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张女士患忧郁症,目前病情稳定,在家康复。但她时常情绪低落,认为自己没有用处,拖累了家人。社会工作者小袁运用认知行为理论为张女士提供服务,希望改善她的情绪和行为状态。此时,小袁的工作重点应该放在()。
第5题:
张女士文化水平不高,在一家大型超市做保洁工作。一天,她在四楼擦玻璃窗,不慎坠楼,从此失去双腿。超市给了一笔数额不多不少的慰问补偿金。丈夫对张女士很关心,为了多挣钱,又去兼职。家里孩子一个8岁,一个10岁,都很懂事,上学前后都会照顾妈妈。张女士觉得自己是负担。一天家里只有她一人,她一时想不开,便爬下床打开煤气自杀,幸好被邻居发现救了过来。 问题:1.请运用优势视角理论对张女士的情况加以评估。2.如果你是一名社会工作者,你打算采取何种介入模式帮助张女士?
第6题:
张女士婚后经常遭受丈夫的暴力。她的丈夫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拳脚相加,张女士遭受到的暴力越来越频繁,也越来越严重。一次张女士带着满身伤痕到社会工作服务站求助,指着脖子上的勒痕说她丈夫企图用绳子勒死她,她拼命挣脱才跑了出来。这时社会工作者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第7题:
协助张女士申请医疗救助
帮张女士适当宣泄悲痛的情绪
叮嘱张女士的丈夫和孩子多关心她
判断张女士是否会有伤害自己的行为
帮助张女士联系尽快入住方舱医院
第8题:
第9题:
帮助石某认识不生男孩不是自己的错
帮助石某认识自己的权利
对石某进行家庭治疗
在社区中宣传男女平等
帮助石某加入女性维权互助小组
第10题:
第11题:
选择性认知
自我防卫
自动念头
自我了解
第12题:
小丽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导致丈夫家暴
小丽面对丈夫的无理往往置之不理
小丽的丈夫每次家暴都是在他醉酒之后
小丽认为丈夫打自己是不可原谅的
小丽认为自己永远改变不了丈夫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张女士今年45岁,十年前丈夫因病去世,十年来张女士靠做保姆、街道清扫员、钟点工、搬运工等临时工作供三个子女读书。前年秋由于一次车祸张女士不幸失去了一条腿,住院没多长时间,张女士就因无力支付医药费出院。出院后,因为突然失去了一条腿,这巨大的生活变迁让她很不能接受,张女士非常伤心,整日闷闷不乐,脾气也很暴躁,经常跟孩子们发脾气。有时候甚至不吃不喝,病情也没有好转。后来在儿子的劝说下,情绪好了一点。没过多日,当张女士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她不仅考虑到自己的当前情况--自己的行动非常不便,不能做家务,不能做工,再加上家里突然中断了经济来源,三个子女中还有两个在读大学。张女士不禁越想越伤心,甚至想到自己一死了之,免得拖累儿女。后在邻居的劝说下,终于打消了这个念头。但张女士已经不像以前那样坚强和乐观了,她经常想到自己是个废人,什么用处也没有了。她的情绪很容易波动,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就经常想到这些,一面伤心,一面又爱发脾气,一面又很气自己没用。她几乎不出门,因为她既不敢面对哪些像她以前一样健康的人,也不能正视像她现在一样的残疾人。 问题:1.残疾人是指什么?什么是残疾人社会工作?2.不是医生的社会工作者应如何帮助张女士?
第17题:
张女士婚后与丈夫十分恩爱,但随着女儿的出生,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婆婆就闹着让儿子与张女士离婚,张女士与婆婆多次解释也无效果,最后与丈夫离了婚,独自抚养女儿。最近张女士回想此事,常常感到自责和无助。向社会工作者小刘求助。下列小刘的做法中体现了性别视角的有()。
第18题:
着重从小赵儿童期的经历来分析其宿命论的根源
引导小赵与丈夫一起更好地掌握夫妻良性互动的技巧
协助小赵消除无力感并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小赵的看法并引导其重新理解过去经历的积极意义
第19题:
社会支持理论
认知理论
生态系统理论
增强权能理论
第20题:
挖掘张女士早期经验以揭示其自责心理的根源
帮助张女士发现和理解自身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帮助张女士确认非理性的思维方式及其对情绪的影响
改变张女士所处环境中不利于其发挥潜能的障碍因素
第21题:
直接目标
主观目标
中间目标
最终目标
客观目标
第22题:
帮助张女士反思自己的性格和行为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
肯定张女士之前为维护婚姻所做的努力
告诉张女士生男生女并不是她的错,不必过分自责
表达自己对此张女士独自承担家庭责任所付出努力的钦佩
介绍张女士参加单亲妈妈支持小组,学习照顾女儿的技巧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