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最近几年,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正在考虑通过筹资扩大产能。2018年,公司长期债务10000万元,年利率6%,流通在外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无优先股。资料一:A、B、C三种产品都需要通过一台关键设备加工,该设备是公司的关键限制资源。年加工能力2500小时。假设A、B、C三种产品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年初年末无存货,预计2019年A、B、C三种产品的市场正常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19年初拟新增一台与关键限制资

题目
(2018年)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最近几年,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正在考虑通过筹资扩大产能。2018年,公司长期债务10000万元,年利率6%,流通在外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无优先股。
  资料一:A、B、C三种产品都需要通过一台关键设备加工,该设备是公司的关键限制资源。年加工能力2500小时。假设A、B、C三种产品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年初年末无存货,预计2019年A、B、C三种产品的市场正常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19年初拟新增一台与关键限制资源相同的设备,需要筹集10000万元。该设备新增年固定成本600万元,原固定成本总额1000万元照常发生,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平价发行优先股筹资6000万元,面值100元,票面股息率10%;按每份市价1250元发行债券筹资4000万元,期限10年,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9%。
  方案2:平价发行优先股筹资6000万元,面值100元,票面股息率10%;按每份市价10元发行普通股筹资4000万元。
  资料三:新增关键设备到位后,假设A产品尚有市场空间,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剩余产能不能转移,公司拟花费200万元进行广告宣传,通过扩大A产品的销量实现剩余产能的充分利用。
  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根据资料一,为有效利用现有的一台关键设备,计算公司A、B、C三种产品的生产安排优先顺序和产量,在该生产安排下,公司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各是多少?
  (2)根据资料二,采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计算两个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并判断公司应选择哪一个筹资方案。在该筹资方案下,公司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每股收益各是多少?
  (3)结合要求(1)、(2)的结果,需要说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资料三,计算并判断公司是否应利用该剩余产能。


相似考题
更多“(2018年)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最近几年,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正在考虑通过筹资扩大产能。2018年,公司长期债务10000万元,年利率6%,流通在外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无优先股。 ”相关问题
  • 第1题:

    ABC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目前拥有资金2 500万元,资金来源有两个方面:权益资金,发行在外普通股总股数50万股;债务资金,发行债券l 000万元,平均年利率8%。

    资料二:公司主营A产品,目前的销量为10万件,单价为4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0元,固定成本为40万元。

    该公司准备扩大生产规模,预计需要新增投资1 000万元,投资所需资金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发行债券l 000万元,年利率l0%;方案二:发行普通股股票8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25元,同时发行优先股200万元,股息率12%。

    预计扩大生产能力后,固定成本会增加s2万元,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相等时的销量水平。

    (2)若预计扩大生产能力后公司销量会增加4万件,不考虑风险因素,确定该公司最佳的筹资方案。


    正确答案:
    (1)企业目前的利息=1000×8%=80(万元)企业目前的股数=50万股追加债券筹资后的总利息=80+1000×10%=180(万元)追加股票筹资后的股数=50+800/25=82(万股)追加股票筹资后的优先股股息=200×12%=24(万元)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EBIT=286.25(万元)设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水平为X则:(45—20)x一(40+52)=286.25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水平=15.13(万件)(2)追加投资后的总销量=10+4=14(万件),方案一的每股收益=【(45—20)×14一(40+52)一1801×(1—25%)/50=1.17(元)方案二的每股收益=【(45-20)×14-(40+52)一80】×(1—25%)一24}/82=1.34(元)由于方案二的每股收益大于方案一,所以应采用方案二。

  • 第2题:

    案例一
    (一)资料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2017年销售收入为12000万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万元,变动成本总额为7000万元。甲公司2017年末负债和股东权益总额为10000万元,其中:负债(均为银行存款)总额为4000万元,利息率为5%。股东权益总额为60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75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8元。
    2018年甲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拟增加筹资4000万元,增加筹资后2018年预计息税前利润为3000万元。现有以下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按面值平价发行公司债券筹资4000万元,债券┅┅,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偿付本金。
    方案二:发行普通股5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为8元。
    假设以上两种筹资方案均不考虑筹资费用。甲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甲公司2017年的边际贡献总额为( )。

    A.1800万元
    B.2000万元
    C.5000万元
    D.9000万元

    答案:C
    解析:
    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总额=12000-7000=5000

  • 第3题:

