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某与张某之妻发生口角,被张某打成轻微伤。某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张某拘留五日。黄某认为处罚过轻遂向法院起诉,法院予以受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某区公安分局在给予张某拘留处罚后,应及时通知其家属B.张某之妻为本案的第三人C.本案既可以由某区公安分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也可以由黄某所在地的法院管辖D.张某不符合申请暂缓执行拘留的条件

题目

黄某与张某之妻发生口角,被张某打成轻微伤。某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张某拘留五日。黄某认为处罚过轻遂向法院起诉,法院予以受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某区公安分局在给予张某拘留处罚后,应及时通知其家属

B.张某之妻为本案的第三人

C.本案既可以由某区公安分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也可以由黄某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D.张某不符合申请暂缓执行拘留的条件


相似考题
更多“黄某与张某之妻发生口角,被张某打成轻微伤。某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张某拘留五日。黄某认为处罚过轻 ”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区公安分局派出所突击检查张某经营的娱乐厅,张某向正在卖淫嫖娼的人员通风报信,使派出所突击检查一无所获,民警遂将张某带回派出所调查.张某因受逼供说出实情,派出所据此对张某作出拘留10日的行政处罚.张某不服提起诉讼.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A.某区公安分局派出所是行政诉讼被告

    B.在拘留决定作出前,张某有权要求听证

    C.对张某的拘留决定违法

    D.因张某起诉,公安机关应暂缓执行拘留处罚


    正确答案:C
    C[解析]派出所作为公安机关的派出机构,不具有独立的行政主体地位和诉讼主体资格,对派出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应以直接领导该派出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本案中也就是应以该区公安分局为被告,A项说法不正确.《行政处罚法》中明确规定,可以要求听证的行政处罚种类只有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这三类,拘留不是可以适用听证程序的处罚种类,B项说法也是错误的.派出所民警在调查过程中,对张某实施逼供,由此取得的证据是违法的,而依此作出的处罚决定也是违法的,所以C项说法正确,是本题正确答案.行政处罚具有公定力,一经作出,即使存在违法,在行政决定被撤销前,仍应推定其合法,且诉讼程序不必然导致处罚决定的暂缓执行.D项说法错误.

  • 第2题:

    张某与黄某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合同标的额为1万元,张某向黄某交付2000元的保证金,黄某拒绝按照约定交付货物,给张某造成3000元的损失。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有权要求黄某支付7000元
    B:张某有权要求黄某支付5000元
    C:张某有权要求黄某支付4000元
    D:张某有权要求黄某支付3000元

    答案:B
    解析:
    《担保法解释》第118条规定:“当事人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当事入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本题中张某交付的是保证金,并未约定定金性质,因此张某交付的不是定金,不能适用定金罚则,张某只能要求黄某返还2000元。黄某的违约行为给张某造成了3000元的损失,张某有权要求张某赔偿损失,所以张某有权要求黄某支付5000元。

  • 第3题:

    某区公安分局依法对张某作出行政拘留5日的行政处罚,张某申请行政复议。如公安机关认为暂缓执行行政拘留不致发生社会危险,可以由张某按每日行政拘留500元的标准交纳保证金,行政拘留的处罚决定暂缓执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4题:

    张某夫妻无子女,2002年将孟某收为养子。2004年张某之妻死亡,2005年孟某结婚另居。2007年年初,张某因病去世。经查,张某与其弟弟、妹妹关系很好,经常来往。另张某之妻有一妹黄某。请问,以下谁为张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 A、孟某
    • B、张某之弟
    • C、张某之妹
    • D、黄某

    正确答案:A

  • 第5题:

    黄某与张某之妻发生口角,被张某打成轻伤,某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张某拘留10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只须受到行政处罚,无须承担民事责任
    • B、区公安分局应当告知张某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 C、如张某不服处罚决定,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 D、如张某不服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的,可以向区公安分局提出暂缓执行拘留

    正确答案:C,D

  • 第6题:

