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当前为什么要倡导中小学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正确答案: 新修订颁发并施行的《中国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一次把实施素质教育写进了法律。而在素质教育实施过程中,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其中,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革教学实践的功能”。明确要求在新课程改革中,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而这正是素质教育实施中迫切要解决的困扰已久的重要问题。
    近几年来,倡导多年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步履艰难,“应试”之风回潮,且有加剧之势,其症结就在于目前尚未真正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2006年9月,第22个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亲切看望师生,并和五年级学生一起上课。课后,温家宝总理说:“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要教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所谓全面性,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谓经常性,就是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决定成绩。第二个是,减轻学生负担决不是对学生放松要求和撒手不管,而是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
    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问题,培养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温家宝总理思考的这两个问题,正是当前在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当前,上海正在积极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面试行,迫切需要进一步建立并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教育评价制度——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可以客观反映学生每一学年每一学段综合素质状况和水平,有助于学生更全面认识自我,有利于引导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地发展。由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从德、智、体、美等方面评价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因此可以对学生的成长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教学实践有一个客观的诊断,有助于教师与学生反思自己的教与学;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总之,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改革是上海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改革,是推进二期课改的重要任务之一。

  • 第2题:

    为什么要将区(县)、学校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对区县、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


    正确答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应作为区(县)和学校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市、区(县)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区(县)和学校实施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作为对区(县)和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的内容之一,以保证评价实施工作的客观、公正。

  • 第3题:

    下列对综合素质测评说法错误的是:()

    • A、学生综合素质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 B、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表现的测定和评价
    • C、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按照十分制计分
    • D、综合素质测评成绩按照百分制计分

    正确答案:C

  • 第4题: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学生成长记录册》之间是什么关系?


    正确答案: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必须建立在学生成长过程的事实记录基础之上,而非教师与学校的主观判断。《成长记录册》是对中小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成长和发展过程进行忠实、及时、全面记录的平台,因此《成长记录册》是开展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基础。

  • 第5题:

    简述体质综合评价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综合评价指标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有效性和客观性,并能较全面、准确而有效地反映个体或群体的体质状况。
    (2)应充分考虑评价对象的性别、年龄特点极其指标的连续性,以便于进行横向、纵向分析研究。
    (3)应能准确的测量,并可用一定计量单位进行描述,便于记录和评价。
    (4)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项目测验,应尽量避免选用那些易受主观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的项目。
    (5)应考虑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评价指标要少而精、简便易行。
    (6)尽可能做到与现行有关测验制度的一致性。

  • 第6题:

    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


    正确答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有:促进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有效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完善人才的选拔方式。

  • 第7题:

    学校和教师要以()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 A、体验和生成
    • B、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
    • C、促进学校的发展
    • D、促进学生经验不断丰富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中,最主要的方式是()

    • A、观察
    • B、制作
    • C、考试
    • D、表演

    正确答案:C

  • 第9题:

    问答题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促进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生评价是在客观描述评价对象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客观描述可以分为定性描述定
    量描述,定性描述是对事物质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定量描述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学生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强调持续性描述,即成长记录,全面、准确地描述学生的成长历程,而这正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灵魂,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构建与实施的必然追求。
    (2)有效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教育评价的基础和核心是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价值判断是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根据
    评价者的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评判,它是一种客观性与主体性统一的活动。
    对于学生评价而言,评价者教师的教育价值
    观是实施价值判断的内在依据,也就是说,学生评价容易受教师个体的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既充分表达了当代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使各种价值取向在教育评价中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也以此引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的重建,反思现实中的教育问题,实现教育评价的增值探索。
    (3)完善人才的选拔方式。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在客观上能起
    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发展状况进行鉴定的作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了以往把学科的学业考试分数当作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的单一模式,运用综合的评价方式选拔人才,从学科学习和基本素质两大维度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选拔人才提供全面、丰富、具体的学生发展状态的描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

    正确答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有:促进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有效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完善人才的选拔方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导向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公平性原则。
    (4)多样性原则。
    (5)可行性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教育部12月16日发布了《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A

