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王成、赵云、江平、李鹏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2 -4所示。[ 2011年5月、2007年5月三级真题]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情况,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的最短时间。

题目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王成、赵云、江平、李鹏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2 -4所示。[ 2011年5月、2007年5月三级真题]



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情况,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的最短时间。




相似考题
更多“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王成、赵云、江平、李鹏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2 -4所示。[ 2011年5月、2007年5月三级真题] ”相关问题
  • 第1题:

    美星公司只有A部门的员工不用加班;在美星公司其他部门工作的员工只有加班才能完 成工作任务;而每个需要加班来完成工作任务的人都发牢騷。
    根据上述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I .美星公司A部门的员工完不成工作任务。
    Ⅱ.美星公司不发牢騷的员工都完不成工作任务。
    Ⅲ.美星公司每一个发牢骚的员工都能完成工作任务。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加班”是美星公司除了 A部门以外的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必 要条件,和A部门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并无关联,故I项无法推出;由题干可以推出‘‘美 星公司除了 A部门以外的其他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都发牢骚了”,由此可知“美星公司除了 A 部门以外的其他员工不发牢骚的都没有完成任务”,II项和I项犯了同样的错误,没有把美星 公司A部门员工排除在外;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DI项说法也是错误的。故本题说法正确的 有0个,正确答案为A。

  • 第2题:

    某机械工业企业主要生产A、B、C、D四种产品,其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和2011年的订单如表2所示。该企业在2011年的定额平均完成率为110%,废品率为2.5%,员工出勤率为98%。
    请计算该企业2011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



    答案:
    解析:
    (1)2011年A产品生产任务总量=150×100=15000(工时) (2)2011年B产品生产任务总量=200×200=40000(工时)
    (3)2011年C产品生产任务总量=350×300=105000(工时)
    (4)2011年D产品生产任务总量=400×400=160000(工时)
    (5)2011年总生产任务总量=15000+40000+105000+160000=320000(工时)
    (6)2011年员工年度制度工日数=365-11-104=250(天/人年)
    或2011年员工年度制度工时数=(365-11-104)×8=2000(工时/人年)

  • 第3题:

    美星公司只有A部门的员工不用加班;在美星公司其他部门工作的员工只有加班才能完 成工作任务;而每个需要加班来完成工作任务的人都发牢騷。
    根据上述题干,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I.美星公司A部门的员工完不成工作任务。 II.美星公司不发牢騷的员工都完不成工作任务。 III.美星公司每一个发牢騷的员工都能完成工作任务。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答案:A
    解析:
    A [解析]根据题干,“加班”是美星公司除了 A部门以外的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 必要条件,和A部门员工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并无关联,故I项无法推出;由题千可以推出 “美星公司除了 A部门以外的其他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都发牢骚了”,由此可知“美星公司除 了 A部门以外的其他员工不发牢骚的都没有完成任务”,II项和I项犯了同样的错误,没有把 美星公司A部门员工排除在外;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III项说法也是错误的。故本題说法正 确的有O个,正确答案为A。

  • 第4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最佳分配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答案:
    解析: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以各个员工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构造矩阵,得到矩阵一。

    (注:“盖0”线的画法不唯一,如上述情况,可以画横线,也可以画竖线)
    说明:由于①进行约减时,可以进行行约减,也可以进行列约减;②“盖0”线的画法不唯一。因此,计算过程不唯一,最终矩阵的形式也不唯一。但是,最终的配置结果相同。
    (4)求最优解。
    ①找只含一个“0”的行或列,将其打√。
    ②将其对应的行或列的其他“0”打×。
    求解结果如矩阵四所示,即工人甲负责任务C,工人乙负责任务A,工人丙负责任务B,工人丁负责任务D,参照表2—2员工完成任务时间汇总表,得出表2—3所示的员工配置最终结果。

    即:甲、乙、丙、丁四位员工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为:5+8+9+12=34(工时)。

  • 第5题:

    ()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工人为完成生产任务或生产合格产品实际耗用的劳动时间。

    A:实际工时
    B:定额工时
    C:生产工时
    D:实耗工时

    答案:D
    解析:
    实耗工时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生产工人为完成生产任务或生产合格产品实际耗用的劳动时间。

