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孔子区分了“君子儒”与“小人儒”,赋予了“儒”以崭新的意义与使命。
第2题:
子曰:“君子道者三”,孔子指的是()。
第3题: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的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守中庸之道。
第4题:
使孔子成为一个教育家的是什么?()
第5题:
义利之辩是我国古代伦理学上争论激烈的一个问题,争论的实质是把什么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下列主张以“利”作为判断事物价值标准的是()
第6题:
杜甫具有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人格高贵与美,由此而形成杜诗风格的()。
第7题: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仓廉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第8题:
非生产性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第9题:
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古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古代教育脱离生产劳动
古代教育形式简单
第10题:
孔子对“君子”和“小人”有很多论述,下面哪个不属于孔子所说的“君子”?()
第11题:
樊迟曾向孔子学稼,“稼”指的是种庄稼。
第12题: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其中孔子称樊迟为“小人”,意思就是说樊迟缺乏德行。
第13题:
“子张学干禄”,孔子的回答是()。
第14题:
“君子忧道不忧贫”,故孔子把请学稼、学圃的樊迟视为“小人”。这反映了()
第15题:
下列话语与“弘扬人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最不相符的是()
第16题:
对
错
第17题:
对
错
第1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