    (2017年)甲公司2016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8000万股,优先股500万股;2016年6月30日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2016年末股东权益合计35000万元,优先股每股清算价值10元,无拖欠的累积优先股股息。2016年末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12元,市净率是()。

    A.2.8
    B.4.8
    C.4
    D.5

    答案:B
    解析:
    普通股股东权益=35000-500×10=30000(万元),每股净资产=30000/(8000+4000)=2.5(元/股),市净率=12/2.5=4.8。

  • 第4题:

    甲公司2019年净利润为2500万元,2019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8000万股,2019年6月30日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优先股为500万股,优先股股息为每股1元。如果2019年普通股的每股市价为12元,甲公司的市盈率为()。

    A.40
    B.60
    C.56
    D.50

    答案:B
    解析:
    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 =8000+4000× 6/12=10000(万股)
    每股收益 =(净利润 -优先股股利)÷流通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 2500-500× 1)÷ 10000=0.2(元 /股)
    市盈率 =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12÷ 0.2=60。

  • 第5题:

    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生产A、B、C三种产品。最近几年,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正在考虑通过筹资扩大产能。2018年,公司长期债务10000万元,年利率6%;流通在外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无优先股。
    资料一:A、B、C三种产品都需要通过一台关键设备加工,该设备是公司的约束资源,年加工能力2500小时。假设A、B、C三种产品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年初年末无存货。预计2019年A、B、C三种产品的市场正常销量及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二: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19年初拟新增一台与资源相同的设备,需要筹集10000万元。该设备新增年固定成本600万元,原固定成本总额1000万元照常发生。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平价发行优先股筹资6000万元,面值100元,票面股息率10%;按每份市价1250元发行债券筹资4000万元,期限10年,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9%。
    方案2:平价发行优先股筹资6000万元,面值100元,票面股息率10%;按每份市价10元发行普通股筹资4000万元。
    资料三:新增关键设备到位后,假设A产品尚有市场空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且剩余产能不能转移,公司拟花费200万元进行广告宣传,通过扩大A产品的销量实现剩余产能的充分利用。
    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根据资料一,为有效利用现有的一台关键设备,计算公司A、B、C三种产品的生产安排优先顺序和产量。在该生产安排下,公司的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各是多少?
    (2)根据资料二,采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计算两种筹资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并判断公司应选择哪一种筹资方案。在该筹资方案下,公司的经营杠杆、财务杠杆、每股收益各是多少?
    (3)结合要求(1)、(2)的结果,简要说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4)根据资料三,计算并判断公司是否应利用该剩余产能。


    答案:
    解析:
    (1)A、B、C三种产品对关键设备加工能力的总需求(400×1+600×2+1000×2.5=4100小时)>加工能力的总供给(2500小时),需要根据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进行排产。
    ①A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2-1.2)/1=0.8(万元)
    B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4-1.6)/2=1.2(万元)
    C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6-3.5)/2.5=1(万元)
    B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C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A产品单位约束资源边际贡献,因此应先安排生产B产品,其次是C产品,最后生产A产品。
    因为假设A、B、C三种产品当年生产当年销售。年初年末无存货,所以B产品的产量=销售量=600(件),C产品的产量=(2500-600×2)/2.5=520(件),没有剩余加工能力,因此不生产A产品。
    ②边际贡献=(4-1.6)×600+(6-3.5)×520=2740(万元)
    息税前利润=2740-1000=1740(万元)
    税前利润=1740-10000×6%=114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2740/1740=1.57
    财务杠杆系数=1740/1140=1.53
    (2)①[(EBIT-10000×6%-4000/1250×1000×9%)×(1-25%)-6000×10%]/1000=[(EBIT-10000×6%)×(1-25%)-6000×10%]/(1000+4000/10)
    解得:EBIT=2408(万元)
    预计息税前利润=(2-1.2)×400+(4-1.6)×600+(6-3.5)×1000-1000-600=2660(万元)
    因为预计息税前利润2660万元大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2408万元,所以应该选择财务杠杆大的方案1进行筹资。
    ②边际贡献=预计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2660+1000+600=4260(万元)
    归属于普通股的税前利润=2660-10000×6%-4000/1250×1000×9%-6000×10%/(1-25%)=972(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4260/2660=1.6
    财务杠杆系数=2660/972=2.74
    每股收益=[(2660-10000×6%-4000/1250×1000×9%)×(1-25%)-6000×10%]/1000=0.73(元)
    (3)固定成本是引发经营杠杆效应的根源(或,企业销售量水平与盈亏平衡点的相对位置决定了经营杠杆的大小;或,经营杠杆的大小是由固定经营成本和息税前利润共同决定的),本题中主要是因为固定成本增加,导致经营杠杆变大。
    固定融资成本是引发财务杠杆效应的根源(或,息税前利润与固定融资成本的相对水平决定了财务杠杆的大小;或,财务杠杆的大小是由固定融资成本和息税前利润共同决定的),本题中主要是因为财务费用(或,利息费用、优先股股利)增加,导致财务杠杆变大。
    (4)因为公司2019年年初拟新增一台与约束资源相同的设备,所以年加工能力5000小时,按照市场正常销量生产后剩余的产能=5000-400×1-600×2-1000×2.5=900(小时)
    该剩余产能可以生产的A产品产量=900/1=900(件)
    息税前利润=900×(2-1.2)-200=520(万元)
    息税前利润大于0,因此应利用该剩余产能。