  • 第6题:

    某企业主要生产A、B、C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和2008年的订单如表1-4所示。预计该企业在2008年的定额完成率为110%,废品率为3%,员工出勤率为95%。[2007年1 1月三级真题]



    请计算该企业2008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




    答案:
    解析:

    (1)2008年A产品生产任务总量=100*30=3000(小时)。


    (2)2008年B产品生产任务总量=200*50=10000(小时)。


    (3)2008年C产品生产任务总量= 300*60=18000(小时)。


    (4)该企业2008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可依下列公式计算:


    定员人数=[∑(每种产品年总产量*单位产品公时定额)]/(年制度工日*8*定额完成率*出勤率)/(1-计划期废品率)


    =[(100 *30) +(200 *50) +(300 *60)]/(250 *8 *110%*0.95)/(1 -3%)


    ≈1 5(人)


    该企业2008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为1 5人。


  • 第7题:

    ()通常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2012年11月三级真题]

    A:薪酬
    B:薪资
    C:薪金
    D:工资

    答案:D
    解析:
    工资通常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如计时工资(小时、日、周工资)或计件工资。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薪金通常是以较长的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如月薪、年薪。

  • 第8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名员工,现有A、B、C三项任务需要完成,在现有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
    表1 四名员工完成3项任务的工时统计表 单位为工时



    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方法,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的最短时间。(18分)


    答案:
    解析:
    (P115-120)四名员工负责三项任务,则必须有一名员工没有任务,此时可增添一项虚拟任务D,各员工完成任务D的时间均为0,表1变形为表2,如下:
    表2四名员工完成任务的工时统计表 单位为工时


    此时,可利用匈牙利法。(2分)
    (1)根据表2,构造矩阵一。(3分)



    (2)对矩阵一进行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矩阵二。(2分)


    (3)检查矩阵二,发现矩阵二中各行各列均有“0”,因此进入第四步,画“盖0”线,即画最少的线将矩阵二中的“0”全部覆盖住,得矩阵三。(3分)


    (4)检查矩阵三,发现矩阵三中“盖0”线的数目等于矩阵的维数,因此进行下列操作:找出只含有一个“0”的行(或列),将该行(或列)中的“0”打“√”,得矩阵四。(3分)


    (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乙负责任务A,丙负责任务B,丁负责任务C,如表3所示:(3分)


    (6)完成任务的总工时数=8+6+9=23(小时)。(2分)

  • 第9题:

    员工培训就是向现有员工传授其完成本职工作所必需的()。

    • A、知识
    • B、技能
    • C、价值观念
    • D、行为规范

    正确答案:A,B,C,D

  • 第10题:

    在工时消耗分类中,工人在正常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是作业时间。


    正确答案:必须消耗的时间

  • 第11题:

    多选题
    确定合理的工资总额需要考虑的因素有(  )。[2016年5月三级真题]
    A

    企业支付能力

    B

    市场薪酬水平

    C

    员工的生活费用

    D

    员工绩效水平

    E

    员工现有薪酬状况


    正确答案: E,A
    解析:
    工资总额的管理方法,首先需要确定合理的工资总额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①企业的支付能力;②员工的生活费用;③市场薪酬水平;④员工现有薪酬状况等。

  • 第12题:

    单选题
    (  )是指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2015年5月三级真题]
    A

    薪酬

    B

    薪资

    C

    薪金

    D

    工资


    正确答案: C
    解析:
    工资通常以工时或完成产品的件数计算员工应当获得的劳动报酬。如计时工资(小时、日、周工资)或计件工资。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薪金通常是以较长的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如月薪、年薪。

  • 第13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下表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最佳分派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表每位员工完成四项工作任务的工时统计表



    答案:
    解析:
    计算步骤如下: (1)以各个员工完成各项任务的时间建立矩阵一。



    (2)对矩阵一进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矩阵二。



    (3)检查矩阵二,发现矩阵二中各行各列均:有“0”,因此进入第四步,画“盖0”线,即画最少的线将矩阵二中的“0”全部覆盖住,得矩阵三。:



