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儒、释、道三教问题凸显是在()。
第2题:
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第3题:
" 一问三不知"中的"三不知"最早是指儒、释、道三教。
第4题:
如何理解儒、释、道三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第5题:
佚名《五台山中台顶联》的下联“三教九流冠古今”中的“三教”是指儒、道、释。
第6题:
宋明理学是儒、道、释三教合流的产物,它以儒家思想的内容为主。
第7题: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第8题:
第9题:
儒
基督
道
释
第10题:
佛,道,儒
佛,道,法
儒,法,释
墨,法,道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关羽
老子
孔子
妈祖
第13题:
“三教九流”中的“三教”,通常是指()。
第14题:
道教中提倡“三教(儒、释、道)圆融”的是()。
第15题:
《十袈斋养新录》载:“自明以来又多一教……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与这段记述相符的作品是()
第16题:
如果说儒释道三教思想相争相融体现在《西游记》中,那么释是《西游记》名言标榜的思想意识,道是批判的对象,而儒则是小说的核心思想。
第17题:
金元以来至今,道教形成全真道与正一道。其中正一道创立于金初,主张道、释、儒三教合一。()
第18题:
洛江区内有着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双髻山(仙公山)。
第19题:
天、地、人
儒、法、墨
儒、释、道
儒、道、阴阳
第20题:
正一派
上清派
灵宝派
全真道
第21题:
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第22题:
观音
关公
韦驮
周文王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