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于1205——1209年,三次进攻西夏,打到夏都中兴府(银川),夏被迫求和,减轻蒙古右翼的压力,1211年,亲征金国,迫使金把首都从中都(北京)迁到汴京。
蒙古西征共有三次:
第一次:成吉思汗亲征(1219——1223年)原因是西邻花剌子模模守将杀死蒙古商人和使臣。灭亡花剌子模后,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顿河流域,大败俄罗斯联军,蒙古兵进抵第聂伯河和克里米亚半岛(1227年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
第二次: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1236年,击败保加尔人后,侵入俄罗斯草原。1238年占领里亚赞等城,1240年陷罗斯古都基辅;1241年后,兵分两路侵入波兰、匈牙利。1242年拔都回南俄草原,以伏尔加河下游萨莱为首都,建立钦察汗国(1242——1480年)又称金帐汗国。
第三次:旭烈兀西征(成吉思汗四子托雷之子)。在伊朗、阿富汗、两河流域和阿姆河西南地区建立伊儿汗国(1258——1388年),定都大不里斯。成吉思汗死时,我国新疆和中亚布哈拉一带被分给次子察合台,建立察合台汗国,定都撒马尔罕。三子窝阔台后来得到蒙古以西之地,建窝阔台汗国。
后果:
1、蒙古对外征服,兵锋所至,庐舍为墟,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长期不能恢复。
2、为便于军事行动和巩固统治,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修建道路和桥梁,设驿站,保护内路,使东西方交通通畅,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更多“简述蒙古西征及其后果。 ”相关问题
  • 第1题:

    蒙古较大的西征共有()。

    • A、两次
    • B、三次
    • C、四次
    • D、五次

    正确答案:B

  • 第2题:

    在蒙古向南扩张的同时,还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三次西征中分别在位的大汗是()

    • A、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
    • B、成吉思汗、窝阔台、忽必烈
    • C、窝阔台、蒙哥、旭烈兀
    • D、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

    正确答案:D

  • 第3题:

    史上蒙古帝国有三次西征,请问第三次西征是攻打哪里?


    正确答案: 第三次西征是攻打波斯。

  • 第4题: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家,三次西征,形成了哪些“兀鲁思”?


    正确答案: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

  • 第5题:

    1224年夏,西征()年的成吉思汗大军终于回到了蒙古草原大本营。


    正确答案:5

  • 第6题:

    蒙古旭烈兀奉命西征,以()为中心建立,()国。


    正确答案:大不里士;伊儿汗

  • 第7题:

    简述保险欺诈及其法律后果


    正确答案: 保险欺诈及其法律后果:
    (一)谎称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的,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且退还保险费,情节严重构成犯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用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也不退回保险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唯一例外的是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是,投保人已经交足2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向其他享有权利的受益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三)虚报损失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A、承兑是汇票特有的票据行为
    B、承兑是无条件的
    C、见票即付的汇票无需承兑
    D、承兑记载在汇票的正面

  • 第8题:

    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后果。


    正确答案:(1)栓塞的类型:
    ①血栓栓塞最常见;
    ②气体栓塞;
    ③脂肪栓塞;
    ④羊水栓塞;
    ⑤其他如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塞,肿瘤细胞栓塞等。
    (2)后果:
    ①肺动脉栓塞,可致肺出血梗死,出现胸痛和咯血,甚至致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死之;
    ②脑动脉栓塞,可致脑梗死,灶大者引起脑死亡,呼吸和心血管中抠的梗死可引起患者死之;
    ③肾、脾动脉栓塞,可引起肾脏、脾脏梗死。对机体影响不大,仅出现局部症状,如肾梗死可引起腰痛和血尿;
    ④肠系膜动脉栓塞可致肠梗死,出现腹痛、血便和腹膜炎,湿性坏疽形成;
    ⑤心肌梗死影响心功,严重者导致心功能不全。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蒙古西征及其后果。

