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评价抽样结果形成审计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明细账串户统计无需记录 B.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接近或超过可容忍误差,审计人员应当重估抽样风险,如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 C.对无法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取得审计证据的样本,应当实施替代程序。如果审计人员无法或者没有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则应将该项目视为一项误差 D.内控测试时,如果无法达到预期信赖程度,要考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题目
下列关于评价抽样结果形成审计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细账串户统计无需记录
B.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接近或超过可容忍误差,审计人员应当重估抽样风险,如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
C.对无法按照既定的审计程序取得审计证据的样本,应当实施替代程序。如果审计人员无法或者没有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则应将该项目视为一项误差
D.内控测试时,如果无法达到预期信赖程度,要考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
明细账串户统计误差时排除,但仍应记录,选项A错误。如果推断的总体误差接近或超过可容忍误差,审计人员应当重估抽样风险,如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应考虑是否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程序,选项B错误。内控测试时,如果无法达到预期信赖程度,考虑增加样本量或调增控制风险的评估水平,修改实质性审查程序,选项D错误。
更多“下列关于评价抽样结果形成审计结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关于单项评价结果和综合评价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包括( )。


    正确答案:ACD

  • 第2题:

    下列关于属性抽样法基本步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确定总体——确定样本量——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审查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形成结论
    B:确定总体——确定样本量——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审查样本——形成结论
    C:确定总体——确定抽样参数——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审查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形成结论
    D:确定总体——确定抽样参数——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审查样本——形成结论

    答案:C
    解析:

  • 第3题:

    审计人员在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以形成审计结论时,具体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

    A.分析样本误差
    B.推断总体误差
    C.重估抽样风险
    D.形成审计结论
    E.撰写审计报告

    答案:A,B,C,D
    解析:
    不包括撰写审计报告。

  • 第4题:

    关于审计抽样基本特征,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B.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C.选样方法能够计量并控制审计风险在可接受的水平
    D.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答案:C
    解析:
    选项C错误,选样方法只是选取样本的方法,它不能控制审计风险。
    本题考查:审计抽样的特征

  • 第5题:

    下列关于审计抽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审计抽样是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B、在审计抽样中,所有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C、审计抽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或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
    D、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属于审计抽样的一种

    答案:A,B,C
    解析:
    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不符合审计抽样的特征,审计抽样是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所以选项D错误。

  • 第6题:

    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制定审计抽样方案;选取样本;()。

    • A、对样本执行审计测试
    • B、评价样本
    • C、根据样本评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 D、形成结论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审计人员应当如何评价抽样结果并形成审计结论?


    正确答案:(1)如果审计人员推断的总体误差接近可容忍误差,则表明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差的可能性会增加。对此,审计人员应该重估抽样风险。如果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可接受,则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如果审计人员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了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则也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如果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则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者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包括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如果样本的误差率超出了预期,审计人员应当修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或获取进一步审计证据支持初始评估结果。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如果样本的误差额超出了预期,除非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应当认为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
    (3)如果推断误差总额与异常误差之和低于但接近可容忍误差,审计人员就应当根据其他审计程序考虑样本结果的说服力,并考虑是否需要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
    (4)在抽样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可确定审计证据是否足以证实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以形成审计结论。如果对样本结果的评价显示,对总体相关特征的评估需要修正,审计人员可以单独或综合采取一些措施,诸如提请管理层对已识别的误差和存在更多误差的可能性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予以调整,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等。

  • 第8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审计抽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审计抽样是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B

    在审计抽样中,所有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C

    审计抽样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或评价与被选取项目的某些特征有关的审计证据,以形成或帮助形成对从中抽取样本的总体的结论

    D

    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属于审计抽样的一种


    正确答案: D,C
    解析:
    对全部项目进行测试不符合审计抽样的特征:即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所以D项错误。

  • 第9题:

    单选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作出相应结论的过程,指的是()。
    A

    审计抽样

    B

    审计测试

    C

    审计复核

    D

    统计抽样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审计人员在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以形成审计结论时,具体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A

    分析样本误差

    B

    推断总体误差

    C

    重估抽样风险

    D

    形成审计结论

    E

    撰写审计报告


    正确答案: D,C
    解析: 不包括撰写审计报告。

  • 第11题:

    多选题
    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步骤:制定审计抽样方案;选取样本;()。
    A

    对样本执行审计测试

    B

    评价样本

    C

    根据样本评价结果推断总体特征

    D

    形成结论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利用外部专家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审计人员应对利用外部专家工作结果所形成的审计结论负责

    B

    外部专家应对利用其工作结果所形成的审计结论负责

    C

    在向外部专家阐明工作目标的前提下,审计人员无需对利用其工作结果所形成的审计结论负责

    D

    在保持合理职业谨慎的前提下,审计人员无需对利用外部专家工作结果所形成的审计结论负责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13题:

    下列关于属性抽样法基本步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确定总体—确定样本量—确定抽样参数一选取样本—审查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形成结论

    B.确定总体一确定样本量—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一评价抽样结果—审查样本—形成结论