  • 第6题:

    甲公司 2016 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 8000 万股,优先股 500 万股;2016 年 6 月 30 日增发普通股 4000 万股。2016 年末股东权益合计 35000 万元,优先股每股清算价值 10 元,无拖欠的累积优先股股息。2016 年末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 12 元,市净率是( )。


    A.2.8

    B.4.8

    C.4

    D.5

    答案:B
    解析:
    普 通 股 股 东 权 益 =35000-500 × 10=30000 ( 万 元 ), 市 净 率 =12/[30000/(8000+4000)]=4.8。

    本题考查:市价比率

  • 第7题:

    甲公司2019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9000万股,优先股500万股。2019年5月30日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2019年末股东权益合计30000万元,优先股每股清算价值8元,无拖欠的累积优先股股息。2019年末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10元,市净率是(  )。

    A.2.8
    B.4.8
    C.4
    D.5

    答案:D
    解析:
    普通股股东权益=30000-500×8=26000(万元),市净率=10/[26000/(9000+4000)]=5。

  • 第8题:

    ABC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甲产品的上市公司,目前拥有资金1000万元,其中,普通股75万股,每股价格8元;债券400万元,年利率8%;目前的销量为24万件,单价为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固定成本为100万元。该公司准备扩大生产规模,预计需要新增投资800万元,投资所需资金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发行债券800万元,年利率10%;
    方案二:发行普通股股票8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16元。
    预计扩大生产能力后,固定成本会增加82万元(不包括利息费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相等时的销量水平;
    (2)若预计扩大生产能力后企业销量会增加16万件,不考虑风险因素,确定该公司最佳的筹资方案。


    答案:
    解析:
    (1)企业目前的利息=400×8%=32(万元)
    企业目前的股数=75万股
    追加债券筹资后的总利息=32+800×10%=112(万元)
    追加股票筹资后的股数=75+800/16=125(万股)



    设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水平为X,
    则:(25-10)X-(100+82)=232
    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水平=27.6(万件)
    (2)追加投资后的总销量=24+16=40(万件),由于高于无差别点(27.6万件),所以应采用财务杠杆效应较大的负债筹资方式即方案一。

  • 第9题:

    某公司是一家生产经营A产品的上市公司,目前拥有资金1200万元,其中,普通股90万股,每股价格8元;债券480万元,年利率8%;目前的销量为29万件,单价为25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固定成本为100万元(不包括利息费用)。该公司准备扩大生产规模,预计需要新增投资960万元,投资所需资金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发行债券筹资960万元,年利率10%;
    方案二:发行普通股股票筹资96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16元。预计第一年的每股股利是1.2元,股利增长率是8%。
    预计扩大生产能力后,固定成本会增加98.4万元(不包括利息费用),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两方案均不考虑筹资费率。
    要求:
    (1)计算两个方案的资本成本(债券筹资按照一般模式计算);
    (2)计算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相等时的销售量水平;
    (3)若预计扩大生产能力后企业销量会增加19万件,不考虑风险因素,确定该公司最佳的筹资方案。


    答案:
    解析:
    (1)债券的资本成本=10%×(1-25%)=7.5%
    股票的资本成本=1.2/16+8%=15.5%
    (2)企业目前的利息=480×8%=38.4(万元)
    企业目前的股数=90万股
    追加债券筹资后的总利息=38.4+960×10%=134.4(万元)
    追加股票筹资后的股数=90+960/16=150(万股)
    设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售量水平为X,
    则:



