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古典画论中关于绘画的社会审美认识作用。
①通过绘画认识善恶,例举:P62昔夏之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
②通过绘画认识历史,例举:盖古人必以圣贤形象,往昔事实,含毫命素,制为图画者,要在指鉴贤愚,发明治乱。故鲁殿纪兴废之事,麟阁绘勋业之臣。迹旷代之幽潜,托无穷之炳焕。
③通过绘画认识社会,例举:古人图画,无非劝戒。今人撰《明皇幸兴庆图》,无非奢丽;《吴王避暑图》,重楼平阁,徒动人侈心。
第1题:
论述古典画论中关于绘画创作的指导思想。
①东晋顾恺之提出的“迁想妙得”,强调创作过程的“移情”作用,以达到创作主客体的完美统一。例“解衣般礴”(庄子。田方子)
②唐张璪提出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主张艺术创作取材生活。例范宽,“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造化”。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③创作表现方面,倡导从“有法”到“无法”、法随自然的法则。1、常以比、兴的手法,寄情于画。2、作画要求“成竹在胸”,“意在笔先”。3、观察、写生重视取舍与夸张。4、塑造艺术形象追求“神似”。
④表现手法力求创新,提倡“变法”,“无法而法,乃为至法”
⑤创作态度要求聚精会神,严谨认真,深思熟虑。
第2题:
简述审美情感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想象的作用。
在审美活动中,想象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没有强烈的情感,也就没有活跃的想象。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审美情感是审美想象的原动力。艺术想象力的激发离不开情感的作用。
(2)情感不仅是审美想象的动力,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审美想象的对象和内容。
(3)情感活动对审美想象的支配和调节,渗透在艺术形象之中,使其染上明显的情感色彩。
略
第3题:
简述文学审美认识功能。
第4题:
艺术的社会功能包括:审美认识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第5题:
谈古典画论中绘画风格的含义
第6题:
简述古典画论中关于绘画的社会审美调剂作用。
第7题:
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
第8题:
第9题:
认识作用
教育作用
审美作用
认识作用为主,兼有少量审美和教育作用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谈古典画论中绘画流派的含义。
①流派形成的内在因素:绘画流派,是由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所形成,他们或由于父子,师徒关系,或由于思想感情,创作主张(当然也要体现于创作实践)上的共同点,或由于气质上的接近,或由于取材范围的一致,或由于表现方法,艺术技巧方面的类似,而与另一批风格相近的画家相区别。一个绘画流派可以包括从事不同绘画种类和体裁的绘画创作的画家,它可以存在一个时代,活跃一个时期,也可以有相当长远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②历代主要流派:1顾,陆的“密体”和张,吴的“疏体”,兴盛于晋唐时代2董,巨的南方山水画,荆,关的北方山水画,徐,黄两家花鸟画,形成五代,北宋间绘画上的主要流派3明清,是绘画上流派最多的时期,如戴,吴的“浙派”,文,沈的“吴门派”,董其昌的“松江派”,曾鲸的“波臣派”,“三王”的“娄东派”,王翚的“虞山派”,晖(竖心旁)寿平的“常州派”,罗牧的“江西派”等等,不下十余种。
1、人物画流派
2、山水画流派
3、花鸟画流派P215-326
③董其昌的“南北宗”、把中国画分成南宗和北宗,不免有“南”贬“北”之偏见,但南宗实质“文人画”,北宗实指“院体画”,乃是中国绘画史上两个最大绘画流派。而以文人画一派势力最雄厚,影响也最深远。
第14题:
简述绘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①欣赏绘画的内在意蕴;
②掌握绘画的基本语言的审美性质;
③画面的内在韵律,也就是动感的捕捉是绘画美的灵魂。
略
第15题:
下列不属于文章社会作用的是()。
第16题:
分别简述古典画论中关于不同绘画题材相应的社会审美作用。
第17题:
简述古典画论中关于绘画的社会审美认识作用。
第18题:
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是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更深刻地()。
第19题:
《金瓶梅》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其社会作用主要在于()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