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论述烘丝机后室的安装过程。”相关问题
  • 第1题:

    KLK-G烘丝机是一种()烘丝机。
    逆流式

  • 第2题:

    烘丝机的筒体左右移位的原因分析及排除过程。
    (1)原因分析:①四个支撑筒体的尼龙辊轮其外圆尺寸是一致的,任何一个表面磨损出凹凸不平都会造成圆尺寸出现误差。②辊轮支撑轴的磨损,轴承的损坏。③辊轮与支撑轴装配太松,造成辊轮滑动位移。④辊轮支撑轴承座紧固螺栓松动。⑤更换尼龙辊轮或轴承时,安装位置错误。
    (2)维修过程:①更换尼龙辊轮时须保证四个辊轮的外径尺寸一致。确定滚筒的左右位置,使滚筒轴心在机架的对称铅垂面上,且辊轮轴线与机架对称面的对称度不大于±0.5mm。②确定四个支撑辊轮与滚筒上的前后滚道完全贴合。③调整辊轮,消除辊轮与滚道出现的契形误差和偏差误差。④调整主传动轮上尼龙齿轮与滚筒上大齿轮中心距,保证齿侧间隙在0.3-0.5mm之间,两齿轮啮合接触而斑点均匀。⑤调整进料端挡轮与滚道侧面完全贴合,保证滚筒转动时,挡轮仅作纯滚动,而无滑动现象。

  • 第3题:

    烘丝机的烘筒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上下窜动现象的原因分析及排除过程。
    (1)原因分析:烘筒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上下窜动现象,主要是由于四只支承辊轮与烘筒滚道的四条接触线不在同一平面上,造成支承辊轮和烘筒滚道接触变为点接触,该接触点互相交错。如果四个接触点形成一条螺旋线,烘筒在转动时就会沿着这个螺旋线运动,即烘筒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上下窜动的现象。
    (2)维修过程:当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或刚启动时,烘筒在运行时出现上下窜动现象,应立即停机检修。主要是对四只支承辊轮重新进行调整。首先检查支承辊轮轴承是否损坏,造成某一支承辊轮轴心线下降,使得四只支承辊轮上平面不在同一平面内,如有损坏则更换轴承。再者,按支架安装要求进行检查,如有支承辊轮轴心线与烘筒轴心线不平行,或者四只支承辊轮轴心线相对机架对称轴线不对称,应重新调整至符合要求。

  • 第4题:

    请叙述烘丝机热风循环系统工作过程及控制原理。
    工作过程:在离心风机的作用下,自然空气进入空气热交换器,经过冷热空气混合调节装置后,达到烘烤烟丝工艺所要求的热风温度,然后分为两路;一路由前室进入烘筒内,参与烟丝的对流干燥处理;另一路进入后室气尘抽箱,对排潮空气进行补偿,提高露点温度,减少结露现象。
    进入烘筒内的热风风量可手动调节,热风温度随烘烤过程的工艺要求可自动调节,其控制原理如下:
    装在热风管路上的铂热电阻测得温度的瞬时值,经温度变送器将此温度值转换为电信号输入控制柜的PLC中,PLC根据热风温度的设定值与实际温度的检测值进行综合比较,发出信号给冷热空气混合装置的电动角行程执行器,通过电动角行程执行器来控制风门的开度,从而达到控制热风温度的升降。

  • 第5题:

    烘丝机的导料筒安装在烘筒的()。
    进料端

  • 第6题:

    烘丝机的后室装有(),用于检测含尘废气的温度。
    双金属温度计

  • 第7题:

    后室是烘丝机的()端,也是烟丝在烘筒内升温后蒸发出来的水分、杂气、粉尘被热风带走的排放处。
    出料

  • 第8题:

    烘丝机安装时的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1、设备运到现场开箱后,要认真检查有无损坏的痕迹;按装箱单清点零、部件是否相符。检查各连接部位连接螺栓是否松动,管路法兰各密封面是否完好。
    2、吊装时,烘丝机的负重部位,应采取保护措施,使设备的表面不受损伤。
    3、烘丝机安装时,严禁将设备上表水分离器的排气口堵死或将其接入其它有压管网,以免影响设备运行并产生严重的人身安全事故。在安装外接排气管时,庆保证外接排气管通径不小于气水分离器排气口通径,并减少弯头,缩短距离,以降低排气背压。
    4、烘线机与除尘器之间的风管应尽可能短,弯头应尽可能少,以减少烘丝废气冷却结露现象,降低压损。5、烘丝机属大型复杂设备,安装人员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建议一般情况下由生产厂家的专业人员负责安装或指导安装。

  • 第9题:

