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66岁,既往溃疡性结肠炎病史 12年,每年均有发作,迁延不愈。近半年来消瘦明显,排不成形便,无黏液脓血。查体:左下腹可以触及一约3cm×4cm的包块,边界不清,质硬,活动度差。下列最有必要的检查是A.便查结核菌B.血生化学检查C.便常规+隐血D.肠镜+活检E.便查阿米巴滋养体

题目

患者女性,66岁,既往溃疡性结肠炎病史 12年,每年均有发作,迁延不愈。近半年来消瘦明显,排不成形便,无黏液脓血。查体:左下腹可以触及一约3cm×4cm的包块,边界不清,质硬,活动度差。下列最有必要的检查是

A.便查结核菌

B.血生化学检查

C.便常规+隐血

D.肠镜+活检

E.便查阿米巴滋养体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D
更多“患者女性,66岁,既往溃疡性结肠炎病史 12年,每年均有发作,迁延不愈。近半年来消瘦明显,排不成形便, ”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因明确,能够治愈
    B.急性发作或病情严重时,患者均可正常活动
    C.排便正常,无痛苦
    D.治疗效果好,症状消失后即可停药
    E.病因不明确,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答案:E
    解析:

  • 第2题:

    男性,60岁。既往溃疡性结肠炎病史15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近半年来腹泻症状好转,排黏液便,无脓血,近期消瘦明显。查体:腹软,左下腹可以触及一2cm×3cm的包块,边界不清,质硬,有触痛。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结肠镜+活检
    B.钡剂灌肠
    C.反复大便常规+潜血
    D.大便细菌培养
    E.肿瘤标志物

    答案:A
    解析:
    该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病史15年,病史较长,且近期消瘦明显,查体左下腹可以触及一边界不清质硬包块,需注意溃疡性结肠炎癌变,首选结肠镜及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

  • 第3题:

    男性,60岁。既往溃疡性结肠炎病史15年,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近半年来腹泻症状好转,排黏液便,无脓血,近期消瘦明显。查体:腹软,左下腹可以触及一2cm×3cm的包块,边界不清,质硬,有触痛。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检查是()。

    A结肠镜+活检

    B钡剂灌肠

    C反复大便常规+潜血

    D大便细菌培养

    E肿瘤标志物


    A
    该患者溃疡性结肠炎病史15年,病史较长,且近期消瘦明显,查体左下腹可以触及一边界不清质硬包块,需注意溃疡性结肠炎癌变,首选结肠镜及活检以明确病变性质。

  • 第4题:

    患者,女性,33岁。2年来反复腹痛、腹泻,初为糊状便,每日排便2~3次,严重时排黏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经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效。近1月来腹痛明显,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查体:体温39.6℃,腹平软,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肠道菌群失调
    C.肠易激综合征
    D.溃疡性结肠炎
    E.结肠癌

    答案:D
    解析:
    1.结肠镜检查是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2.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有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并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结肠镜检查可见充血、糜烂及浅溃疡,与本例患者较为符合,故考虑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能性较大。
    3.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位于大肠,成连续性非阶段性分布,多数在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到降结肠、横结肠,少数累及全结肠。病变早期有黏膜弥漫性炎症。以后肠腺窝底部形成小的隐窝脓肿。脓肿融合溃破,黏膜即出现浅小的溃疡,并逐渐成为不规则的大片溃疡。结肠病变一般仅限于黏膜与黏膜下层,很少深达肌层,并发结肠穿孔。瘘管形成或结肠周围脓肿者少见,结肠炎症在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中,大量新生肉芽组织增生,常出现炎性息肉。可表现正常结构丧失,纤维组织增加,有腺体变形,排列减少等萎缩性表现。由于溃疡愈合而瘢痕形成。
    4.中毒性巨结肠的常见诱因是低钾、钡剂灌肠、服用抗胆碱能或阿片类药物、结肠镜检查大量注气。

  • 第5题:

    ]患者,女性,33岁。2年来反复腹痛、腹泻,初为糊状便,每日排便2~3次,严重时排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经当地医院抗炎治疗无效。近1月来腹痛明显。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查体:体温38.6℃,腹平软,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此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肠道菌群失调

    C肠易激综合征

    D溃疡性结肠炎

    E结肠癌

    F结核性腹膜炎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