于2001年6月2日向该市工商局投诉该商场的欺诈行为。工商机关受理投诉后,经会同物价等有关部门,及对同期市场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彩电进行调查后认定:2001年3月至6月份同期当地市场25英寸平面直角长虹彩电的市场售价为1500元至1520元。该商场的销售价格远高于同期市场同类商品的售价。试分析:该商场的上述行为是否合法,如不合法,是什么性质的行为,工商机关可否依据有关法律对其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 该商场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价格远高于同期市场的同型号长虹彩电,其行为构成了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三条第(二)项的规定的“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工商机关应依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责令该商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可以根据情节对其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和市消费者协会在对该市化妆品市场进行联合检查的过程中,认为某百货商场的某名牌化妆品是假冒伪劣产品,于是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共同署名对该百货商场作出罚款、销毁剩余商品的处理决定,并于当日将价值10万元的化妆品予以销毁。该百货商场不服,向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则在本案中赔偿义务机关应该是( )

    A.市工商局和市消协不承担责任

    B.市工商局和市消协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C.市工商局,但是市消协为第三人,二者承担连带责任

    D.该百货商场应当首先向上级工商局申请复议


    正确答案:C
    本题考查的是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本案中,原告未向上级工商局申请复议而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是否合法?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当事人对此种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而对于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共同署名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造成损害的,在确定赔偿义务机关时,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的补充规定精神,应该以共同署名中的行政机关为被告,非行政机关不能当被告而只是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但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市消协”是社会团体,不是“机关”。

  • 第14题:

    某商场采取以旧换新方式销售彩电,本月收取不含税销售额160000元(已扣除收购旧彩电支付的款项20000元),该商场本月以旧换新业务的销项税额为( )。[(160000+20000)×17%]

    A.30600

    B.23800

    C.0

    D.27200


    参考答案:A 

  • 第15题:

    男,42岁,某村党支部书记.该村有两户村民的羊被盗,他们怀疑是本村两名村民所为,便报告给村党支部书记郭某.郭某命治保主任把其中的一名村民叫到村部询问,并派人向乡里报告.当晚,郭某对这名村民辱骂,踢打,刑讯逼供,这个村民交待了偷羊的过程.为追查其他户失羊的事,又将这个村民捆绑起来,威胁说:不老实就把你吊到梁上去!时已深夜,郭某见这个村民不承认再有偷羊的事,便将他锁在小屋里.次日,郭某与支部副书记提绳持棍对这名村民再次威胁逼供,但该村民仍不承认再有偷羊的事,于是继续被关在磨房内.下午2时,这个村民自缢身亡.当地法院依法追究了郭某的刑事责任.

    问:郭某违反了宪法的哪些规定

    2.原告某商行与案外人某开发公司经营部于1998年初,前往福建省石狮市购买各种牌号的旧进口彩电90台,而后私自运至某商行销售.在销售过程中消费者以质量低物价高为由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工商局经调查核实后,将尚未出售的26台彩电封存.1998年5月4日,区工商管理局对某商行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没收非法所得及26台旧进口彩电.某商行对处罚不服,向市工商管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审查后,认为某商行私自销售旧进口彩色电视机违反了有关规定,应予处罚;但考虑到某商行由于进货中曾经有关部门核准,其商品质量问题也不应由某商行全部承担,故变更处罚决定,除没收某商行的非法所得外,余下的26台旧进口彩电由有关部门强制收购处理.某商行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复议决定仍不服,遂向人民法院起诉.在审理过程中,某商行的委托代理人认为,如维持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对本商行无论是经济及社会声誉方面均会带来不利影响.故请求法院进行调解,对行政机关做些工作,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

    问:人民法院能否接受该调解请求,为什么


    正确答案:
    1.【答案要点】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郭某违反了上述规定,因而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2.【答题要点】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行政诉讼的被告是国家机关,即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权体现着国家意志,任何机关或个人均不能进行转让,放弃,即无权处理和处分.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只能处分某些诉讼上的权利,如果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不能超越代理权限处分实体权利.既然被告无权处分实体权利,调解也就没有存在可能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主要是就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如果进行调解,不仅有损于国家法律的严肃性,而且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案件反映的是一种纵向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它不同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存在争议双方的相互让步来协商解决行政管理上的问题.因此,行政案件的审理不适用调解结案的方式.人民法院只能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判.但就行政案件中的有关赔偿部分,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及诉讼双方的意向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人民法院应出具行政赔偿调解书.

