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一观点表明:()
第2题: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这里的“物质”是指()
第3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第4题:
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上述观点属于() ①唯物主义 ②唯心主义 ③不可知论 ④可知论
第5题: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第6题: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提出这一物质定义的是()
第7题:
列宁的经典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的哲学范畴,它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第8题:
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怎样才能使我们由“奴隶”变为“主人”?
第9题:
第10题:
人的意识活动不依赖于外部世界
人的意识活动有创造性
鬼神的形象完全是人脑凭空想象出来的
人的意识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
第11题:
各种实物的总和,物质概念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各种具体实物形态的共性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的客观实体
具体物质的代名词
第12题: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主观实在
主观存在
第13题:
()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第14题:
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据此回答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个“物质”的理解,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第15题:
列宁说“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必然性’的奴隶。一经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起着作用的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第16题:
下面是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组材料。 (1)德谟克利特说:“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 (2)拉美特里说:“在整个宇宙里,只有一个实体,只是它的形式有各种变化。” (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 (4)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5)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根据列宁的物质概念,说明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重大理论意义。
第17题:
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世界上并没有鬼神,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泥塑木雕的鬼神像。这一现象说明()
第18题:
“我们自己所属的物质的、可感知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和思维,不论它看起来是多么超感觉的,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这一观点表明()
第19题:
下列属于柏拉图观点的是()。
第20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认为,物质是()
第21题:
费尔巴哈
黑格尔
列宁
马克思
第22题:
理型的存在是晚于我们感觉到的世界的存在的
理型的存在是早于我们感觉到的世界的存在的
理型是与我们感觉到的世界是同时产生的
理型是与我们感觉到的世界是无关的
第23题:
现实的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意识和思维归根结底来源于物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
意识和思维即物质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