    张某假冒道士窜至乡村留守老妪黄某家中,与黄某攀谈中,煞有介事吓唬黄某近期家中在外的亲人有灾祸发生,黄某信以为真,求解化灾良方。张某说,拿出999元现金,用红布包好后敬神念咒,一切可化解。黄某拿出999元,张某用红包包裹,让黄某再取硬币9枚以便做法。黄某转身取币之际,张某把红布里的现金掉了包。张某交代黄某默念口诀99遍不得停顿,黄某遵从,随后张某匆匆离开。黄某念罢口诀,发现红布里包着一沓白纸。张某的行为构成()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 A、诈骗
    • B、盗窃
    • C、抢夺
    • D、招摇撞骗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张某、李某因共同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决定行政拘留后,张某申请行政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拘留已经开始执行,则张某需执行拘留完毕后再申请复议
    • B、张某向公安机关申请暂缓执行拘留,公安机关对张某可以暂缓执行拘留
    • C、张某申请暂缓执行拘留须由李某作担保人
    • D、张某、李某必须同时申请复议

    正确答案:B

  • 第8题:

    张某(16周岁,曾被收容教养)在酒吧饮酒,喝醉后向老板钱某赊账,钱某不同意,双刀发生口角,张某殴打钱某致轻微伤,钱某向公安机关报案。派出所民警赶到后,张某仍不停手。民警进行劝阻,张某对其辱骂拉扯,将民警的警服撕破。民警欲将张某传唤至派出所时,张某躺倒在地大喊“民警打人啦”,赖着不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以使用手铐、约束带、警绳等警械对张某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 B、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可以对张某强制传唤
    • C、对张某应当以殴打他人和阻碍执行职务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D、对张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处罚,但不执行行政拘留

    正确答案:B,C

  • 第9题:

    ()张某、李某因共同违法行为被公安机关决定行政拘留后,张某申请行政复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安机关可以暂缓对张某执行拘留
    • B、若拘留已经开始执行,则张某需执行拘留完毕后再申请复议
    • C、张某申请暂缓执行拘留须由李某作担保人
    • D、张某、李某必须同时提起复议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在某事故中,张某不幸身亡,申请宣告张某死亡的利害关系人的正确顺序是()。

    • A、张某妻乙、张某债权人丙、张某父丁、张某子戊
    • B、张某妻乙、张某父丁、张某子戊、张某债权人戊
    • C、张某父丁、张某子戊、张某妻乙、张某债权人戊
    • D、张某父丁、张某妻乙、张某债权人丙、张某子戊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问答题
    某日,胡某下班途中遭人殴打致轻微伤。某区公安分局经调查认为是张某所为,决定对张某行政拘留10日,并责令赔偿胡某医疗费等损失。张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复议。复议中市公安局认为殴打胡某的人是蔡某而非张某,遂将蔡某追加为复议第三人,并做出撤销区公安分局处罚决定、责令蔡某赔偿胡某医疗费等损失的复议决定。胡某对蔡某说,殴打他的人是张某,市公安局徇私舞弊为张某开脱,建议蔡某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问:(1)蔡某是否有权对复议决定提起行政诉讼?请说明理由。(2)若蔡某在复议决定作出后因意外事件死亡,谁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请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张某夫妻无子女,2002年将孟某收为养子。2004年张某之妻死亡,2005年孟某结婚另居。2007年年初,张某因病去世。经查,张某与其弟弟、妹妹关系很好,经常来往。另张某之妻有一妹黄某。请问,以下谁为张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A

    孟某

    B

    张某之弟

    C

    张某之妹

    D

    黄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机关职员田某和胡某是夫妻关系。该机关主管张某因态度粗暴、工作方法简单,与同事关系紧张。一日,因新职员田某的一点小过错,张某即对其当众训斥,因以前张某曾追求过田某之妻胡某而没有结果,田某认为这是张某借机报复。从此,田某对张某怀恨在心,并消极怠工,上班经常迟到。田某越是消极怠工,张某越是对其当众训斥,而田某愈发认为张某是故意刁难自己,同自己故意过不去。某年某月,张某因经济问题被立案审查,田某以为时机已到,为把张某彻底搞垮、搞臭,遂与妻子胡某商量,捏造张某犯罪事实:某年某月某日,张某把田某之妻胡某骗至宿舍中强行奸淫。周密计划后,田某、胡某遂向有关机关告发了张某。


