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比喻、象征
B、比喻、双关
C、象征、双关
D、比喻、夸张
第2题:
A、对比 对偶
B、对偶 比喻
C、排比 比喻
D、对比 比喻
答案:A
解析:(1)对偶:对偶句,两个分句格式相似
(2)用了对比,把刀和人做比较。对比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有说服力的论证方法。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后,推导出它们之间的差异点,使结论映衬而出的论证方法。
第3题:
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月下观景,雾中看花,不是别有一番情趣在心头吗?
②读好文章如饮醇酒,其味无穷。
③头顶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④许多马克思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
A.反问 夸张 比喻 借代
B.设问 比喻 夸张 比喻
C.反问 比喻 夸张 借代
D.设问 夸张 比喻 象征
第4题:
第5题:
“他像他的父亲”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中的明喻。
第6题:
“千里彜山变成了歌舞的海洋、欢乐的世界”的句子采用了()这一修辞手法。
第7题:
幼儿极富想象性的思维特征是幼儿文学作品中哪种修辞手法使用的前提()
第8题:
《雨巷》使用最出色的修辞手法是()。
第9题:
对下面句子所含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人民英雄纪念碑,犹如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
第10题:
比喻
拟人
排比
对比
第11题:
反问 夸张 比喻 借代
设问 比喻 夸张 比喻
反问 比喻 夸张 借代
设问 夸张 比喻 象征
第12题:
象征
比喻
排比
拟人
第13题:
A.日记本是我的所爱,就如同我儿时的抽屉,里面装满了钉子和小刀。
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延伸着。
C.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
D.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无边的毡毯,一直铺展到天边。
第14题: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A.这几分钟的动摇好像使她更坚定了
B.各种想法在他的脑子里像火花似的一个个爆发,然后又熄灭了
C.我已完全卷入了这场漩涡,不得不继续这场斗争
D.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
第15题:
第16题:
在《张中丞传后叙》中,“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这一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排比
B比喻
C对偶
D互文
第17题:
结合诗歌《木兰诗》,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第18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第19题:
培根《论学问》中采用最多的两种修辞手法是()
第20题:
判断下列广告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①美加净护肤霜,像妈妈的手,温柔依旧。(美加净护肤霜广告) ②这儿的网速很快,请系好安全带。(某网吧广告) ③她工作,您休息。(凯歌全自动洗衣机广告) ④你难道不希望将夏日的绿叶带到严冬里去欣赏吗?这对于新飞而言,只是“举手之劳”!(新飞冰箱广告)
第21题:
排比
比喻
对偶
互文
第22题:
拟人、夸张、借代、比喻
拟人、借代、拟人、拟人
比喻、夸张、拟人、反问
比喻、借代、比喻、设问
第23题:
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第24题:
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