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依法及时收容和教育改造劳动教养人员,不断提高教育挽救工作质量,始终是劳动教养工作的( )。
A.根本任务
B.方针
C.原则
D.性质
第2题:
劳动教养人员的( )是劳动教养法律事务管理的内容之一,也是劳动教养人员在劳动教养期间的基本权利。
A.通信
B.会见
C.放假
D.准假
第3题:
下列关于劳动教育的期限说法正确的是( )。
A.劳动教养的期限,应根据需要劳动教养的人的违法犯罪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和危害程度,确定为一年至三年
B.劳动教养的时间,从作出劳动教养决定之日起计算
C.劳动教养之前先行羁押的,一自折抵两日
D.对劳动教养人员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的,累计不得超过6个月
第4题:
劳动教养行政诉讼的被告可能包括( )。
A.劳动教养管理所
B.劳动教养中队
C.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
D.劳动教养复议机关
第5题: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着眼于劳动教养制度创新,劳动教养的性质应为( )。
A.对于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一种措施,也是对他们安置就业的一种办法
B.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
C.对被劳动教养的人实行强制性教育改造的行政措施,是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办法
D.劳动教养不是刑事处罚,而是行政处罚
第6题:
( )决定劳动教养机关履行法定职责、维护社会稳定的根本宗旨。
A.劳动教养机关的特殊职能
B.劳动教养机关的任务
C.劳动教养机关的性质
D.劳动教养机关的双重使命
第7题:
劳动教养执法监督的客体是劳动教养机关的执法活动。( )
第8题:
劳动教养的期限,根据劳动教养人的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动机和危害程度,确定为1年至2年。( )
第9题:
下列属于初创阶段劳动教养工作的特点的是( )。
A.具有就业安置性质
B.使用对象比较复杂
C.在性质上与劳动改造制度不同
D.尚未纳入法制化轨道
第10题:
下列不同类别的劳动教养人员,属于应当分类管理的一项是( )。
A.初次劳动教养和二次以上劳动教养的
B.少数民族或外省籍劳动教养人员较多的
C.新人所或即将解除劳动教养人员较多的
D.罪错性质不同的
第11题:
标志着劳动教养制度作为法律制度正式确立的法律文件是()。
第12题:
下列对强制隔离戒毒和劳动教养合并执行的表述,正确的是()。
第13题:
对劳动教养人员应当实行分类管理的有( )。
A.不同性别的劳动教养人员
B.不满18周岁的劳动教养人员
C.罪错性质不同的
D.少数民族或外省籍劳动教养人员较多的
第14题:
对于1957年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份法律文件明确规定了进行劳动教养的目的、性质以及收容对象的内容
B.它标志着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正式确立
C.它是我国关于劳动教养的第一个重要行政法规
D.它把党中央关于劳动教养的内部指示用国家正式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把党的政策上升为国家的意志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劳动教养行政复议的申请人的是( )。
A.被决定劳动教养的人
B.有权申请复议的劳动教养人员死亡,其近亲属
C.被决定延长劳动教养期限的人
D.被决定劳动教养期满留场就业的人
第16题:
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是指实施了违法或轻微犯罪行为,依照劳动教养法律规定应当被劳动教养的人。( )
第17题:
下列选项中符合劳动教养人员可以放假、准假的条件的是( )。
A.劳动教养人员执行劳动教养半年以上,表现好的
B.劳动教养人员执行劳动教养一年以上,表现好的
C.在劳动教养期间遇有特殊情况,需要本人亲自处理的
D.因流窜作案被劳动教养,但表现好的
第18题:
狭义的劳动教养机关指( )。
A.劳动教养领导机关
B.劳动教养审批机关
C.劳动教养管理机关
D.劳动教养执行场所
第19题:
劳动教养人民警察有权对劳动教养人员按照( )等不同情况,分别编队和分别管理。
A.犯罪类型
B.性别
C.年龄
D.案情性质
第20题:
劳动教养的审批程序中的审核的内容主要有( )。
A.是否属于劳动教养的适用对象
B.案件性质是否准确
C.办案程序是否合法
D.法律手续是否完备
第21题:
1979年11月,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是有关劳动教养工作的第二部具有法律性质的规定。( )
第22题:
第23题:
刘某吸毒成瘾被决定强制隔离戒毒,同时又发现其还有其他违法行为应当予以劳动教养的,正确的做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