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面资料,作答题。
【资料】学生走进教室时,黄老师正在准备演示,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金属板,正在加热一个铝制的罐头盒,热金属板的旁边有一盆冰水。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还在讲话,这时候黄老师用钳子夹起罐头盒将其倒置于冰水中。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盒子在顷刻间变得粉碎,学生们停止了讲话,开始注视教室的前面,并立即开始提问。
黄老师使用了什么方式来使学生的注意力从讲话中回到课堂?( ) 查看材料
A.激发求知欲
B.制造突发事件
C.利用变化律
D.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E.演示生动有趣的实验
第1题:
老师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时,需要让学生通过听录音、看视频、搜索圆明园的相关资料等方式走进文本,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最适合老师采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是()
第2题:
正在上课的学生,迅速在课桌下躲避,震后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就近在开阔地带避震。
第3题:
学生听到()后,应迅速走进教室,准备好课本的学习用品。
第4题:
上课时学生正在专心听讲,突然教室外传来嘈杂生,学生们会不由自主的向外张望,这种注意类型属于()。
第5题:
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其内涵是()。
第6题:
一位老师正在上课,两同学在课堂上争执起来,老师制止无效,便让他们去教室外面吵。该老师侵犯了学生的什么权利()?
第7题:
第8题:
大家选择一个出口迅速撤离教室
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
各自选择最近路线迅速撤离教室
用书包保护头部,躲在课桌下,待地震过后,在老师指挥下迅速撤离教室到指定安全场地
第9题:
学生走出教室;教室通向学生
学生走进教室;教室通向学生
教室通向学生;学生走出教室
教室通向学生;学生走进教室
第10题:
激发求知欲
制造突发事件
利用变化律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第11题:
上课预备铃
上课铃
老师说上课
班长说起立
第12题:
学生带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老师上课要尽可能多提问
学生上课要提出问题
重视问题解决
第13题:
上课铃响后,李老师在推门进教室的时候,看到有学生在打闹,教室里很混乱,面对这种情景,李老师板着个脸开始训斥学生。你怎么看李老师这一行为?
第14题:
学生正在上课遇到地震()
第15题:
以下不能够用于成功地管理移动学习环境的是哪个策略?()
第16题:
工业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是(),信息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是()。
第17题:
学生走进教室时,黄老师正在准备演示,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金属板,正在加热一个铝制的罐头盒,热金属板的旁边有一盆冰水。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还在讲话,这时候黄老师用钳子夹起罐头盒将其倒置于冰水中。突然砰的一声巨响,盒子在顷刻间变得粉碎,学生们停止了讲话,开始注视教室的前面,并立即开始提问。就上述材料而言,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用了下列哪些措施?()
第18题:
教师提出问题,引发求知欲
通过教学媒体,提高教学的直观形象性
结合学生日常经验引入教学主题
向学生提示教学目标
第19题:
组织学生冲出教室,找楼梯逃生
让学生跳窗户逃生
告诉学生躲避于桌下,背向窗户,并用书包保护头部
带领学生冲出教室,乘电梯逃生
第20题:
在校园周围植树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每个学生都带一个防噪声耳罩
第21题:
直接发生途径
间接发生途径
直接转化途径
间接转化途径
第22题: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意后注意
选择性注意
第23题:
人身自由权
身心健康权
受教育权
名誉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