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疾控中心对某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抽样做视力状况调查,抽样方法为分层抽样(按比例抽样),若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626、703、780,样本容量为84,则应从高二年级抽取的学生人数为多少?
A.24
B.26
C.28
D.30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某医师欲研究重点高中近视发生率,调查了400名中学生,近视人数为98人,试估计重点高中的学生近视发生率的95%可信区间。
因为本题中的n比较大,np=98>5,n(1-p)>5,所以本题可以用正态近似法估计总体率的95%的可信区间。
第8题:
青少年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和成熟期是()
第9题:
某中学学生邢军,在课堂上随意讲话,干扰了课堂秩序,任课教师吕某将其撵出课堂。下课后吕老师又罚邢军作“下蹲起立”动作l50次,由于邢军体力不支,栽倒地上,头部磕伤,后到医院花了500余元。邢军家长找到学校,要求校方处分吕某,并赔偿全部医疗费。 请依据教育法规对吕某的行为和家长的要求给予分析。
第10题:
吕某在其丈夫的酒里下毒致使其丈夫中毒而亡,案发后公安机关抓获吕某,发现吕某疯疯癫癫,下列哪些事项属于鉴定结论类的证据?()
第11题:
毒药的性能、名称和剂量
吕某患有精神病
吕某是否有外遇
吕某丈夫死亡原因
第12题:
初中二年级
初中三年级
高中一年级
高中二年级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某高中二年级的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学校社会工作者李某为了了解如何才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动力,招募了30名高二学生,并运用互动模式开展小组工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0题:
从高中二年级开始,儿童的机械记忆能力开始下降。
第21题:
研究显示,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在()。
第22题:
姜某,男,43岁。吕某,15岁,某中学学生。姜某多次威胁吕某让其在公共汽车上盗窃,并拿出盗窃钱财中的一小部分给吕某。截至案发时,吕某共盗窃403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3题:
初中一年级
初中二年级
高中一年级
高中二年级
第24题:
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
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
初中三年级~高中三年级
高中一年级~高中三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