    正确答案: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于1205——1209年,三次进攻西夏,打到夏都中兴府(银川),夏被迫求和,减轻蒙古右翼的压力,1211年,亲征金国,迫使金把首都从中都(北京)迁到汴京。
    蒙古西征共有三次:
    第一次:成吉思汗亲征(1219——1223年)原因是西邻花剌子模模守将杀死蒙古商人和使臣。灭亡花剌子模后,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顿河流域,大败俄罗斯联军,蒙古兵进抵第聂伯河和克里米亚半岛(1227年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
    第二次: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1236年,击败保加尔人后,侵入俄罗斯草原。1238年占领里亚赞等城,1240年陷罗斯古都基辅;1241年后,兵分两路侵入波兰、匈牙利。1242年拔都回南俄草原,以伏尔加河下游萨莱为首都,建立钦察汗国(1242——1480年)又称金帐汗国。
    第三次:旭烈兀西征(成吉思汗四子托雷之子)。在伊朗、阿富汗、两河流域和阿姆河西南地区建立伊儿汗国(1258——1388年),定都大不里斯。成吉思汗死时,我国新疆和中亚布哈拉一带被分给次子察合台,建立察合台汗国,定都撒马尔罕。三子窝阔台后来得到蒙古以西之地,建窝阔台汗国。
    后果:
    1、蒙古对外征服,兵锋所至,庐舍为墟,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长期不能恢复。
    2、为便于军事行动和巩固统治,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修建道路和桥梁,设驿站,保护内路,使东西方交通通畅,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填空题
    1224年夏,西征()年的成吉思汗大军终于回到了蒙古草原大本营。

    正确答案: 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蒙古向南扩张的同时,还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三次西征中分别在位的大汗是()
    A

    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

    B

    成吉思汗、窝阔台、忽必烈

    C

    窝阔台、蒙哥、旭烈兀

    D

    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条约的无效及其后果。

    正确答案: 1.条约的无效,是指条约因不符合国际法所规定的条约成立的实质要件而无法律效力。
    2.条约无效的理由: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违反自由同意:错误、诈欺、贿赂、强迫;条约的内容违反国际法强行规则。
    3.条约无效的后果。条约无效可分为绝对无效和相对无效;绝对无效条约不可能通过受害国嗣后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而得到补救使其成为 有效的条约;对于相对无效条约,可以通过受害国嗣后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而得到补救,使其成为有效的条约。原则上,条约的无效应当是自始无效,而不是从援引或确定无效之日起无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顺天巡抚柳寅东建议西征李自成须调用的军队来自:()

    • A、吴三桂
    • B、尚可喜
    • C、耿精忠
    • D、蒙古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试述蒙古国的西征和南进。


    正确答案:(1)西征:1207至1211年,蒙古势力扩至今巴尔喀什湖以东,此后几年,因主要精力用在中原及朝鲜,无暇西顾。1218年开始,成吉思汗将目光转向西方,从而开启了蒙古军的三次西征。西征主要分为成吉思汗的西征、拔都西征和旭烈兀西征三个阶段。
    第一次是成吉思汗的西征。1219年,成吉思汗攻入花剌子模,1222年占领整个中亚,兵锋所及达到俄罗斯、乌克兰境内。
    第二次是拔都西征。1235年窝阔台决定远征欧洲,派拔都率军西进。从1236年到1241年的五年间,蒙古军横扫今保加利亚、波兰、匈牙利等许多欧洲国家。
    第三次是旭烈兀的西征。窝阔台死后,贵由、蒙哥相继为汗,蒙哥1252年派旭烈兀西征,目的是要征服伊朗。到1257年征服了今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等地。经过三次西征,蒙古国几乎征服了半个世界,在“兀鲁思”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利汗国。
    (2)南进:蒙古的南进分为灭夏、灭金和灭宋三个阶段。1205—1225年,蒙古军队多次攻夏,掠夺了大量的财富。1226年,成吉思汗亲征西夏,虽于次年七月在灭西夏之前病死,但蒙古军围中兴半年,夏主南平王投降,西夏灭亡。蒙古征金分三步走:
    1211—1214年以消耗金军有生力量、掠取大量财物、招降纳叛为主,攻城略地、屠灭生灵,金丧失大部分领土。
    1215—1232年,蒙古军继续攻城略地、烧杀抢掠之外,已经注意在所攻克地区建立统治政权,战争僵持,互有胜负。
    1233—1234年,蒙古军直逼金人统治中心,金哀宗自杀,金亡。1234年,蒙古与南宋联合灭金后,双方开始处于正面冲突状态。1253年,忽必烈灭大理国,使云南与内地复归统一。1279年,蒙古军队消灭南宋最后一股反抗力量,统一全国。至此,南进宣告结束。总之,经过西征和南进,蒙古扩大了疆域,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 第15题:

