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餐馆发生一起谋杀案,经调查: 第一,谋杀的工具或者是*,或者是刀 第二,谋杀的时间或者在午夜12点,或者在凌晨4点 第三,谋杀者或者是甲,或者是乙 如果以上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 ) ①死者不是甲用*在午夜12点谋杀的。因此,死者是乙用刀在凌晨4点谋杀的。 ②死者是甲用*在凌晨4点谋杀的。因此,死者不是乙用*在凌晨4点谋杀的。 ③谋杀时间是午夜12点。但不是甲用*谋杀的。因此,一定是乙用刀谋杀的。A.仅① B.仅② C.仅①② D.①②③

题目

:某餐馆发生一起谋杀案,经调查: 第一,谋杀的工具或者是*,或者是刀 第二,谋杀的时间或者在午夜12点,或者在凌晨4点 第三,谋杀者或者是甲,或者是乙 如果以上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 ) ①死者不是甲用*在午夜12点谋杀的。因此,死者是乙用刀在凌晨4点谋杀的。 ②死者是甲用*在凌晨4点谋杀的。因此,死者不是乙用*在凌晨4点谋杀的。 ③谋杀时间是午夜12点。但不是甲用*谋杀的。因此,一定是乙用刀谋杀的。

A.仅① B.仅② C.仅①② D.①②③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此题可以用排除法。由题意知判断①,死者不是甲用*在午夜12点谋杀,即可推出死者是甲用刀在午夜12点谋杀,或死者是乙用*在午夜12点谋杀或者其他情形,并不一定是乙用刀在凌晨4点谋杀的,所以判断①错,排除A、C、D。
更多“:某餐馆发生一起谋杀案,经调查: 第一,谋杀的工具或者是*,或者是刀 第二,谋杀的 ”相关问题
  • 第1题:

    以下()不是“涅恰耶夫谋杀案”的参与者

    A.普雷热夫

    B.巴枯宁

    C.涅恰耶夫

    D.尼古拉耶夫


    参考答案:B

  • 第2题:

    在一桩谋杀案审理中,徐警官推断:作案者要么是李华,要么是王伟,二者必有其一;所用作案工具或者是铁锹,或者是匕首,二者至少其一。

    如果徐警官的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推断一定成立?()

    Ⅰ.该案不是李华用铁锹所为。因此,一定是王伟用匕首所为。

    Ⅱ.在该案侦破中发现李华用了铁锹。因此,作案工具不可能是匕首。

    Ⅲ.该案的作案者不是李华,并且所用的作案工具也不是铁锹。因此,一定是王伟用匕首所为。

    a.只有Ⅰ B.只有Ⅱ C.只有Ⅲ D.Ⅰ和Ⅲ


    答案:C
    解析:
    如果该案不是李华用铁锹所为,完全可能是李华用匕首所为,或者王伟用铁锹所为,因此,Ⅰ项不一定成立;题干断定“所用作案工具或者是铁锹,或者是匕首,二者至少其一”,因此,该案可能同时使用这两种作案工具,所以Ⅱ项不一定成立;如果该案的作案者不是李华,则一定是王伟;如果所用的作案工具不是铁锹,则一定是匕首,因此,如果该案的作案者不是李华,并且所用的作案工具不是铁锹,那么,一定是王伟用匕首所为,所以,Ⅲ项成立。故本题选C。

  • 第3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侦探是()


    正确答案:波罗

  • 第4题:

    以下哪个不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

    • A、《捕鼠器》
    • B、《东方快车谋杀案》
    • C、《漫长的告别》
    • D、《罗杰疑案》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作者是美国作家克莉丝蒂。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侦探王后阿加莎·克里斯蒂所写()

    • A、《东方快车谋杀案》
    • B、《尼罗河上的惨案》
    • C、《巴斯克维尔的猎犬》
    • D、《阳光下的阴谋》

    正确答案:C

  • 第7题:

    以下参与了“涅恰耶夫谋杀案”的是()。

    • A、巴枯宁
    • B、普雷热夫
    • C、尼古拉耶夫
    • D、涅恰耶夫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问答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侦探是谁?

    正确答案: 波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侦探是()

    正确答案: 波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以下()不是“涅恰耶夫谋杀案”的参与者
    A

    普雷热夫

    B

    巴枯宁

    C

    涅恰耶夫

    D

    尼古拉耶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一桩投毒谋杀案,作案者要么是甲,要么是乙,二者必有其一;所用毒药或者是毒鼠强,或者是乐果,二者至少其一。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一项推断一定成立?(  )①该投毒案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②在该案侦破中,发现甲投了毒鼠强。因此,案中的毒药不可能是乐果。③该投毒案的作案者不是甲,并且所投的毒药不是毒鼠强。因此,一定是乙投乐果所为。
    A