    两种筹资方案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销量水平=31.79(万件)
    (3)追加投资后的总销量=29+19=48(万件),由于高于无差别点(31.79万件),所以应采用财务杠杆效应较大的负债筹资方式即方案一。

  • 第10题:

    某公司原有资本1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400万元(每年负担利息30万元),普通股资本600万元(发行普通股12万股,每股面值5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由于扩大业务,需追加筹资300万元,其筹资方式有三个:一是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6万股,每股面值50元;二是全部按面值发行债券:债券利率为10%;三是发行优先股300万元,股息率为12%。分别计算普通股筹资与债券筹资以及普通股筹资与优先股筹资每股利润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


    正确答案: 普通股筹资与债券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EBIT-30)×(1-30%)/(12+6)=(EBIT-30-300×10%)×(1-30%)/12EBIT=120(万元)普通股筹资与优先股筹资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
    (EBIT-30)×(1-30%)/(12+6)=[(EBIT-30)×(1-30%)-300×12%]/12EBIT=184.29(万元)

  • 第11题:

    问答题
    某公司原有资本1000万元,其中债务资本400万元(每年负担利息30万元),普通股资本600万元(发行普通股12万股,每股面值50元),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由于扩大业务,需追加筹资300万元,其筹资方式有三个:一是全部发行普通股:增发6万股,每股面值50元;二是全部按面值发行债券:债券利率为10%;三是发行优先股300万元,股息率为12%。假设扩大业务后的息税前利润为300万元,确定公司应当采用哪种筹资方式(不考虑风险)。

    正确答案: 扩大业务后各种筹资方式的每股利润分别为:增发普通股:每股利润=(300-30)×(1-30%)/(12+6)=10.5(元/股)增发债券:每股利润=(300-30-300×10%)×(1-30%)/12=14(元/股)发行优先股:每股利润=[(300-30)×(1-30%)-300×12%]/12=12.75(元/股)因为增发债券的每股利润最大,所以企业应当选择债券筹资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甲公司2018年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6000万股,优先股1000万股;2018年6月30日增发普通股3000万股。2018年年末股东权益合计42000万元,每股优先股股东权益8元,无拖欠的累积优先股股息。2018年年末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15元,市净率是(    )。
    A

    3. 82

    B

    3.97

    C

    4.06

    D

    4.55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共用题干
    (一)
    资料甲公司主要生产A产品,市场占有率很高,不存在滞销问题,目前的销售价格为100元/件;年生产4000万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00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目前,甲公司流通在外的普通股为50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为12元;流通在外的公司债券50000万元,票面年利率为10%。甲公司没有其他债务。
    (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下列有关发行债券筹资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与股票筹资相比,债券筹资成本较低
    B:债券期限越长,投资风险越大,发行价格可能越低
    C: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发行公司流通在外的债券累计总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30%
    D:公司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有利于其调整资本结构

    答案:A,B,D
    解析:
    计算过程:经营杠杆系数=(4000*100-4000*50)/(4000*100-4000*50-40000)=1.25;

  • 第14题:

    案例一
    (一)资料
    甲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2017年销售收入为12000万元,固定成本总额为3000万元,变动成本总额为7000万元。甲公司2017年末负债和股东权益总额为10000万元,其中:负债(均为银行存款)总额为4000万元,利息率为5%。股东权益总额为6000万元,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750万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市价8元。
    2018年甲公司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拟增加筹资4000万元,增加筹资后2018年预计息税前利润为3000万元。现有以下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按面值平价发行公司债券筹资4000万元,债券┅┅,每年付息一次,到期偿付本金。
    方案二:发行普通股5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为8元。
    假设以上两种筹资方案均不考虑筹资费用。甲公司的所得税税率为25%。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为下列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
    与普通股筹资相比,债券筹资的特点为( )。

    A.筹资成本较低
    B.可发挥财务杠杆作用
    C.会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D.会稀释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

    答案:A,B
    解析:
    债券筹资的优点主要表现在:(1)筹资成本低,选项A正确(2)可利用财务杠杆作用,选项B正确(3)有利于保障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选项D错误(4)有利于调整资本结构;债券筹资的缺点,主要表现在:(1)偿债压力大,债券本息偿付义务的固定性,增加企业破产成本和风险,选项C错误(2)不利于现金流量安排(3)筹资数量有限。

  • 第15题:

    (2018年)甲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正在考虑通过筹资扩大产能。
    为满足市场需求,公司2019年初拟新增一台设备,需要筹集10000万元。该设备投产后公司预计总息税前利润2660万元,现有两种筹资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1:平价发行优先股筹资6000万元,面值100元,票面股息率10%,按每份市价1250元发行债券筹资4000万元,期限10年,面值1000元,票面利率9%。
    方案2:平价发行优先股筹资6000万元,面值100元,票面股息率10%,按每份市价10元发行普通股筹资4000万元。
    2018年,公司长期债务10000万元,年利率6%,流通在外普通股1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无优先股。
    要求:采用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法,计算两个方案每股收益无差别点的息税前利润,并判断公司应选择哪一个筹资方案。在该筹资方案下,公司的每股收益是多少?


