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内隐联想测验是以(  )为指标来进行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不属于人格投射类测验的为( )

    A、主题统觉测验

    B、洛夏墨迹测验

    C、霍兹曼墨迹测验

    D、词语联想测验

    E、范畴测验


    参考答案:E

  • 第2题:

    下列属于态度测验的是( )

    A.内隐联想测验
    B.16PF
    C.主题统觉测验
    D.格赛尔发展量表

    答案:A
    解析:
    常用心理测验;人格测验、态度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IAT)是由格林沃德等人提出的研究内隐社会认知的一种新方法。IAT 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测量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程度间接推测个体的内隐态度。16PF是卡特尔的人格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属于人格投射测验。格赛尔发展量表是对婴儿发展能力的判断,用发展商数来表示,具有临床意义。

  • 第3题:

    70年代初,库柏和谢波德用哪种反应时实验证明了心理旋转的存在?(  )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

    答案:A
    解析:
    心理旋转实验证明被试操作心理表象,角度越大,需要的反应时也就越大,这正好符合减法反应时的规律。

  • 第4题: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反应时作为因变量指标来测量被试的

    A.态度
    B.性格
    C.气质
    D.行为习惯

    答案:A
    解析:
    内隐联想测验时由格林沃尔德( 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该方法以反应时为指标来测量被试对联合起来的两类词的反应,以此来测量个体的内隐态度。

  • 第5题:

    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是

    A.明尼苏达人格测验
    B.自由联想测验
    C.比内一西蒙智力测验
    D.推盂的智力测验

    答案:C
    解析:
    比内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

  • 第6题:

    下列实验中没有为无觉察知觉提供证据的是(  )

    A.加掩蔽的Stroop启动实验
    B.阈下词汇确定
    C.盲视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

    答案:D
    解析:
    掩蔽技术是一项用来操纵被试对启动词的知觉的技术。掩蔽是指在呈现启动词后呈现无序的字母图案。在启动词后马上出现的掩蔽刺激(图案)会阻断被试对启动词的觉察。当启动词和掩蔽之间的间隔增大时,掩蔽的效果会减弱,被试对启动词的觉察和确认的准确度会提高。马塞尔推理:如果知觉能在无觉察条件下存在,那么有效掩蔽不能消除Stroop启动效应。反之,如果知觉必须在意识觉察下进行,那么对启动词的掩蔽会消除Stroop启动效应。呈现刺激的仪器是速示器,是一种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刺激的仪器。结果发现,在觉察和无觉察条件下,都出现Stroop启动效应,即使在被试对启动词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启动效应仍然出现。所以加掩蔽的Stroop启动实验可以为无觉察知觉提供证据,阈下词汇确定也是一种无觉察的知觉。盲视(blindsight)是Weiskrantz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没有意识到知觉存在时盲区(scotoma)所产生的视觉能力,发现被试不能看到刺激。但是在迫选的情况下,能够正确指出刺激的位置,这也是无觉察的知觉。内隐联想测验是测内隐态度的实验。

  • 第7题:

    内隐联想测验属于

    A.人格测验
    B.态度测验
    C.焦虑测验
    D.兴趣测验

    答案:B
    解析:
    内隐联想测验的理论依据是双重态度模型,其目的是测量人的内隐态度,属于态度测验。

  • 第8题:

    内隐联想测验的提出者是

    A.斯腾伯格( SternB.erg)
    B.汉密尔顿(HA.milton)
    C.唐德斯( D.onD.ers)
    D.格林沃尔德(GreenwA.lD.)

    答案:D
    解析:
    内隐联想测验是由格林沃尔德( Greenwald)在1998年提出的。

  • 第9题: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为指标来进行的.

    A概率密度

    B反应时

    C正确率

    D信心评价


    B

  • 第10题:

    内隐联想测验。


    正确答案: IAT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IAT的基本实验程序分为7步:(1)呈现概念词的样例,要求被试尽地进行辨别归类,由系统记录反应时,(2)对属性词样例进行归类反应,(3)联合任务1,要求被试对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联合作出反应,由于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和不相容的,通常在IAT实验中设置两个联合任务——相容联合任务和不相容联合任务。所谓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4)对联合任务1进行测试;(5)为了配合联合任务2的实施,交换左右键反应的内容,再次要求被试对概念词样例进行反应;(6)联合任务2,和联合任务1的反应内容正好相反;(7)对联合任务2进行测试。

  • 第11题:

    问答题
    内隐联想测验。

    正确答案: IAT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IAT的基本实验程序分为7步:(1)呈现概念词的样例,要求被试尽地进行辨别归类,由系统记录反应时,(2)对属性词样例进行归类反应,(3)联合任务1,要求被试对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联合作出反应,由于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和不相容的,通常在IAT实验中设置两个联合任务——相容联合任务和不相容联合任务。所谓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4)对联合任务1进行测试;(5)为了配合联合任务2的实施,交换左右键反应的内容,再次要求被试对概念词样例进行反应;(6)联合任务2,和联合任务1的反应内容正好相反;(7)对联合任务2进行测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内隐联想测验方法

    正确答案: 格林沃尔德1998年提出内隐联想测验法。以不同类别维度和属性维度材料让被试作出反应。以研究被试者认知活动规律的方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内隐联想测验是格林沃德等人提出的一种对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量化研究的方法,是反应时在社会认知中的应用。内隐联想测验有两种变式,这两种变式是()