    C.确定总体—确定抽样参数—确定样本量一选取样本—审查样本一评价抽样结果—形成结论

    D.确定总体—确定抽样参数—确定样本量一选取样本—评价抽样结果一审查样本—形成结论

    答案:C
    解析:
    属性抽样法基本步骤:1、根据审计目标确定审查总体,并定义属性和误差;2、确定抽样参数3、确定样本量4、选取样本并进行审查5、评价抽样结果推断总体

  • 第14题:

    下列关于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选取部分特定项目进行审查的结果,不能用于推断整个审计事项
    B.在审计事项包含的项目数量较多,需要对审计事项某一方面的总体特征作出结论时,审计人员可以进行审计抽样
    C.审计人员可以在审计中结合使用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三种方法
    D.审计抽样包括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

    答案:D
    解析:
    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是和审计抽样平行的方法。

  • 第15题:

    下列关于审计抽样目标的表述,正确的有( )。

    A.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抽样的目标,是为得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提供合理的基础
    B.样本设计阶段,旨在根据测试的目标和抽样总体,制定计划并选取样本
    C.选取样本阶段,旨在采用适当的方法对选取的样本实施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误差
    D.评价样本结果阶段,旨在根据对误差的性质和原因的分析,将样本结果推断至总体,形成对总体的结论

    答案:A,D
    解析:
    选项B,样本设计阶段,旨在根据测试的目标和抽样总体,制定选取样本的计划;选项C,选取样本阶段,旨在按照适当的方法从抽样总体中选取所需的样本,并对其实施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误差。

  • 第16题:

    下列关于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性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的金额有关
    B、变量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发生率有关
    C、货币单元抽样运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得出以金额表示的结论
    D、货币单元抽样运用变量抽样的原理

    答案:C
    解析:
    选项A,变量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的金额有关;选项B,属性抽样得出的结论与总体发生率有关;选项D,货币单元抽样运用属性抽样的原理得出以金额表示的结论。

  • 第17题:

    审计人员在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以形成审计结论时,具体的程序和内容包括()。

    • A、分析样本误差
    • B、推断总体误差
    • C、重估抽样风险
    • D、形成审计结论
    • E、撰写审计报告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内部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活动中,采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被审查和评价的审计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测试,以样本审查结果推断总体特征并作出相应结论的过程,指的是()。

    • A、审计抽样
    • B、审计测试
    • C、审计复核
    • D、统计抽样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审计抽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运用审计抽样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注册会计师确定审计程序的范围,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得出合理的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B

    注册会计师拟实施的审计程序将对运用审计抽样产生重要影响

    C

    对选取的样本项目实施的审计程序通常与使用的抽样方法无关

    D

    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可以运用审计抽样


    正确答案: C
    解析: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为风险评估程序,在风险评估程序中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属性抽样法基本步骤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

    确定总体——确定样本量——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审查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形成结论

    B

    确定总体——确定样本量——确定抽样参数——选取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审查样本——形成结论

    C

    确定总体——确定抽样参数——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一审查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形成结论【考点四】属性抽样法的含义和基本步骤

    D

    确定总体——确定抽样参数——确定样本量——选取样本——评价抽样结果——审查样本——形成结论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停--走抽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停--走抽样也叫行止抽样、连续抽样

    B

    停--走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改进形式

    C

    停--走抽样是采用边抽样、边审查、边判断的方法,一旦能得出审计结论即可中止抽样

    D

    停--走抽样是一定要把全部样本单位抽出才能得出审计结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审计抽样特征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针对总体进行分层,再选取样本

    B

    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

    C

    所有抽样单元均有被选取的机会

    D

    可以根据样本项目的测试结果推断出有关抽样总体的结论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选项A错误。如果审计抽样运用于控制测试,测试的总体没有变异性,不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同样,如果采用PPS抽样,由于样本是以元为单位,总体没有变异性,也不需要对总体进行分层。

  • 第23题:

    问答题
    审计人员应当如何评价抽样结果并形成审计结论?

    正确答案: (1)如果审计人员推断的总体误差接近可容忍误差,则表明信赖过度风险和误差的可能性会增加。对此,审计人员应该重估抽样风险。如果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可接受,则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如果审计人员推断的总体误差超过了可容忍误差,经重估后的抽样风险不能接受,则也应增加样本量或执行替代审计程序。审计人员如果认为抽样结果无法达到其对所测试的内部控制的预期信赖程度,则应考虑增加样本量,或者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包括修改实质性测试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2)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如果样本的误差率超出了预期,审计人员应当修正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或获取进一步审计证据支持初始评估结果。在实施细节测试时,如果样本的误差额超出了预期,除非有进一步的证据证明不存在重大错报,审计人员应当认为所测试的交易或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报。
    (3)如果推断误差总额与异常误差之和低于但接近可容忍误差,审计人员就应当根据其他审计程序考虑样本结果的说服力,并考虑是否需要获取更多的审计证据。
    (4)在抽样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审计人员可确定审计证据是否足以证实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以形成审计结论。如果对样本结果的评价显示,对总体相关特征的评估需要修正,审计人员可以单独或综合采取一些措施,诸如提请管理层对已识别的误差和存在更多误差的可能性进行调查,并在必要时予以调整,修改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考虑对审计报告的影响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