    (4)检查矩阵三,发现矩阵三中“盖0”线的数目等于矩阵的维数,因此进行下列操作:找出只含有一个“0”的行(或列),将该行(或:列)中的“0”打“√”,得矩阵四。



    (5)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甲负责任务C,乙负 责任务A,丙负责任务B,丁负责任务D。
    (6)完成任务的总工时=5+8+9+12=34(小时)

  • 第14题:

    在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时,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A.聘用已退休人员以及雇用非全日制员工
    B.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现有人员的流失率
    C.将组织中的部分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的方式处理
    D.缩短每位现有员工的工作时间,采用工作分享的方式同时降低工资
    E.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时的组织对策。在组织的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时,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1)延长现有员工的工作时间。(2)考虑做好人力资源的招募工作,扩大招募范围,加大招募投入;还可以聘用已退休人员以及雇用非全日制员工;(3)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现有人员的流失率;(4)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5)将组织中的部分非核心业务通过外包的方式处理。

  • 第15题:

    某公司员工的统计资料如表1-3所示,请计算:
    (1)各年龄组以及企业员工平均技术等级。
    (2)企业员工技术等级的结构比例,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
    解析:

    ①计算各年龄组企业员工平均技术等级:
    ≤25岁工人平均技术等级=(300x5+60x4)/850=(1500+240)/850≈2.04。
    26~35岁工人平均技术等级=(115x5+100x4+60x3+5x2)/850=(575+400+180+10)/850=1.44。
    36.45岁工人平均技术等级=(20x4+80X3+25x2+5x1)/850=(80+240+50+5)/850=0.44。
    ≥46岁工人平均技术等级=(40x3+30x2+10x1)/850=(120+60+10)/850≈0.22。
    ②计算企业员工平均技术等级:
    企业员工平均技术等级=(415x5+180x4+180x3+60x2+15x1)/850=4.08。
    该企业不同年龄组技术等级统计表如表1-4所示。

    (2)初级工的比重=初级工人数/总人数=415/850≈49%;
    中级工的比重=中级工人数/总人数=180/850≈21%;
    高级工的比重=高级工人数/总人数=180/850≈21%;
    技师的比重=技师人数/总人数=60/850≈7%;
    高级技师比重=高级技师人数/总人数=15/850≈1.7%。
    该公司的工人比例是初级工人数高于中级工人数;中级人数等于高级工人数;高级工人数高于技师人数;技师人数高于高级技师人数,说明该公司工人配置合理。

  • 第16题:

    某企业主要生产A、B、C三种产品。三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和2008年的订单如表1—4所示。预计该企业在2008年的定额完成率为110%,废品率为3%,员工出勤率为95%。?

    请计算该企业2008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


    答案:
    解析:
    (1)2008年A产品生产任务总量=100 × 30=3000(小时)。
    (2)2008年B产品生产任务总量=200×50=10000(小时)。
    (3)2008年C产品生产任务总量=300×60=18000(小时)。
    (4)该企业2008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可依下列公式计算:

  • 第17题:

    二、计算题(本题l题,共18分。先根据题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必要分析,只有计算结果没有计算过程不得分)

    (3)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 成成、灰太狼、毛毛、三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成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由于现在有四项任务,而只有三个员工,可让一名效率较高的员工完成2项任务
    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情况,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成任务的最短时间。

    表1 每位员工完成四项工作任务的工时统计表 单位工时
    {图}


    答案:
    解析:
    解:
    1)因为员工数小于任务数(四项任务,而只有三个员工),必有一名员工需要完成2项任务,故此将每个员工虚设为2人,即使虚拟的成成′,灰太狼′,毛毛′
    2)现在为6名员工,4项任务,任务数小于员工数,故此需虚拟2项E和F任务,完成这两项任务的时间为0

    3)现在为6名员工6个任务,可以使用匈牙利法求解,故此构成以下表格:



    使用匈牙利法解:
    1、构成矩阵



    2、使每行每列至少包含一个零
    用每行或每列的数分别减该行或该列的最小数即可,得以下矩阵



    3、画盖零的直线数等于维数
    a首先从零最多的行或列画盖零的直线



    b直线数<维数,将进行数据转换
    (找未被直线盖的最小数1;所有未被直线盖的数-1:两直线相交点+1)
    构成以下矩阵



    4求最优解
    a找只有一个零的行或列(因为有3名员工虚拟的,故与员工本人数相同,即同一人的两个零可看成一个零),将其打√
    b将其对应的行或列的其它零打×
    c将最后打√的零对应的敷(表格中)相加,即为最少工作时间