    正确答案:
    答:田某、胡某的行为构成了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而捏造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他人有罪的行为。本罪的特点是:(1)犯罪对象是特定他人,如果捏造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作虚假告发,但没有指向任何具体的人,则不构成犯罪。(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假借司法机关以达到诬陷之目的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捏造犯罪事实;二是向有关国家机关或单位作虚假告发。二者缺一不可。行为人如果捏造的不是犯罪事实:虽有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之目的,也不构成犯罪。(3)本罪在主题方面是故意并且具有使特定的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但事实上被诬陷人是否受到刑事处分,不影响本罪成立。如果行为人并无使他人受到刑事处罚的目的,只是意图损坏他人名誉或使其受纪律处分,不构成本罪。认定本罪,须注意其与报复陷害罪的区别。所谓报复陷害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两罪的主要区别有:
    (1)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前者可以是任何人,无身份限制;后者的对象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2)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报复陷害罪必须是利用职务、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诬告陷害的行为,是否利用职权,对构成犯罪与否,没有影响。(3)犯罪故意的内容不同,报复陷害罪的行为人有陷害他人的目的,但并非限于让被害人受到刑事处罚;诬告陷害罪,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意图使他人受到刑事处分的目的。(4)犯罪主体不同。

  • 第14题:

    黄某与张某之妻发生口角,被张某打成轻微伤。某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张某拘留5日。黄某认为处罚过轻遂向法院起诉,法院予以受理。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某区公安分局在给予张某拘留处罚后,应及时通知其家属
    B:张某之妻为本案的第三人
    C:本案既可以由某区公安分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也可以由黄某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D:张某不符合申请暂缓执行拘留的条件

    答案:A,D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7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向被处罚人宣告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无法当场向被处罚人宣告的,应当在二日内送达被处罚人。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应当及时通知被处罚人的家属。”故选项A的说法正确c本题中,虽然事件起因与张某之妻有直接关联,但张某之妻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张某被拘留5日)无直接的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张某之妻不宜列为本案的第三人参加诉讼,而可以作为证人参加诉讼。故选项B的说法错误。《行政诉讼法》第18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行诉解释》第9条规定:“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的‘原告所在地’,包括原告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和被限制人身自由地。行政机关基于同一事实既对人身又对财产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被扣押或者没收财产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上述行为均不服的,既可以向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向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受诉人民法院可一并管辖。”而本题中,受到拘留处罚者是张某,而提起行政诉讼者则是受害人黄某,故不适用特殊地域管辖。故选项C的说法错误。《治安管理处罚法》第107条规定,申请暂缓执行拘留决定的条件是,被处罚人本人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而本题中提起行政诉讼者是受害人黄某,而不是被处罚人张某,故张某不符合申请暂缓执行拘留的条件。故选项D的说法正确。

  • 第15题:

    张某因纠纷将李某打成轻微伤,经调解无效,公安机关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后李某要求张某赔偿医疗费,张某称:“打了不罚,罚了不打,现在我已经受到公安机关的处理,就不能再赔钱了。”张某的说法是错误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王某因琐事和张某在王某家门前发生口角,王某扬言要找人殴打张某,当王某的姐姐黄某和姐夫李某准备驾车离开王某家时,张某以为黄某和李某就是王某叫来对付自己的人,因此不让车走,王某去拖开张某时双方发生抓扯,相互扯对方头发,派出所接到报警赶至现场,张某和王某仍不松手,李某于是踢了张某一脚,张某仍不放手,并与黄某发生口角,说“你敢打我吗?”黄某又打了张某一巴掌。关于本案作法正确的有()。

    • A、王某应以殴打他人处理,并可依法适用调解
    • B、本案中王某因构成结伙殴打他人,依法不适用调解
    • C、王某和李某构成结伙殴打他人
    • D、王某和黄某构成结伙殴打他人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下列不能适用治安调解的案件有()。

