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均值
B标准差
C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均值和标准差
第1题:
正态均值法需要计算患者数据的( )
A、均值
B、标准差
C、标准误
D、变异系数
E、均值和标准差
第2题:
以下情况可以用Z统计量检验的有( )。
A总体均值的检验,小样本
B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小样本,方差未知
C大样本总体均值的检验
D正态总体方差的检验
第3题:
对正态总体参数的估计描述正确的是( )。
A.正态均值μ的无偏估计有两个,一个是样本均值的估计,另一个是样本中位数的估计,即
B.对正态均值μ来说,样本均值总比样本中位数更有效,应舍去样本中位数
C.在实际过程中,应优先选用样本均值去估计正态均值μ。但有时在现场,为了简便快捷,选用样本中位数去估计正态均值μ也是有的
D.正态方差σ2的无偏估计常用的只有一个,就是样本方差S2
E.正态方差σ2的无偏估计常用的只有一个,就是样本方差X2
第4题:
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若被考察因素对试验结果没有显著的影响,即各正态总体均值相等,则试验数据的波动完全由()引起;若因素有明显的效应,即各正态总体的均值不全部相等,则表明试验数据的波动除了随机误差的影响外,还包括()的影响。
第5题:
广泛用于自动血液学细胞计数的联机监测的是()
第6题:
当均值大于众数时称为正偏态
第7题:
以下关于正态分配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8题:
若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将导致右偏的部分极端数据剔除,使数据分布呈对称分布
采用倒数转换,使数据满足正态性要求
采用Box-Cox转换,使数据满足正态性要求
检查是否是由于异常因素导致的非正态,如果是,则应在消除异常因素后重新收集数据,否则,可以采用数据的正态性转换方法进行转换
第11题:
标准差σ
均值μ
μ+σ
μ+2σ
第12题:
众数判断法
酸碱平衡法
正态均值法
阴离子隙法
移动均值法
第13题:
正态概率纸可以用来( )。
A.估计正态分布的均值
B.判断数据是否来自二项分布的总体
C.估计正态分布的方差
D.判断数据是否来自正态分布的总体
E.估计正态分布的标准
第14题:
A.对数据进行Johnson变换
B.计算数据的分位数,用非参数方法计算能力指数
C.把非正态数据按照正态数据的方法进行计算
D.对数据进行Box-Cox变换
第15题:
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
第16题:
μ代表的是()
第17题:
大样本资料,估计总体率的置信区间可用()
第18题:
以下问题可以用Z检验的有()。
第19题:
在采用市场交易资料评估基准地价的过程中,需要对样点数据进行检验。对此,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第20题:
正态总体均值,表示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
数据的平均值
正态总体标准差,表示数据分布的离散程度
数据的极差
第21题:
进行检验的资料必须代表各连续变量
主要运用于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和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之差的检验
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
总体方差未知,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公式。
第22题:
均值
标准差
标准误
变异系数
均值和标准差
第23题:
均值、方差法和f检验法是对样点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的基本方法
对不同交易方式计算的样点地价,可以不进行同一性检验
基准地价确定时,要求样点总体呈正态或正偏态分布
在进行样点总体一致性检验时,需要结合样点数据总体分布类型选择相应的检验方法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