  • 第16题:

    甲商场在电视上做广告,称该商场新到一批意大利聚酯漆家具,欢迎购买。消费者乙购买了一套家具后发现这些家具产于广州,遂向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工商行政管理局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对甲商场作出责令停止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罚款l万元的行政处罚。甲商场不服,向上一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出行政复议,理由是其广告真实反映了商品特性,因为这批家具确实是使用了意大利进口聚酯漆。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参考答案:A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监督检查部门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第17题: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对监督检查部门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主管机关申请复议。某区工商局以某商场有奖销售违法为由给予5万元罚款。该商场不服申请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商场的复议申请期限为15日
    B:该商场的复议申请期限为60日
    C:该商场因不可抗力不能申请复议的,复议申请期限从能够申请复议时起重新计算
    D:该商场只能向市工商局申请复议

    答案:B
    解析:
    《行政复议法》第42条规定:“本法施行前公布的法律有关行政复议的规定与本法的规定不一致的,以本法的规定为准。”据此,《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行政复议的规定与《行政复议法》不一致的,应当以《行政复议法》为准。《行政复议法》第9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据此,单行法律规定的复议申请期限少于60日的,该规定无效,仍应当是60日。故A项错误,B项正确。《行政复议法》第9条第2款规定:“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据此,C项“重新计算”的说法错误,应当是“继续计算”。工商局属于双重领导的部门。《行政复议法》第12条第1款规定:“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据此,本案的复议机关可以是市工商局,也可以是区政府,故D项错误。

  • 第18题:

    2006年3月20日,某县工商局接到消费者陈某举报,称在某商场购买的某品牌电池涉嫌劣质产品,请求工商部门查处,同时要求该商场赔偿损失。某县工商局依法进行了立案调查。经查证,该商场共购进同一批次的电池8000节,总货值金额6440元,已售出200节,违法所得40元。该批次电池经按GB/T7112-1998检验为不合格产品。该商场的行为违反了哪部法律的有关规定,应如何定性?某县工商局应如何处罚?


    正确答案:该商场的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应定性为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的行为。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之规定,某县工商局对该商场应作出如下处罚: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即未销出的不合格电池7800节;处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即3220元以上19320元以下的罚款;没收违法所得40元。

  • 第19题:

    个体户吴某因屡次销售过期食品被工商行政管理局发现后,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其作出了吊销营业许可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吴某不服,申请行政复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告知吴某有申请听证的权利
    • B、吴某应当在工商行政管理局告知听证权利后3日内提出听证申请
    • C、吴某申请行政复议不影响行政处罚决定的执行
    • D、由于吴某申请行政复议,所以该处罚决定停止执行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某市工商局与市技术监督局在联合对某商场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商场出售假冒产品,联合对其作出罚款3000元的处罚决定。该商场不服,向市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市政府作出维持原处罚决定的复议决定,该商场仍不服,应向哪个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 A、市中级人民法院
    • B、工商局所在地新市区人民法院
    • C、技术监督局所在地北市区人民法院
    • D、市政府所在地南市区人民法院

    正确答案:B,C

  • 第21题:

    原告:某商场 被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原告某商场与案外人某开发公司经营部于1998年初,前往福建省石狮市购买各种牌号的旧进口彩电90台,而后私自运至某商场。在销售过程中,消费者以质量低价格高为由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区工商局经调查核实后,将尚未出售的26台彩电封存。 1998年5月4日,区工商管理局对某商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没收非法所得及26台旧进口彩电。某商场对处罚不服,向市工商管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审查后,认为某商场私自销售旧进口彩色电视机违反了有关规定,应予处罚;但考虑到某商场由于进货中曾经有关部门核准,某商品质量问题也不应由某商场全部承担,故变更处罚决定,除没收某商场的非法所得外,余下的26台旧进口彩电由有关部门强制收购处理。 某商场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复议决定仍不服,遂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审理过程中,某商场的委托代理人认为,如维持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对本商场无论是经济及社会声誉方面均会带来不利影响。故请求法院进行调解,对行政机关做些工作,建议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 人民法院能否接受该调解请求?为什么?