    A.Go/No -Go联想测验
    B.斯特鲁普实验
    C.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
    D.提取诱发遗忘现象

    答案:A,C
    解析:
    内隐联想测验。 内隐联想测验的两种变式是Go/No -G0联想测验和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Go/ No -Go联想任务主要是基于两个原理:联结原理和信号检测论,要求被试对一些刺激作出反应而忽视另外的刺激,优点是可以对单一类别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考察,并且可以从反应时和错误率上同时更全面地考虑任务成绩的有意义的信息。斯特鲁普实验室用来测定无察觉知觉的。提取诱发遗忘现象是指回忆部分记忆材料往往会使得相关记忆的回忆量降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与IAT最大的不同在于:IAT效应的计算依赖于两个联合任务反应时均数之差,而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则是要比较被试在同一任务的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行为差异,因此,对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而言,被试很难将任务所需要的反应简化或重新编码,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的实验设计能有效控制被试有意识重新编码对IAT的影响;由于外在情感性西蒙任务只要求个体完成一个任务,从而有效避免了IAT中任务顺序对IAT效果的影响;另一个优点还在于它可应用于对多个态度对象的评价。

  • 第14题:

    某研究者想以反应时为指标来研究人们对老年人是否存在偏见,请你向他推荐一种研究方法(  )

    A.加数法
    B.减数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

    答案:D
    解析:

  • 第15题:

    内隐联想测验依据的法则是

    A.简单反应时法则
    B.加法反应时法则
    C.减法反应时法则
    D.“开窗”反应时法则

    答案:C
    解析:
    减法反应时实验逻辑是如果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特定的心理过程,除此之外两者在其他方面均相同,那么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此心理过 程所需的时间。内隐联想测验的基本原理是实验中包含相容任务和不相容任务。其中,在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一致或两者联系较緊密,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自动化加工,因而反应速度快,反应时短:在不相容任务中,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不一致或两者缺乏紧密联系,这往往会导致被试的认知冲突,此时辨别任务更多依赖复杂的意识加工,因而反应速度慢,反应时长。所以,两种联合任务的反应时之差可以作为概念词和属性词的关系与被试的内隐态度相对一致性的指标。这符合减法反应时的实验逻辑。

  • 第16题:

    内隐联想测验是对(  )进行测量

    A.内隐社会认知
    B.内隐记忆
    C.无意识想象
    D.无意识推理

    答案:A
    解析:

  • 第17题: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A.反应类型
    B.反应时
    C.正确率
    D.信心评价

    答案:B
    解析:
    内隐联想测验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人的内隐态度进行间接的测量。

  • 第18题:

    内隐联想测验的任务类型是

    A.计算任务
    B.追踪任务
    C.辨别分类任务
    D.出声思考任务

    答案:C
    解析:
    内隐联想测验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它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人的内隐态度进行间接的测量。

  • 第19题:

    在80年代,心理学家克拉克和蔡斯做了句子一图画匹配实验。我国心理学家王甦撰文,将此实验推崇为(  )的范例之一

    A.减数法
    B.加因素法
    C.开窗实验
    D.内隐联想测验

    答案:A
    解析:

  • 第20题:

    以启动效应为基础的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是

    A.内隐联想测验
    B.补笔法
    C.阈下条件法
    D.反应时法

    答案:A
    解析:
    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ciation test,简称IAT)的方法学基础是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启IAT应是指先前呈现的刺激对随后的出现刺激或与其相关的某种刺激进行加工时所产生的异化现象。在IAT测验中,要求被试对目标概念和属性概念做出同一反应。当两个概念之间联系紧密或者相IAT,被试对这两个概念做出同一反应的反应时就短,反之反应时就较长。完成两类任务的反应时差异称为IAT效应。其他选项的解释见多选题第6题。

  • 第21题:

    简述内隐联想测验。


    正确答案: IAT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IAT的基本实验程序分为7步:
    (1)呈现概念词的样例,要求被试尽地进行辨别归类,由系统记录反应时;
    (2)对属性词样例进行归类反;
    (3)联合任务1,要求被试对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联合作出反应,由于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和不相容的,通常在IAT实验中设置两个联合任务—相容联合任务和不相容联合任务。所谓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
    (4)对联合任务1进行测试;
    (5)为了配合联合任务2的实施,交换左右键反应的内容,再次要求被试对概念词样例进行反应;
    (6)联合任务2,和联合任务1的反应内容正好相反;
    (7)对联合任务2进行测试。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内隐联想测验。

    正确答案: IAT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IAT的基本实验程序分为7步:
    (1)呈现概念词的样例,要求被试尽地进行辨别归类,由系统记录反应时;
    (2)对属性词样例进行归类反;
    (3)联合任务1,要求被试对概念词与属性词的联合作出反应,由于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有两种可能的关系:相容的和不相容的,通常在IAT实验中设置两个联合任务—相容联合任务和不相容联合任务。所谓相容,即是指二者的联系与被试内隐的态度一致;
    (4)对联合任务1进行测试;
    (5)为了配合联合任务2的实施,交换左右键反应的内容,再次要求被试对概念词样例进行反应;
    (6)联合任务2,和联合任务1的反应内容正好相反;
    (7)对联合任务2进行测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内隐联想测验是以()为指标来进行的.
    A

    概率密度

    B

    反应时

    C

    正确率

    D

    信心评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