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世界气象日的主题是“极地气象:认识全球影响”。当前两极地区的冰层正在不断变薄,其原因可能是
A.全球气候变暖
B.两极地区降水减少
C.两极地区陆地增厚
D.两极地区风速增大
第1题:
下列是有关经济全球化与“贫富分化”问题的材料:
【材料】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迪亚卜拉在纽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今年人类发展报告概况。迪亚卜拉说,今年的人类发展报告着重探索全球化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报告指出:“全球化为人类的进步、丰富人民的生活、增加机会和创造一个基于共同价值的社会提供了巨大的可能,但由于市场主宰了全球化进程,因而全球化的利益和机会都不是均等的,一部分国家和人口得益,而更多的则被边际化,从而形成了危险的‘两极分化,。”
报告特别提出:“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全球化以巨大推动,但将人们联结成一个新的全球网络主要为富国人服务。”
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个人都不能对这一全球性的变化袖手旁观,应该行动起来,通过新的规则和机构,在地方、国家、地区、全球各级进行强有力的管理,使更多的人能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创记录的贸易额和不断改善的运动手段,分享全球化的利益。”
请回答:
(1)如何看待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加深两极分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实现人类共同繁荣、消除两极分化的根本出路是什么?
【参考解析】:(1)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加快、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把世界的生产、贸易、金融等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开放。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具有促进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世界范围内流动,有助于各国经济的优势互补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第二,经济全球化使生产网络化体系逐步形成,投资外向化现象日益凸现,有助于推动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第三,经济全球化使贸易自由化的范围、金融国际化的进程正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扩大和推进,有助于推动各国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改革贸易和金融体制。第四,经济全球化使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但是,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经济运动,因而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产生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全球化把市场经济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消极功能扩展到世界范围,造成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危机爆发的世界性。第二,经济全球化把资本追求利润的动机和目的扩展到世界范围,力图使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第三,经济全球化把一国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扩展到世界范围,对发展中国家形成新的经济霸权的现实威胁,损害其国家主权和经济的正常发展。第四,经济全球化把一国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两极分化扩展到世界范围,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使一些国家和一部分人走向了贫穷化。
(2)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世界范围的富国与穷国
的分化,是发达国家对不发达国家剥削和控制的结果,是世界贫富悬殊进一步扩大的最主要的根源。经济全球化始终是在垄断资本控制下,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进行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等领域中的种种“制度和规则”的制定与实施,没有公平地反映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发达”与“不发达”国家经济、技术、人才差距十分悬殊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反映的各国相互依赖关系,其程度是不对等的,南方国家对北方国家的依赖程度大于北方国家对南方国家的依赖程度。其结果,必然是优势的一方得利较多,并控制弱势的一方。经济全球化确实使一部分国家抓住机遇取得了较快的发展,逐.步摆脱了不发达的状态。但是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存在重重困难,难于应付挑战,趋于“边缘化”。
(3)为了实现人类的共同繁荣,消除两极分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国际经济旧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相互依赖、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发展中国家要维护本国的主权和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改善贸易条件,稳定或提高初级产品的生产,实施必要的国际金融调控,减少本国的债务负担,通过国际立法规范发达国家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侵害。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