    普通、普通

    B

    重点、普通

    C

    普通、重点

    D

    重点、重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基本框架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按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方法逐步细化。一级指标包括德、智、体、美四个方面。
    “德”的二级指标包括思想品德(包括热爱祖国、勤奋自强、诚信守法、文明礼貌、团结合作五个方面)、社会实践(包括学农学军、实践活动、劳动表现三个方面)和德育学科学习(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三个方面。
    “智”的二级指标包括学习表现(包括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两个方面)、实践能力(包括实验操作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学科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学习能力(包括阅读交流表达、科学探究两个方面)和学习成绩(主要是各学科成绩,德育、体育、美育学科除外)四个方面。
    “体”的二级指标包括健身锻炼(包括锻炼习惯、健身能力两个方面)、身体健康(包括体质健康、卫生习惯两个方面)和体育学科学习(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三个方面。
    “美”的二级指标包括艺术活动(包括活动表现、审美欣赏两个方面)和美育学科学习(包括学习表现、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三个方面)两个方面。

  • 第14题: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的评价机制。


    正确答案:过程性评价

  • 第15题:

    什么是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它有哪些特征?


    正确答案: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判断。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方式、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教育评价不再仅仅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更加强调诊断和发展的功能。2001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且非常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身心素养、审美表现等方面的综合评价,也就是说,新课程的实施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符合综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综上所述,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就是指导评价主体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利用多种评价方式、方法、手段,对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
    即将在本*市实施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具有如下特征:一是评价的价值取向上的教育性和发展性,旨在引导、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二是评价内容上的全面性和综合性,全面关注学生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素质的发展状况和发展水平;三是评价主体上的多元化,教师、学生自己、学生家长都是评价的主体,在多主体评价中重视发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的自我教育、同伴互动、促进反思、引导交流、共同提高的作用;四是在评价实施中,不仅重视终结性评价,更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过程成为教师对教育教学状况诊断、反馈、激励学生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树立自信、走向成功的过程;五是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倡导质性评价,注意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的结合。

  • 第16题:

    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如何表示?


    正确答案: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由三级评价指标组成,其中三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评价结果用“优”、“良”、“合格”、“不合格(须努力)”表示,德、智、体、美四个方面的总评用“优”、“良”、“合格”、“不合格(须努力)”加上总结性评语表示。

  • 第17题:

    教育部12月16日发布了《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规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 A、普通、普通
    • B、重点、普通
    • C、普通、重点
    • D、重点、重点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道德品质。
    (2)公民素养。
    (3)学习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力。
    (5)运动与健康。
    (6)审美与表现。

  • 第19题: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意义有哪些?


    正确答案:(1)促进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学生评价是在客观描述评价对象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客观描述可以分为定性描述定
    量描述,定性描述是对事物质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定量描述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才能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学生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强调持续性描述,即成长记录,全面、准确地描述学生的成长历程,而这正是发展性学生评价的灵魂,也是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构建与实施的必然追求。
    (2)有效发挥学生评价的引领作用。教育评价的基础和核心是价值判断和价值引领。价值判断是在客观描述的基础上,根据
    评价者的需要和愿望对客观事物作出的评判,它是一种客观性与主体性统一的活动。
    对于学生评价而言,评价者教师的教育价值
    观是实施价值判断的内在依据,也就是说,学生评价容易受教师个体的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既充分表达了当代学校教育的价值追求,使各种价值取向在教育评价中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也以此引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的重建,反思现实中的教育问题,实现教育评价的增值探索。
    (3)完善人才的选拔方式。
    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在客观上能起
    到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和发展状况进行鉴定的作用。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变了以往把学科的学业考试分数当作评价人才、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的单一模式,运用综合的评价方式选拔人才,从学科学习和基本素质两大维度实行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选拔人才提供全面、丰富、具体的学生发展状态的描述。

  • 第20题:

    重庆大学实施的SRTP项目是指()

    • A、学生综合能力训练计划
    • B、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项目
    • C、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 D、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计划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填空题
    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的评价机制。

    正确答案: 过程性评价
    解析: 完善学生评价机制,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机制。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主要内容。
    (1)道德品质;
    (2)公民素质;
    (3)学习能力;
    (4)交流与合作能力;
    (5)运动与健康;
    (6)审美与表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评价包括三个维度,下列不属于这三个维度的是()。
    A

    学生活动过程及其结果(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

    B

    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教师专业提高的评价)

    C

    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的支持

    D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改进的评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学校和教师要以()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评价。
    A

    体验和生成

    B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

    C

    促进学校的发展

    D

    促进学生经验不断丰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