    答案:
    解析:
    方案一和二的优先股利息=6000×10%=600(万元)
    方案一所得税前利息=10000×6%+4000/1250×1000×9%=888(万元)
    方案二所得税前利息=10000×6%=600(万元)
    [(EBIT-888)×(1-25%)-600]/1000=[(EBIT-600)×(1-25%)-600]/(1000+4000/10)
    解得:EBIT=2408(万元)
    预计EBIT为2660万元>每股收益无差别点EBIT的2408万元
    所以应该选择财务杠杆大的方案一进行筹资
    每股收益=[(2660-888)×(1-25%)-600]/1000=0.73(元)。

  • 第16题:

    甲公司上年净利润为250 万元,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加权平均股数为100 万股,优先股为50 万股,优先股股息为每股1 元。如果上年末普通股的每股市价为30 元,甲公司的市盈率为( )。

    A.12
    B.15
    C.18
    D.22.5

    答案:B
    解析:
    每股收益=普通股股东净利润/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250-50)/100=2(元),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30/2=15。

  • 第17题:

    A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主营甲产品,正在考虑是否扩大生产规模,相关资料如下:
    资料一:目前的销量为30万件,单价为80元,变动成本率为25%,固定成本为600万元。A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为债务资本2500万元,平均年利率8%;权益资本2400万元,发行在外普通股总股数800万股。
    资料二:如果扩大生产规模,预计需要新增投资3000万元,投资所需资金有下列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平价发行债券2000万元,票面利率10%;向银行借款1000万元,利息率为8%。
    方案二:发行普通股股票2000万元,每股发行价格25元,同时发行优先股1000万元,股息率12%。
    资料三:预计扩大生产能力后,销售量会增加10万件,固定成本会增加300万元,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公司适用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以目前数据为基础计算该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2)计算扩大生产能力后该公司的预计息税前利润。
    (3)计算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
    (4)判断该企业应该采用哪个方案进行筹资。
    (5)根据(4)的结果,以扩大生产能力后的数据为基础计算该公司的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和联合杠杆系数。


    答案:
    解析:
    (1)边际贡献=30×80×(1-25%)=1800(万元)
    息税前利润=1800-600=1200(万元)
    利息=2500×8%=200(万元)
    经营杠杆系数=1800/1200=1.5
    财务杠杆系数=1200/(1200-200)=1.2
    联合杠杆系数=1800/(1200-200)=1.8
    (2)边际贡献=(30+10)×80×(1-25%)=2400(万元)
    息税前利润=2400-600-300=1500(万元)
    (3)(EBIT-200-2000×10%-1000×8%)×(1-25%)/800=[(EBIT-200)×(1-25%)-1000×12%]/(800+2000/25)
    解得:EBIT=1680(万元)
    (4)预计息税前利润1500万元小于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息税前利润1680万元,所以应采用财务杠杆小的方案二进行筹资。
    (5)经营杠杆系数=2400/1500=1.6
    财务杠杆系数=1500/[1500-200-1000×12%/(1-25%)]=1.32
    联合杠杆系数=2400/[1500-200-1000×12%/(1-25%)]=2.11。

  • 第18题:

    甲公司2017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5000万股,优先股400万股;2017年6月30日增发普通股1000万股。2017年末股东权益合计30000万元,优先股每股清算价值10元,累积拖欠优先股股息为每股5元。2017年末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15元,则市净率为( )。
      

    A.3.17
    B.3.44
    C.3.46
    D.3.75

    答案:D
    解析:
    优先股股东权益=400×(10+5)=6000(万元),普通股股东权益=30000-6000=24000(万元),每股净资产=24000/(5000+1000)=4(元/股),市净率=15/4=3.75。

  • 第19题:

