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订货量=
=60(吨)
最佳订货次数=720/60=12(次)
平均日需求量=720/360=2(吨)
交货期长度及交货期内的需求量的概率分布如下:
保险储备量=0,再订货点=2×10=20(吨)
一次订货缺货量=2×30%+4×20%=1.4(吨)
缺货成本=1.4×50×12=840(元)
保险储备成本=0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840(元)
保险储备量=2(吨),再订货点=2×10+2=22(吨)
一次订货缺货量=2×20%=0.4(吨)
缺货成本=0.4×50×12=240(元)
保险储备成本=2×200=400(元)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240+400=640(元)
保险储备量=4(吨),再订货点=2×10+4=24(吨)
一次订货缺货量=0
缺货成本=0
保险储备成本=4×200=800(元)
缺货成本+保险储备成本=800(元)
经比较,设置2吨保险储备时的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最低,应设置2吨的保险储备。
购置成本=720×(3000+100)=2232000(元)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订货变动成本与储存变动成本之和的最小值)=60×200=12000(元)
与保险储备有关的存货总成本(缺货成本与保险储备成本之和的最小值)=240+400=640(元)
总成本=2232000+12000+640=2244640(元)
(2)经济订货量=
=30(吨)
与批量有关的存货总成本(订货变动成本与储存变动成本之和的最小值)=30×200×(1-2/10)=4800(元)
购置成本=720×(3300+20)=2390400(元)
总成本=2390400+4800=2395200(元)
(3)方案一的总成本低于方案二的总成本,应当选择方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