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A、学生
B、学校
C、团体
D、家庭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是( )
第6题:
个案管理服务强调个案管理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强调服务对象的参与,以下不属于服务对象参与个案管理的是()。
第7题:
学校社会工作者在确定自己的服务对象后,应去广泛收集()等系统的资料。
第8题:
()是学校社会工作者选择服务对象的最主要途径。
第9题:
为服务对象做出最有利的选择
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
运用具体的辅导技巧消除服务对象的困扰
帮助服务对象疏导情绪
第10题:
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认同价值观与自己相异的服务对象
即使服务对象的选择不符合其根本利益,也应该尊重其选择
考虑到服务对象的自尊,社会工作者不主张代替服务对象作决定
当服务对象要求为其自我伤害行为保密时,社会工作者应为其保密
第11题:
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推介
社会工作者主动发掘
家长主动需求帮助
朋辈推介
第12题:
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决策有利于挖掘自己的潜能
服务对象有权利在充分知情的前提下选择服务的内容与方式
社会工作者应在事关自己的服务对象的决策中起主导作用
当服务对象没有能力进行选择和决策时,社会工作者可代为决策
第13题:
下列关于学校社会工作的个案选择,陈述正确的是( )。
A.通常情况下,学习成绩不佳都是个案辅导的对象
B.学校个案工作对象选择的最主要途径是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的推介
C.刘红因父母离异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班主任建议其见社会工作者,刘红不愿意,社会工作者坚持将她列为个案辅导的对象
D.孙凤品学兼优,但是最近她父亲由于经济问题被“双规”,根据以往的经验,社会工作者将孙凤列为辅导对象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在心理社会模式的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中,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之间的关系为()。
第17题:
社会工作最主要的承载者和表现者是()。
第18题:
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操作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第19题:
()是学校社会工作者选择服务对象的最主要途径。
第20题:
针对小学生上网成瘾,学校社会工作者评估的内容是( )。
第21题:
制订介入计划
对资料进行分析
采取介入行动
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
第22题:
社会工作者应认同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
社会工作者应满足服务对象的全部要求
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服务对象的不同信仰
社会工作者应接受服务对象的各种观点
第23题:
朋辈的推介
社会工作者主动发掘
案主或者其家庭主动寻求帮助
班主任或者任课老师的推介
第24题:
制定服务计划
对资料进行分析
采取介入行动
描述服务对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