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 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题目
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 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相似考题
更多“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 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相关问题
  • 第1题: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A.成人的榜样B.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C.掌握利他的知识D.掌握利他的技能


    正确答案:B
    亲社会行为,即准备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是其核心。 

  • 第2题:

    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教师的学历比丙低。由此可以推出( )。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 (⊙o⊙)

    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


    正确答案:A
    这类题目一般采用排除法。由“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可知甲不是大学教师,排除C、D;由“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可知,乙不是小学教师,排除B项。故选A。

  • 第3题:

    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 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答案:
    解析:
    1.最初使学生形成的是具体的、能受到老师表扬的利他行为,相当于布卢姆等人提出的价值内化的 接受和反应水平。这种学习是通过替代学习进行的。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内部条件是学生有利他的信念,外部条件是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 以及对学生本人利他行为的强化。
    3.仅以表扬做强化物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强化,即自己为自己提供的强化物。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一方面要发挥儿童认知中介的作用,让他们对看到的榜样行为及其后果以 及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认知加工、思考,形成思想认知。另一方面要给儿童提供榜样行为及其后果。此 外,利他习惯属于价值内化的高水平,需要长期的教育。提供榜样的同时如能提供对该榜样的惩罚并引 导儿童思考,则对利他习惯的形成是必要的。

  • 第4题:

    小明性格内向,不敢向他人请教问题,当他鼓起勇气和同学交流时,教师立刻对他给予表扬。教师采用的这种行为改变方法是(  )。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示范法

      D.行为塑造法


    答案:A
    解析:
    A【解析】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根据学习原理,一个行为发生后,如果紧跟着一个强化刺激,这个行为就会再一次发生。

  • 第5题:

    布卢斐研究了作为学生学习正强化的教师的表扬行为,对表扬进行了分析,以下所提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 A、表扬是教师对正确的回答的积极反馈
    • B、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单独私下的表扬也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C、表扬表达出教师积极的情感(惊奇,欣喜,兴奋)
    • D、不真诚的表扬是无效表扬甚至是有害表扬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对于一个有不准时上班习惯的员工,每次他准时上班,主管都会表扬他这种好行为,这种强化属于()。

    • A、连续强化
    • B、间断强化
    • C、固定强化
    • D、可变强化

    正确答案:A

  • 第7题: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 B、榜样法
    • C、锻炼法
    • D、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对于经常违反校规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帮他们改变坏习惯的方法在心理学中叫作()。

    • A、消退
    • B、惩罚
    • C、负强化
    • D、正强化

    正确答案:D

  • 第9题:

    单选题
    教师对儿童行为给予积极肯定的一种强化方法是()
    A

    角色扮演法

    B

    批评惩罚法

    C

    发泄法

    D

    表扬鼓励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A

    成人的榜样

    B

    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C

    掌握利他的知识

    D

    掌握利他的技能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亲社会行为,即准备帮助他人或采取有益于他人的行为。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是其核心。

  • 第11题:

    单选题
    对于一个有不准时上班习惯的员工,每次他准时上班,主管都会表扬他这种好行为,这种强化属于()。
    A

    连续强化

    B

    间断强化

    C

    固定强化

    D

    可变强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

    说服法

    B

    榜样法

    C

    锻炼法

    D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正确答案:

  • 第14题:

    试列举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


    答案:
    解析:
    (I)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
    (2)端庄大方——教师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
    (3)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
    (4)宽容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5)沟通合作——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的基本原则;
    (6)双赢思维——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
    (7)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
    (8)不断更新——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

  • 第15题:

    某教师试图采用榜样法与当众表扬的强化方式培养儿童形成利他习惯。试回答: (l)这种做法最初易引起学生习得何种行为? (2)这一行为发展成为习惯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及理由是什么? (3)这一过程需要使用到哪些强化?


    答案:
    解析:
    (1)最初易引起学生选择习得的行为是受到老师表扬的具体的利他行为,这种选择学习源于替代学习及替代强化的作用。 (2)要使学生将这一行为发展为利他行为习惯所需的外部条件是,让学生多次看到榜样行为及其后果,并对学生本人所表现出的利他行为做出强化,将有助于增加学生利他行为再发生的可能性。I内部条件是学生逐步形成利他的信念。利他行为是个人自愿而不计较利益地去帮助他人的行为,从一次行为到利他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模仿、认同到内化的过程;信念的确立是利他行为习惯形成的心理实质,并成为稳定而自觉行为的强大动力;以信念为基础的行动通常能带来一种自我满足感,获得一种“内部奖励”的自我强化。 (3)需要使用到外部强化、替代强化与自我强化三种。

  • 第16题:

    教师对儿童行为给予积极肯定的一种强化方法是()

    • A、角色扮演法
    • B、批评惩罚法
    • C、发泄法
    • D、表扬鼓励法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阳性强化法:是指通过();()等对儿童进行表扬鼓励的方法。


    正确答案:语言、物质

  • 第18题: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 A、成人的榜样
    • B、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 C、掌握利他的知识
    • D、掌握利他的技能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明明看到小燕因为捡起了别人乱丢的垃圾,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明明看在眼里,也记在了脑中,他想,以后我也要这么做,这是()的结果。

    • A、内部强化
    • B、外部强化
    • C、自我强化
    • D、替代性强化
    • E、榜样性强化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 A、强化法
    • B、示范法
    • C、消退法
    • D、行为塑造法

    正确答案:A

  • 第21题:

    单选题
    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A

    强化法

    B

    示范法

    C

    消退法

    D

    行为塑造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结合题意可知,"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是想增强学生提问的行为,故排除C。强化法是指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示范法是观察、模仿教师展示的范例(榜样);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故选A。

  • 第22题:

    多选题
    一位同学课堂发言精彩,教师说:“表扬他!”同学一起竖起大拇指说:“你真棒!”请问,你如何评价这位教师的表扬方式?()
    A

    这种表扬方式是教师们对肯定性评价的初期尝试

    B

    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评价方式更多元化

    C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D

    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布卢斐研究了作为学生学习正强化的教师的表扬行为,对表扬进行了分析,以下所提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A

    表扬是教师对正确的回答的积极反馈

    B

    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单独私下的表扬也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C

    表扬表达出教师积极的情感(惊奇,欣喜,兴奋)

    D

    不真诚的表扬是无效表扬甚至是有害表扬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填空题
    阳性强化法:是指通过();()等对儿童进行表扬鼓励的方法。

    正确答案: 语言、物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