    蓄电池室应在()完善照明、通风和取暖设施。蓄电池安装过程及完成后室内禁止烟火。

    • A、设备安装前
    • B、设备安装时
    • C、设备安装后
    • D、调试试验前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论述烘丝机筒体振动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正确答案: (1)产生故障的原因
    1)支承筒体的四个托轮采用的是尼龙橡胶合成材料制造,当长时间不工作时,筒体重量压迫会使托轮局部产生凹陷。如果托轮产生凹陷,在筒体转动时就会产生振动;
    2)支承托轮结构由轴承、轴、轴承支架固定在机座平面上。当轴承损坏或轴弯曲都会使托轮转动偏心,引起筒体转动振动。
    (2)故障排除方法
    1)将千分表固定在机架上,触头放在被测托轮面上,转动托轮检查千分表针指示刻度。判断托轮凹陷或不圆的状态,以确定是否需要更换托轮;
    2)用手触摸轴承支架外部,检查轴承支架是否过热,一般超过70℃的话,就有可能是轴承损坏;用探棒触到支架上,用耳朵听声音,如听到特殊异常声音,有可能轴承损坏,及时更换损坏轴承;
    3)用肉眼看或千分表检查托轮转动状态,当托轮转动成半圈高、半圈低的状态时,说明轴已弯曲,应更换轴。

  • 第11题:

    蓄电池室应在设备安装前完善()设施。蓄电池安装过程及完成后室内禁止烟火。

    • A、防爆
    • B、通风
    • C、取暖
    • D、照明
    • E、防毒

    正确答案:B,C,D

  • 第12题:

    问答题
    论述安装角度编码器的过程?

    正确答案: 按顺序依次把编码器的线接好,安装好齿轮,摇动夹爪零位块刚触发夹爪零位电眼,转动编码器使角度显示器显示200度,安装编码器使其齿轮于夹爪联动齿轮连接,拧紧螺栓锁住编码器。检查显示器显示任然200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烘丝机热风系统的安装过程。
    (1)将热风管分别与前室和后室相连接。
    (2)检查热风管道是否有漏风现象。
    (3)漏整风门的节流挡板,转动应灵活,无卡滞现象。
    (4)调节风门,按刻度先预调至3/4的开度。

  • 第14题:

    叙述烘丝机后室的安装过程。
    后室安装时需要以下工艺装备及设备:吊车、扳手。
    ⑴安装前先将后室的左半罩、右半罩、密封环、卡环、左挡板、右挡板、防护罩以及烘筒旋转接头上的防转装置拆除。
    ⑵吊装出料室并将其固定在机架上,然后依次将密封环、前半罩、后半罩装上。应注意在吊装时严禁与烘筒进出汽环、旋转接头发生碰撞。
    ⑶以烘筒轴线为基准,调整后室与烘筒密封配合的部位,保证圆周上的间隙均匀,最大间隙与最小间隙之差应小于5mm。
    ⑷吊装气尘抽箱,并将其与出料室连接在一起。
    ⑸调整密封带的松紧度,以烘筒在转动时密封毛毡与烘筒壁无缝隙为原则。
    ⑹安装卡环、左挡板、右挡板、烘筒旋转接头上的防转装置及防护罩。
    ⑺后室安装后,应检查后室的左挡板和右挡板与烘筒的分汽支承管在烘筒转动时不能有摩擦现象,如有摩擦应重新安装调整左挡板和右挡板,另外还可以修挫摩擦处。

  • 第15题:

    后室是烘丝机的出料端,也是烟丝在烘筒内升温后蒸发出来的()被热风带走的排放处。
    水分、杂气、粉尘

  • 第16题:

    简述烘丝机压缩空气管路系统的安装过程。
    (1)将压缩空气管路与后室(或者前室)喷吹管接口相连接。
    (2)检查压缩空气管路有无泄漏和堵塞现象。
    (3)调整设定压缩空气压力,供气压力调节器空气压力为0.14MPa、喷吹清扫空气压力0.4MPa。
    (4)由控制柜调整喷吹清扫空气压力0.4MPa。由控制柜调整喷吹清扫的喷吹间隔及周期:一般喷吹间隔为3-5秒,喷吹周期为30-40秒/次,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喷吹清扫效果作相应调整。

  • 第17题:

    顺流式烘丝机的筛分筒安装在(),随滚筒一起转动。
    滚筒出口端

  • 第18题:

    烘丝机的后室装有双金属温度法,用于()。
    检测含尘废气的温度

  • 第19题:

    逆流式烘丝机的筛分筒安装在滚筒的(),随滚筒一起转动。
    入口端

  • 第20题:

    蓄电池安装过程及完成后室内禁止()。

    • A、安装照明
    • B、安装空调
    • C、烟火
    • D、设置排风口

    正确答案:C

  • 第21题:

    筒式烘丝机在进行烟丝烘干时,产生的潮气由排潮风机排出。在排潮过程中,为了防止梗丝烟末流失,因而在排潮口处设计安装了()。


    正确答案:转网

  • 第22题:

    筒式烘丝机在排潮过程中,为了防止梗丝烟末流失,因而在排潮口处安装有()。

    • A、转网
    • B、插网
    • C、滤袋
    • D、挡料板

    正确答案:A

  • 第23题:

    蓄电池安装过程及完成后室内禁止烟火。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