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A.成人的榜样B.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C.掌握利他的知识D.掌握利他的技能
第2题:
甲、乙、丙均为教师,其中一位是大学教师,一位是中学教师,一位是小学教师,并且大学教师比甲的学历高,乙的学历与小学教师不同,小学教师的学历比丙低。由此可以推出( )。
A.甲是小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B.甲是中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大学教师
C.甲是大学教师,乙是小学教师,丙是中学教师 (⊙o⊙)
D.甲是大学教师,乙是中学教师,丙是小学教师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布卢斐研究了作为学生学习正强化的教师的表扬行为,对表扬进行了分析,以下所提出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第6题:
对于一个有不准时上班习惯的员工,每次他准时上班,主管都会表扬他这种好行为,这种强化属于()。
第7题:
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实际活动,在实践中进行锻炼,以提高品德认识和实际活动能力,形成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第8题:
对于经常违反校规的学生,一旦发现他有好的表现,马上给予表扬,这种帮他们改变坏习惯的方法在心理学中叫作()。
第9题:
角色扮演法
批评惩罚法
发泄法
表扬鼓励法
第10题:
成人的榜样
对他人设身处地的设想能力
掌握利他的知识
掌握利他的技能
第11题:
连续强化
间断强化
固定强化
可变强化
第12题:
说服法
榜样法
锻炼法
表扬奖励与批评处分法
第13题:
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教师对儿童行为给予积极肯定的一种强化方法是()
第17题:
阳性强化法:是指通过();()等对儿童进行表扬鼓励的方法。
第18题:
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利他行为的核心是()。
第19题:
明明看到小燕因为捡起了别人乱丢的垃圾,受到了老师的表扬,明明看在眼里,也记在了脑中,他想,以后我也要这么做,这是()的结果。
第20题:
当一位胆小的学生敢于主动向教师提问时,教师耐心解答并给与表扬和鼓励。教师的这种做法属于行为改变方法中的()。
第21题:
强化法
示范法
消退法
行为塑造法
第22题:
这种表扬方式是教师们对肯定性评价的初期尝试
改变了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使学生的评价方式更多元化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第23题:
表扬是教师对正确的回答的积极反馈
对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单独私下的表扬也会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表扬表达出教师积极的情感(惊奇,欣喜,兴奋)
不真诚的表扬是无效表扬甚至是有害表扬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