    • A、张某盗窃李某的钱包被李某当场发现,后被民警带到公安机关,张某要求对该案进行调解
    • B、万某因对自己81岁的岳母长期积怨,忍无可忍将岳母打成轻微伤,其妻子报案后,被公安机关调查,其妻要求调解,但其岳母不同意
    • C、嫖客苏某与卖淫女赵某在宾馆嫖宿,嫖宿后因嫖资支付发生纠纷,争吵之时被公安派出所民警抓获,二人要求调解
    • D、张某侮辱李某,李某遂到公安派出所报案,张某知道后,来到李某家将其打成轻微伤,张某要求调解

    正确答案:A,B,C

  • 第18题:

    张某吃夜宵时与邻桌的黄某发生口角,进而发生打斗,张某拿起店里的菜刀砍伤了黄某,黄某掏出身上的小刀划伤张某。某公安派出所民警接到报警后赶到现场,对黄某、张某实施强制传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菜刀、小刀都应扣押后收缴
    • B、对张某、黄某实施强制传唤报经该公安派出所领导批准即可
    • C、因张某还涉嫌和其家人共同盗窃犯罪,为不泄露工作秘密,可不通知其家属强制传唤的情况
    • D、强制传唤不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正确答案:A,C,D

  • 第19题:

    李某、张某共谋盗窃黄某家,李某负责盗窃,张某负责楼下望风,并商定万一被发现,张某要立即上楼帮忙。李某进入黄某家中盗窃时,被黄某发现,李某遂逃跑。黄某紧追不舍。李某逃至楼下,让张某帮忙,张某遂将路边捡到的一根棍子递给李某,李某用棍子将黄某打倒在地。李某、张某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张某与王某因矛盾互殴,打架过程中张某抄起自己的手机朝王某头部扔去,致王某轻微伤,办案民警将该手机扣押。后解除扣押,张某被公安机关处以罚款400元。张某如不服扣押决定和处罚决定,可对扣押决定和处罚决定一并提起行政复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对社区戒毒人员张某终止社区戒毒的情形是()。

    • A、张某被行政拘留
    • B、张某被收监执行有期徒刑
    • C、张某被劳动教养
    • D、张某被取保候审

    正确答案:B,C

  • 第22题:

    陈某与张某之妻发生口角,被张某打成轻微伤。某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张某作出拘留决定。陈某认为处罚过轻遂向法院起诉,法院予以受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某区公安分局在给予张某拘留处罚后,应及时通知其家属
    • B、本案中对张某的拘留期限最长不能超过20日
    • C、张某是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 D、张某之妻为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 E、本案既可以由某区公安分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也可以由陈某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正确答案:A,C

  • 第23题:

    多选题
    陈某与张某之妻发生口角,被张某打成轻微伤。某区公安分局决定对张某作出拘留决定。陈某认为处罚过轻遂向法院起诉,法院予以受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某区公安分局在给予张某拘留处罚后,应及时通知其家属

    B

    本案中对张某的拘留期限最长不能超过20日

    C

    张某是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D

    张某之妻为行政诉讼的第三人

    E

    本案既可以由某区公安分局所在地的法院管辖,也可以由陈某所在地的法院管辖


    正确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拘留、行政诉讼管辖、当事人。行政拘留的期限一般为1日以上15日以下。所以选项B错误。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本题中,张某同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张某之妻虽然参与打架,但是与行政处罚本身没有利害关系,张某为本案的第三人,并不是张某之妻。所以选项D错误。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的,可以在原告所在地或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但是行政拘留不是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而是行政处罚,所以这里不能由原告所在地法院管辖。所
    以选项E错误。
    【该题针对“地域管辖”知识点进行考核】

  • 第24题:

    不定项题
    在黄某与张某就该房屋的转让合同进行洽谈过程当中,小王不得(  )。
    A

    将黄某可承受的最高购买价告诉张某

    B

    将房屋转让涉及的税费告诉黄某和张某

    C

    将张某的付款能力等个人信用情况告诉黄某

    D

    将张某的房屋存在租赁情况告诉黄某


    正确答案: A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