    只有①

    B

    只有②

    C

    只有③

    D

    只有①和③


    正确答案: D
    解析:
    ①错误,由题中的条件可知,投毒案就算不是甲投毒鼠强所为,也不一定就是乙投乐果所为,因为乙也可以投毒鼠强,或者甲也可以投乐果,所以条件①不一定成立。②错误,根据题中已知条件,“所用毒药二者至少其一”可知,所投毒药可以是其中一种,也可以是两种皆有,所以条件②不一定成立。③正确,由已知条件作案者必有一人,所用毒药必有一种,可以确定,作案者不是甲就是乙,所用毒药不是毒鼠强就一定是乐果,因此条件③一定成立。因此答案选C。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个不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
    A

    《捕鼠器》

    B

    《东方快车谋杀案》

    C

    《漫长的告别》

    D

    《罗杰疑案》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某餐厅发生一起谋杀案,经调查:
    第一,谋杀或者用的是叉,或者用的是刀,二者必居其一。
    第二,谋杀时间或者在午夜12点,或者在凌晨4点。
    第三,谋杀者或者是甲,或者是乙,二者必居其一。
    如果以上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一定是真的?( )
    (1)死者不是甲用叉在午夜12点谋杀的,因此,死者是乙用刀子在凌晨4点谋杀的。
    (2)死者是甲用叉在凌晨4点谋杀的,因此,死者不是乙用叉在凌晨4点谋杀的。
    (3)谋杀的时间是午夜12点,但不是甲用叉子谋杀的,因此,一定是乙用刀子谋杀的。
    A.仅(1) B.仅(2) C.仅(3) D. (2)和(3)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选言命题和联言命題的否定,可以采用反证法来解答,也即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命题就不成立。首先看(1),死者还可以是甲用刀在午夜12点谋杀的或者甲用叉在凌晨4点谋杀的等,故(1)说法错误。再看(2),因为谋杀者只能是甲或者乙中的一个,既然是甲谋杀的,故肯定不能再是乙谋杀的,“乙用叉在凌晨4点谋杀的”是一个联言命题,只要肯定其中一个为假,则这个命题就为假,故(2)正确。再看(3),死者还可以是甲用刀子谋杀的或者是乙用叉谋杀的,故(3)说法错误。只有(2)正确,答案选B。

  • 第14题:

    (2007年真题)下列情形中,属于故意杀人罪实行行为的是(  )。
    A.甲为谋杀刘某而持刀潜入刘某家中隐藏、守候
    B.乙为谋杀孙某购买一支手枪,以便杀孙某时使用
    C.丙为谋杀赵某而在赵某饮用的茶水中投放毒药
    D.丁为谋杀李某而花10万元雇佣杀手


    答案:C
    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预备行为与实行行为的关系。预备行为在故意犯罪过程中,是为实行行为创造便利条件而存在的行为。刑法总则规定犯罪预备行为应受刑罚处罚,但它不属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实行行为,是指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直接威胁或侵害某种具体犯罪的直接客体并为完成该种犯罪所必需的行为,属于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就故意杀人罪而言,属于构成要件的行为要作具体分析,有的可能采取投毒杀人的方法,有的可能采取持刀砍杀的方法,有的可能采取枪击的方法。在投毒杀人的情况下,行为人准备毒药的行为是犯罪预备行为,只有当行为人开始将毒药投入到被害人可能服用的饮食或饮料中时,才能认为杀人行为已经着手进行。在持刀砍杀的情况下,行为人必须近距离接近被害人才可能实施砍杀行为,因此,持刀接近犯罪现场的行为只能认为是犯罪预备行为,只有当行为人已经贴近被害人并开始举刀砍杀被害人时,才能认为是已经着手实施杀人行为。而在枪击杀人的情况下,只要行为人持枪进入有效射程范围内,开始实施诸如掏出枪支、推弹上膛、瞄准目标或者扣动扳机等行为的,即认为杀人行为已经着手进行。故只有C项表述正确。

  • 第15题:

    以下()不是“涅恰耶夫谋杀案”的参与者

    • A、普雷热夫
    • B、巴枯宁
    • C、涅恰耶夫
    • D、尼古拉耶夫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历史上第一件谋杀案是什么?


    正确答案:历史上第一件谋杀案是该隐杀亚伯。即哥哥杀弟弟。

  • 第17题:

    "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出现是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 A、《血字的研究》
    • B、《东方快车谋杀案》
    • C、《尼罗河上的惨案》
    • D、《难逃一生》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里的侦探是谁?


    正确答案: 波罗。

  • 第19题:

    艾略特1943年后(晚期)的主要作品有()。

    • A、《三位圣贤的旅程》
    • B、《大教堂谋杀案》
    • C、《鸡尾酒会》
    • D、《机要秘书》
    • E、《政界元老》

    正确答案:C,D,E

  • 第20题:

    判断题
    《东方快车谋杀案》作者是美国作家克莉丝蒂。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以下参与了“涅恰耶夫谋杀案”的是()。
    A

    巴枯宁

    B

    普雷热夫

    C

    尼古拉耶夫

    D

    涅恰耶夫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侦探福尔摩斯"第一次出现是在下列哪部作品中:()
    A

    《血字的研究》

    B

    《东方快车谋杀案》

    C

    《尼罗河上的惨案》

    D

    《难逃一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历史上第一件谋杀案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历史上第一件谋杀案是该隐杀亚伯。即哥哥杀弟弟。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