    甲公司2019年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8000万股,优先股1500万股;2019年6月30日增发普通股4000万股。2019年年末股东权益合计45000万元,每股优先股股东权益6元,无拖欠的累积优先股股息。2019年年末甲公司普通股每股市价16元,市净率是(  )。

    A.3.88
    B.5.33
    C.4.36
    D.4.58

    答案:B
    解析:
    普通股股东权益=45000-1500×6=36000(万元),市净率=16/[36000/(8000+4000)]=5.33。选项B正确。

  • 第20题:

    甲上市公司目前普通股5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股东权益总额35000万元。如果按2股换成1股的比例进行股票反分割,下列各项中,错误的是(  )。

    A.甲公司普通股股数2500万股
    B.甲公司每股面值2元
    C.甲公司股本5000万元
    D.甲公司股东权益总额17500万元

    答案:D
    解析:
    每股面值=1×2=2(元),股数=5000/2=2500(万股),股本=2500×2=5000(万元),股东权益总额不变,仍为35000万元。选项D错误。

  • 第21题:

    一、题目
    试述中长期筹资的方式及其优缺点
    二、背景与答题要求
    某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目前正处于业务上升期,预计公司产品的市场需求在10至 15年内会有较大增长。为此,公司决定增加产品生产能力,共需资金1亿元。董事会决 定,用自有资金解决3000万元,另外7000万元可通过增发普通股来解决,也可通过发行 公司债券来解决。
    请从以下四个方面回答问题:

    (一)目前我国常用的中长期筹资方式
    (二)通过普通股筹资的优缺点
    (三)通过中长期债券筹资的优缺点
    (四)该公司确定7000万元筹资方式时应考虑的因素

    答案:
    解析:
    (一)普通股、中长期债券、租赁融资、可转换证券、长期借款。
    (二)优点:1.没有发放股利的义务,具有较强的财务弹性;2.股票没有到期日, 没有收回的压力;3.增加公司权益资本比重,为利用债务融创造了一定空间。
    缺点:1.普通股股利是在税后列支的,不能获得所得税抵免,融资成本较高;2.过 多利用普通股筹资,则不能获得积极的财务杠杆效用;3.发行费比其他证券高;4.发行 新的普通股会稀释每股收益,影响老股东的权益。
    (三)优点:1.利息支出可抵减所得税;2.发行成本比发行股票的成本要低;3.不 会稀释每股收益,不影响股东控制权;4.到期日长,财务灵活性比短期融资强;5.可获 得财务杠杆效用。
    缺点:1.由于负债比重提高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从而会提高企业进一步融资的 成本;2.限制条件多,由于保护性条款的限制,使得企业的灵活性有所降低;3.还本付 息需要大量现金流出,财务负担较重。
    (四)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案的资金成本高低;对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对 每股收益的影响和公司控制权的影响;对公司现金流的影响;对公司财务灵活性和财务风 险的影响。

  • 第22题:

    某公司现有资本总额500万元,全作为普通股股本,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为100万股。为扩大经营规模,公司拟筹资500万元,现有两个方案可供选择: 一、以每股市价10元发行普通股股票; 二、发行利率为6%的公司债券。 计算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


    正确答案:无差别点的每股收益=90(1-25%)/150=0.45(元)

  • 第23题:

    问答题
    计算分析题:甲公司上年末有优先股10万股,清算价值为每股15元,拖欠股利为每股5元(上年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为36元,流通在外普通股100万股,股东权益总额为960万元。甲公司上年5月1日增发了15万股普通股流通股,8月1日回购了5万股普通股流通股。甲公司上年净利润为136万元,销售收入为3000万元。 要求:(1)计算上年甲公司的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2)计算上年末甲公司的优先股权益; (3)计算上年甲公司的每股收益、每股销售收入和每股净资产; (4)计算上年末甲公司的市盈率、市净率和市销率。

    正确答案: (1)上年流通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年初流通在外普通股股数+5月1日增发的15万股普通股流通股的全年加权平均股数-8月1日回购的5万股普通股流通股的全年加权平均股数=(100-15+5)+15×8/12-5×5/12=97.92(万股)(2)上年末优先股权益=10×(15+5)=200(万元)(3)上年末拖欠的优先股股利=10×5=50(万元)上年每股收益=(136-50)/97.92=0.88(元/股)上年每股销售收入=3000197.92=30.64(元/股)上年每股净资产=(960-200)/100=7.6(元/股)(4)上年末市盈率=36/0.88=40.91上年末市净率=36/7.6=4.74上年末市销率=36/30.64=1.17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