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翻译: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第2题: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第3题:
“则”字的意义: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不入,则子继之()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第4题:
下列哪个句子中的“之”与其他三句中的词性不同?()
第5题: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解释之。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辨析下列句子中带括号的字的语法现象。 晋霛公不(君)。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不入,则子继(之)。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 (食)之,舍其半。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慼”,其(我之谓)矣。
第14题:
“而”字的意义: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问其故而患之()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三进及溜,而后视之()稽首而对曰()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第15题:
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续也。”
第16题:
辨析带括号的“之”字在文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杀(之),寘诸畚/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岂惟群臣赖(之)/惟仲山甫补(之)。
第17题: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第18题:
成败之机,在乎今日。
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其孰能讥之乎?
之二虫,又何知?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