    蒙古在西征的路上首先到达的是古儿只。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蒙古第二次西征的统帅是谁?()

    • A、成吉思汗
    • B、旭烈兀
    • C、拔都
    • D、察合台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一生中主要做的三件大事:统一蒙古高原,南下征金,进行西征。


    正确答案:成吉思汗

  • 第18题:

    蒙古西征


    正确答案: 十三世纪蒙古人进行的三次野蛮征讨。第一次是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侵入西辽和花刺子模,抵达高加索;第二次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1236~1241),侵入欧洲;第三次是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西征(1253~1258)灭阿拔斯王朝。1259年蒙哥死后,蒙古人忙于争夺汗位的战争,埃及素丹集中优势兵力,于1260年9月3日在大马士革以南的阿音札鲁特(一译艾因贾卢特)大败蒙军,从此蒙古人停止西征,蒙古人不可战胜的说法亦由是消逝。蒙古人的野蛮征讨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结构发生变化;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散失各地,而永远改变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变化。这一切为突厥人的崛起和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 第19题:

    简述蒙古西征及其后果。


    正确答案: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于1205——1209年,三次进攻西夏,打到夏都中兴府(银川),夏被迫求和,减轻蒙古右翼的压力,1211年,亲征金国,迫使金把首都从中都(北京)迁到汴京。
    蒙古西征共有三次:
    第一次:成吉思汗亲征(1219——1223年)原因是西邻花剌子模模守将杀死蒙古商人和使臣。灭亡花剌子模后,越过高加索山进入顿河流域,大败俄罗斯联军,蒙古兵进抵第聂伯河和克里米亚半岛(1227年成吉思汗死于六盘山)。
    第二次: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1236年,击败保加尔人后,侵入俄罗斯草原。1238年占领里亚赞等城,1240年陷罗斯古都基辅;1241年后,兵分两路侵入波兰、匈牙利。1242年拔都回南俄草原,以伏尔加河下游萨莱为首都,建立钦察汗国(1242——1480年)又称金帐汗国。
    第三次:旭烈兀西征(成吉思汗四子托雷之子)。在伊朗、阿富汗、两河流域和阿姆河西南地区建立伊儿汗国(1258——1388年),定都大不里斯。成吉思汗死时,我国新疆和中亚布哈拉一带被分给次子察合台,建立察合台汗国,定都撒马尔罕。三子窝阔台后来得到蒙古以西之地,建窝阔台汗国。
    后果:
    1、蒙古对外征服,兵锋所至,庐舍为墟,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长期不能恢复。
    2、为便于军事行动和巩固统治,在其征服地区广泛修建道路和桥梁,设驿站,保护内路,使东西方交通通畅,加强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 第20题:

    蒙古第一次西征,最远打到()

    • A、多瑙河流域
    • B、伏尔加河流域
    • C、巴尔喀什湖
    • D、里海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问答题
    史上蒙古帝国有三次西征,请问第三次西征是攻打哪里?

    正确答案: 第三次西征是攻打波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保险欺诈的几种情形及其法律后果。

    正确答案: (1)谎称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在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情况下,谎称发生了保险事故,向保险人提出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并且不退还保险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故意制造保险事故: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故意制造保险事故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也不退回保险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唯一例外的是在人身保险中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的,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是,投保人已经交足2年以上保险费的,保险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向其他享有权利的受益人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
    (3)虚报损失: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伪造、变造的有关证明、资料或者其他证据,编造虚假的事故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程度的,保险人对其虚报的部分不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蒙古西征

    正确答案: 十三世纪蒙古人进行的三次野蛮征讨。第一次是成吉思汗西征(1219~1223),侵入西辽和花刺子模,抵达高加索;第二次是成吉思汗之孙拔都西征(1236~1241),侵入欧洲;第三次是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西征(1253~1258)灭阿拔斯王朝。1259年蒙哥死后,蒙古人忙于争夺汗位的战争,埃及素丹集中优势兵力,于1260年9月3日在大马士革以南的阿音札鲁特(一译艾因贾卢特)大败蒙军,从此蒙古人停止西征,蒙古人不可战胜的说法亦由是消逝。蒙古人的野蛮征讨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结构发生变化;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散失各地,而永远改变其种族特征;世界主要宗教的分布和力量也发生变化。这一切为突厥人的崛起和奥斯曼帝国的建立开辟了道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