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对比一般有关矿产资源的报道,分析《陕北有煤海》一文绘声绘色、形象生动的写作特色?
一般来说,有关矿产资源的报道容易写得较为枯燥,往往是大量空洞的概念套用一大堆数字,缺乏形象、感人的内容,可读性差。
《陕北有煤海》这则新闻的主要特色是:用对现场情景的描述代替抽象概括的叙述,突出形象化的东西,用大量极富现场感的画面和事实描述经济现象,让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主要表现在:
(1)对煤海景观的描写:如“我们随着记者走进了煤的海洋”,看到了许多“农户门前屋后堆放着煤”和用煤块垒成的院墙、猪圈、厕所、河床下大片平坦的煤田,看到了裸露在河谷地带的煤层“比两层楼还高”……用具体形象的画面展现煤海储量丰富。
(2)对人的活动的描写:如说当地人“切豆腐”一样的采煤情景,如当地人逢年过节点燃堆起的煤堆,围绕煤火谈笑玩耍的情景……人景交融,形象地展示煤海储量丰富。
略
第2题:
《奏孝子刘敦儒状》中,“或冻于积雪之下,或曝于赫日之中”之“积雪”、“赫日”在修辞上属于()。格。
第3题:
朱敦儒的《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中写道:“要听琵琶,重院莺啼觅谢家。”其中的“谢家”是指谁?
第4题:
《奏孝子刘敦儒状》中,“蒸蒸不匮”一语所用之修辞手段是()。
第5题:
分析《奏孝子刘敦儒状》一文之写作特色。
第6题:
“淮海、小山,古之伤心人也”,这里提及的两位词人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秦观、周邦彦
朱敦儒、晏几道
周邦彦、朱敦儒
秦观、晏几道
第13题:
朱敦儒词早年以()为主,中年以()为特色,晚年以清疏晓畅见长。
第14题:
略谈朱敦儒《好事近》一词的特色。
第15题:
下列作家属于辛派词人的有()
第16题:
试述《除肉刑制》一文的写作意义及其特色。
第17题:
分析《霍光等请皇太后废昌邑王帝位奏》一文的写作特色。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