    通过与表格数据对照,工作分配如下:

    新航道负责c任务(5小时),灰太狼负责A任务(8小时),毛毛负责B任务(9小时)与D任务(13小时),共完成所有任务最小时间为5+8+9+13=35小时

  • 第18题:

    某企业主要生产A、B、C、D四种产品,四种产品的单位产品工时定额和2011年的订单如表1—1所示。预计该企业在2011年的定额完成率为1?10%,废品率为2.5%,员工出勤率为98%。?


    请计算该企业2011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


    答案:
    解析:
    该企业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的计算步骤如下:
    (1)2011年A产品生产任务总量=150×100=15000(工时);
    (2)2011年B产品生产任务总量=200×200=40000(工时);
    (3)2011年C产品生产任务总量=350×300=105000(工时);
    (4)201 1年D产品生产任务总量=400×400=160000(工时);
    (5)201 1年总生产任务量=15000+40000+105000+160000=320000(工时);
    (6)2011年员工年度制度工日数=(365-11-104)×8=2000(工时/人年);
    (7)该企业2011年定员人数为:



    所以,该企业2011年生产人员的定员人数应为152人。

  • 第19题: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甲、乙、丙、丁四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产技术及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最佳分配方案,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 2013年5月三级真题]





    答案:
    解析: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


    (1)以各个员工完成各项工作的时间构造矩阵,得到矩阵一。



    (2)对矩阵一进行行约减,即每一行数据减去本行数据中的最小数,得到矩阵二。



    (3)画“盖0”线,即画最少的线,将矩阵二中的“0”全部盖住,得到矩阵三。



    (注:“盖0”线的画法不唯一,如上述情况,可以画横线,也可以画竖线)


    说明:由于①进行约减时,可以进行行约减,也可以进行列约减;②“盖0”线的画法不唯一。因此,计算过程不唯一,最终矩阵的形式也不唯一。但是,最终的配置结果相同。


    (4)求最优解。


    ①找只含一个“0”的行或列,将其打√。


    ②将其对应的行或列的其他“0”打*。


    求解结果如矩阵四所示,即工人甲负责任务C,工人乙负责任务A,工人丙负责任务B,工人丁负责任务D,参照表2-2员工完成任务时间汇总表,得出表2-3所示的员工配置最终结果。




    即:甲、乙、丙、丁四位员工完成任务需要的总工时为:5 +8 +9 +12 =34(工时)。


  • 第20题:

    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必要的工作时间有()。

    A.必要的间歇
    B.停工工时
    C.对产品直接加工工时
    D.不可避免的废次品所耗用的工时

    答案:A,B,C,D
    解析:
    人工用量标准是指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耗用的必要的工作时间,包括对产品直接加工工时、必要的间歇或停工工时,以及不可避免的废次品所耗用的工时等,一般由生产技术部门、劳动工资部门等运用特定的技术测定方法和分析统计资料后确定。

  • 第21题:

    在工时消耗分类中,工人在正常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所必须消耗的时间是()。


    正确答案:作业时间

  • 第22题:

    不定项题
    当人力资源需求小于供给时,有效的应对策略是(  )。
    A

    冻结雇用

    B

    延长现有员工的工作时间

    C

    改进生产技术

    D

    加强员工培训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某机构是以服务青少年为主的非营利组织,设有多个部门,现有全职员工205人,每年政府资助、民间捐助和开展收费服务的总收入约为5000万元人民币,机构管理团队最高领导的主要任务是(  )。[2009年真题]
    A

    执行董事会(理事会)制定的服务政策

    B

    协助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

    C

    确认员工的工作可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D

    监督员工的工作完成情况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在社会服务机构中,领导是社会服务方案管理的核心,但领导的实际任务会因管理者在机构中的职位(岗位)不同而存在差异。高层行政主管的任务是执行董事会(理事会)所确定的政策;中层主管一方面确认员工的工作以有效实现机构目标,另一方面妥善配置资源,协助员工在服务过程中获得成长,并完成所交付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