    正确答案: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行政诉讼的被告是国家机关,即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权体现着国家意志,任何机关或个人均不得进行转让、放弃,即无权处理和处分。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只能处分某些诉讼上的权利,如果委托代理人为诉讼,不能超越权限处分实体权利。既然被告无权处分实体权利,调解也就没有存在可能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主要是就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如果进行调解,不仅有损于国家法律的严肃性,而且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案件反映的是一种纵向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它不同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存在争议双方的相互让步来协商解决行政管理上的问题。因此,行政案件的审理不适用调解结案的方式。人民法院只能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判。但就行政案件中的有关行政赔偿部分,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及诉讼双方的要求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人民法院应出具行政赔偿调解书

  • 第22题:

    问答题
    2004年4月23日,消费者陈某在某商场超市购买两袋散装肉馅,交款时因售货员发现其中一袋上面没有价签,商场保安怀疑陈某有偷盗行为。陈某称自己根本没有注意到没有价签,可能是售货员忘记贴了或者粘贴不牢无意中脱落。保安不听陈某的解释,竟对其实施恐吓、侮辱行为,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达两个小时。陈某于是向某市工商局申诉,并要求工商部门对该商场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某市工商局经立案调查,认定陈某所述情况属实,商场的行为构成违法。商场的行为侵害了陈某的哪些权利,陈某要求商场赔礼道歉的主张是否应当得到支持?商场应对陈某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 商场的行为侵害了陈某的人格尊严,并且侵犯了陈某的人身自由。陈某要求商场赔礼道歉的主张于法有据,应该得到支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商场应当对陈某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工商部门在查处某商场销售冒牌冰柜时,该商场提供了进货合同和供应商名称,对此工商部门()。
    A

    可以对该商场予以处罚

    B

    因为该商场提供了合法取得证明和供货人不应予以处罚

    C

    应当对该商场予以处罚并责令其承担赔偿责任

    D

    应当对该商场予以处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原告:某商场 被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原告某商场与案外人某开发公司经营部于1998年初,前往福建省石狮市购买各种牌号的旧进口彩电90台,而后私自运至某商场。在销售过程中,消费者以质量低价格高为由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反映。区工商局经调查核实后,将尚未出售的26台彩电封存。 1998年5月4日,区工商管理局对某商场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没收非法所得及26台旧进口彩电。某商场对处罚不服,向市工商管理局申请复议。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审查后,认为某商场私自销售旧进口彩色电视机违反了有关规定,应予处罚;但考虑到某商场由于进货中曾经有关部门核准,某商品质量问题也不应由某商场全部承担,故变更处罚决定,除没收某商场的非法所得外,余下的26台旧进口彩电由有关部门强制收购处理。 某商场对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复议决定仍不服,遂向人民法院起诉。 在审理过程中,某商场的委托代理人认为,如维持行政机关的处罚决定,对本商场无论是经济及社会声誉方面均会带来不利影响。故请求法院进行调解,对行政机关做些工作,建议不予处罚或减轻处罚。 人民法院能否接受该调解请求?为什么?

    正确答案: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行政诉讼的被告是国家机关,即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权体现着国家意志,任何机关或个人均不得进行转让、放弃,即无权处理和处分。在行政诉讼中,被告只能处分某些诉讼上的权利,如果委托代理人为诉讼,不能超越权限处分实体权利。既然被告无权处分实体权利,调解也就没有存在可能了。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时,主要是就国家行政机关所实施的行政处罚决定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如果进行调解,不仅有损于国家法律的严肃性,而且会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行政案件反映的是一种纵向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法律关系,它不同于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不存在争议双方的相互让步来协商解决行政管理上的问题。因此,行政案件的审理不适用调解结案的方式。人民法院只能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裁判。但就行政案件中的有关行政赔偿部分,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及诉讼双方的要求进行调解。如调解成功,人民法院应出具行政赔偿调解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