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3日,人民法院审理某案后当庭宣判,那么最迟在什么时间人民法院应当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 )。A.6月8日B.6月9日C.6月10日D.6月14日

题目

2005年6月3日,人民法院审理某案后当庭宣判,那么最迟在什么时间人民法院应当将判决书送达被告人?( )。

A.6月8日

B.6月9日

C.6月10日

D.6月14日


相似考题
更多“2005年6月3日,人民法院审理某案后当庭宣判,那么最迟在什么时间人民法院应当将判决书送 ”相关问题
  • 第1题:

    当庭宣判的,法院应当在()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应当当庭发给判决书。

    A、5

    B、7

    C、8

    D、10


    参考答案:D

  • 第2题: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民事诉讼开庭审理规定的是()。

    A、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B、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C、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D、当庭宣判的,应当在14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答案:D
    解析:
    本题的考点为民事诉讼开庭审理的规定。民事诉讼开庭审理的规定包括:(1)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2)当庭宣判的,应当在10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3)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4)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 第3题:

    当庭宣判的,法院应当在()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应当当庭发给判决书。

    A5

    B7

    C8

    D10


    D

  • 第4题:

    当庭宣判的,应当宣布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正确答案:错

  • 第5题:

    共用题干

    下列关于审理期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某寻衅滋事一案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3个月内宣判
    B:甲地人民法院对方某一案进行审判时发现该案应当由乙地人民法院管辖,于是将案件移送给乙地人民法院。乙地人民法院自收到案件之日起,连续计算审理期限
    C:人民法院对张某一案进行审判过程中,人民检察院要求补充侦查。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连续计算审理期限
    D:苗某一案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十分困难,人民法院可以在受理后5个月内宣判

    答案:A,D
    解析:
    《刑诉解释》第243条规定,审判期间,人民法院发现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检察院不同意或者在7日内未回复意见的,人民法院应当就起诉指控的犯罪事实,依照本解释第241条的规定作出判决、裁定。由此可见,本题中是建议检察院补充起诉,而不是建议补充侦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1条,人民法院调查核实证据,可以进行勘验、检查、扣押、鉴定和查询、冻结。
    根据《刑诉解释》第236条的规定,被告人在最后陈述中提出新的事实、证据,合议庭认为可能影响正确裁判的,应当恢复法庭调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90条,公诉人、辩护人应当向法庭出示物证,让当事人辨认。
    依据《刑诉解释》第212条的规定,对该证人证言质证的顺序应当是辩护人、被告人、被害人、公诉人。因此C选项表述正确。按照《刑诉解释》第229条的规定,法庭辩论应当在审判长的主持下,按照下列顺序进行:(1)公诉人发言;(2)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3)被告人自行辩护;(4)辩护人辩护;(5)控辩双方进行辩论。因此,A选项表述正确,B选项错误。
    《刑诉解释》第250条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诉讼参与人或者旁听人员扰乱法庭秩序,审判长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情节较轻的,应当警告制止并进行训诫;(2)不听制止的,可以指令法警强行带出法庭;(3)情节严重的,报经院长批准后,可以对行为人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15日以下的拘留;(4)未经许可录音、录像、摄影或者通过邮件、博客、微博客等方式传播庭审情况的,可以暂扣存储介质或者相关设备。依据此法条,可以看出: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C选项的错误在于罚款的决定主体是院长,而不是审判长;D选项的错误在于罚款的金额超过了法定限制。
    一审的办案期限是指人民法院对第一审刑事案件从受理到宣判的最长时间限制。在此将《刑事诉讼法》对于一审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的办案期限的主要规定总结如下:(1)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的2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3个月。(2)下列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2个月:①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②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③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④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3)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4)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