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地球南北极地区所有的冰都是由降雪形成的。特别冷的空气不能保持很多的湿气,所以不能产生大量的降雪。科学研究表明,近年来,南北极地区的空气无一例外地特别冷。
以上信息能最有力地支持以下哪一项结论?( )
A、南北极地区较厚的冰层与较冷的空气是互相冲突的
B、在南北极地区,为了使雪转化为冰,空气必须特别冷
C、如果南北极地区的空气不断变暖,大量的极地冰将会融化
D、如果现在南北极地区的冰有任何增加和扩张,其速度也是极其缓慢的
第2题:
几乎所有的极地冰都是由降雪形成的,极冷的空气无法维持太多湿气,结果就无法产生许多雪。近年来,两极的气团都毫无例外地变得极冷。 上述信息支持下面哪一个结论?
A.如果极地冰正处于增厚与膨胀中,这种速度也是极慢的。
B.如果极地地区气温相当高,许多极地冰就会融化。
C.在过去几年里,极地地区降雪不断。
D.极地冰越厚,与之接触的气团越冷。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南北两极是地球上的寒冷地区,这两个地区相比,下列内容哪个描述正确?()
第6题:
南极和北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北极比南极更冷。
第7题:
空气里有凝结核不是形成降雪的必要条件。()
第8题:
关于世界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9题:
地球自转带给陀螺转轴的进动力矩,与陀螺所处空间的地理位置有关,在赤道为最大,在南、北两极为零。因此,在纬度≥()的高纬度地区(含南、北两极),陀螺仪不能定向。
第10题:
由太阳喷焰中发射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空气分子相撞,使之电离,并在地球磁场作下偏于两极上空形成,这种现象称为()。
第11题:
南极全年均比北极冷
北极全年比南极冷
北极的冬季比南极的冬季冷
北极的夏季比南极的夏季冷
第12题:
地面有大量冷空气移来
空气在冷的下垫面运动
高空有大量冷空气移来
夜间辐射冷却导致地面降温
第13题:
地球两极地区所有的冰都是由降雪形成的。特别冷的空气不能保持很多的湿气,所以不能产生大量降雪。近年来,两极地区的空气无一例外地特别冷。
以上信息最有力的支持以下哪一个结论?
A.两极地区较厚的冰层与较冷的空气是相互冲突的。
B.如果两极地区的空气不断变暖,大量的极地冰将会融化。
C.在两极地区,为了使雪转化为冰,空气必须特别冷。
D.如果现在两极地区的冰有任何增加和扩张,它的速度也是非常缓慢的。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平流雾是当()空气从海面平流至()的陆地下垫面时,所形成的范围广阔的雾
第17题:
在地球赤道地区降水少,两极附近降水多。
第18题:
由于太阳带电高能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使地球南北两极地区的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彩色的发光现象,称作()
第19题:
水汽饱和和空气里的凝结核是形成降雪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第20题:
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地区是()
第21题:
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当前两极地区的冰层正在不断变薄,其原因可能是()
第22题:
关于世界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第23题:
气流携带赤道地区的暖气流向极地流动;
空气中的水蒸气携带潜热;
洋流携带赤道地区的暖水流向两极地区;
以上答案都正确。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