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是衡量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形成和发展的主要标志。
A道德概念的掌握
B道德信念的确立
C道德评价、判断能力的发展
D道德情感的出现
E道德习惯的形成
第2题:
人的认知能力只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发展。
第3题:
下列哪个不属于微观的教育评价?()
第4题:
作为学前儿童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必须具备的教育能力是()。
第5题:
下列评价中,不属于对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的是()。
第6题:
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早于皮亚杰、晚于柯尔伯格的研究结果。
第7题:
道德概念的掌握
道德评价的发展
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情感的发展
第8题:
对儿童道德品质的评价
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价
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
对儿童健康状态的评价
第9题:
学前儿童科学知识、经验的评价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过程的评价
学前儿童科学方法及能力的评价
学前儿童科学情感和态度的评价
第10题:
自律的发展过程
他律的发展过程
从自律到他律的发展过程
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第11题:
道德概念的掌握
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评价、判断能力的发展
道德情感的出现
道德习惯的形成
第12题:
对儿童道德品质的评价
对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评价
对学前教育行政管理的评价
对儿童健康状态的评价
第13题:
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第14题:
青少年道德认识的形成,主要反映在()
第15题: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水平六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第16题:
下列哪个属于宏观的教育评价?()
第17题:
皮亚杰认为,儿童青少年的道德认识经历了()
第18题:
评价他人一评价自己
结果一动机
片面一全面
自律一他律
第19题:
第20题:
确定儿童需求、选择教育内容、运用教育方法和评价教育结果的能力
了解儿童需求、评价儿童发展、运用教育方法和指导儿童发展的能力
了解儿童需求、评价儿童发展、记录儿童发展和指导儿童发展的能力
观察儿童兴趣、了解儿童需求、评价儿童发展和指导儿童发展的能力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